[唐诺×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并非我们的真实关系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陆版《击壤歌》附赠的书签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我刚上高三那年,随父亲和姐姐天文上阳明山文化大学探访当时在那儿寓居教学的胡兰成老师。之前尽管我们都看过他《今生今世》,但我猜同行三人都暗存这样的心思‘见不到张爱玲,见见胡兰成也好’。”
  而今的我,则带着“见不着胡兰成,见见天心,也是好的”的想法,在唐诺和朱天心忙碌的三天北京行里,与这两位大作家各谋得一小时单独相处的时间。
  
  唐诺:丈夫的身份令我对天心的作品有更透彻的了解
  朱天心:唐诺像个船锚,提醒我飘忽的限度
  朱天心是唐诺非常喜欢和看重的作家,“我有时候甚至为了夫妇的这层关系感到尴尬”,唐诺说。但这个身份同时也令他对朱天心的作品有更透彻的了解。
  大家对朱天心的理解比较多的是在于她与现实世界的闬隔,而非个人书写者的生命本体与想象力的搏斗。而唐诺则非常喜欢这不被重视也不易被发觉的一块。但他个人还有另外一个偏好,认为朱天心有另外一条不容易谈也比较隐藏的书写路线,并非是小说本身,而是她的书给了她较宽阔的,较大自由度和想象空间。
  唐诺最欣赏朱天心的一部作品是《古都》,认为这部作品无论在规模以及成果的显现上,都是最优秀的。从时间表上来看,思路最清楚的在《预知死亡纪事》中所处理死亡、老灵魂的那一块。这种状态在《漫游者》中达到高峰,当然在书写过程中,朱天心的父亲朱老先生过世,因此在这一整年之中,朱天心个人几乎一直处在精神边界上,但这部作品不论在文字的精确性和技艺的繁复上,都是朱天心达到一个高峰却不太容易被注意的。而《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虽然是比较小的一个题材,关于爱情,但它展现了朱天心比较外在的那部分。同时与《眷村》中强烈的社会现实关怀,和怕黑怕鬼怕死亡的神经质形成一次河流的交汇,构成一个完整的朱天心。
  朱天心形容唐诺“在台湾是位非常不在意读者、文坛、影响力的作家”,时常会有各种报纸向唐诺约稿,尽管写专栏可以很快地建立名声,但唐诺完全不回复任何稿约,只是按部就班地照着自己想写的去写,不想被形式拘束。尽管他的作品对很多小众群体意义非凡,不过他依然丝毫不在意发表的园地和形式,使大多数读者很难接触到他。朱天心始终认为唐诺的作品在台湾文论界中,其深度和密度都是大多数作家不可比的。
  自由写作者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否则很容易在自由散漫中飘失掉,对于朱天心来说,典型摩羯座的唐诺自律性很强,就像个很重的船锚,当她的写作状况如同在一片飘忽的汪洋中时,不时提醒着她飘忽的限度。
  
  唐诺:我们刚认识时只看到对方灰头土脸的模样
  朱天心:我们并非一见钟情
  唐诺和朱天心在高中就认识,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双方都带着各自喜欢的人,大家向朱天心介绍才子唐诺,她不屑地想:“才子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才子我认识一箩筐。”而唐诺也觉得天心是个很怪、很野、不可预测的女生,因此他们并非是一见钟情。
  后来唐诺所在的高中校刊需要采访朱西甯老先生,就时常到朱家来,这才发现双方的投契,唐诺也才开始想要跨过朋友的关系,开始了追求的过程。朱天心说自己天性自由的那一面令唐诺吃足苦头,因为她不断在双方关系中设置各种障碍。唐诺则坚持认为这个追求的过程极短暂,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还觉得朱天心因此时常会有点委屈,“她也希望像大多数女孩子一样有段浪漫的记忆”。这种有所出入的说法让我困惑:“但是天心告诉我,在这过程中也曾令你吃过一些苦头?”唐诺认真回忆了一下,说:“她大概是说我们大学前的那一段,因为当时天心一心想做个男孩子,对所有的情感都是不回应的。”
  他们情侣的身份被大家确认是在大学时代,两人考上了同一个学校的历史科系,更一起创办了“三三集刊”。在唐诺的想法中当时彼此只是好朋友,被大家套上了这样的名号就有了某种制约关系,而事实上因为创刊工作繁重,他们同为三三人,相处的时间是极绵密的,却又不像大家所想的那种浪漫,穿戴整齐地出门约会,恰恰相反,他们因为总是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而只能看见对方灰头土脸的模样。
  
  唐诺:相识三十年,我们依然保持密集的谈话
  朱天心:不晓得我们还爱不爱,可是我还是喜欢这个人
  朱天心和唐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与一般人无异,因此很多夫妻间的问题,他们也有,所有的现实问题,他们同样没有豁免权,比如他们的小孩,他们的长辈,一切普通人的生活琐事。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自出版以来,被许多读者认为反映了这对夫妇的真实关系,而朱天心却说,“但凡我和唐诺是里面这样的状况,我大概会没有勇气写。”尽管始终恪守写作应该是“真诚勇敢”,而诚实和勇敢是对于自己的那个部分,包括面对逐渐苍老的身体和容貌。而《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所提的那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夫妻关系,之所以能写得撬动中年女生之痛,大概就像照片的正片和负片的关系,有的时候不是你需要知道完全正片才能去画那个正片,而是你是负片的那一面,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也可以让你去画一个完整的正片。
  朱天心认为他们夫妇的真实关系是“不晓得我们还爱不爱,可是我还是喜欢这个人。”因为喜欢是理性成分存在,而爱是没有道理的。到了一个年纪后,爱一个人变得比较容易,而喜欢一个人就比较难。因为喜欢一个人就得和这个人在生活方式、价值判断、思维等合得来。
  唐诺认为他与朱天心最难得的是他们自十七岁认识对方,相识了三十年后,依然可以保持密集的谈话,在这一点上,连许多结婚三五年的夫妇都自愧弗如。爱一个人,可能因为一时疯狂,或是爱自己的一个投射,又或者某一个生物时刻到来,也就爱了。唐诺说:“我并非要把爱情讲得这么虚无,我只是说相对来讲,喜欢一个人真的很不容易。”
  唐诺:天心比较擅用母亲的方式去关心盟盟
  朱天心:唐诺对盟盟永远是一张空白支票的耐心
  谢海盟是唐诺(原名谢材俊)和朱天心的女儿,十多年前,朱天心曾写了一本《学飞的盟盟》,记述女儿自出生开始到初进小学期间的成长轨迹和母女互动的片段,简短的篇幅呈现了幽默生动的观察记录与作为母亲的惶惑反省。全书从盟盟出世、牙牙学语到7岁多,详细记录了一个生命的发展过程。
  唐诺很直接地说:“天心是个内心焦虑的人”,因此她必须强烈克制自己浓烈的情感。当她决定要给女儿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时,她就得不断提醒自己,有些话不要说,有些事不要做,不能去窥探女儿的生活,不要太去担心她。而唐诺相信盟盟,同时也愿意去承受这种相信的风险。
  朱天心说:“唐诺永远是站在盟盟那一边的”。盟盟和唐诺非常相似,是个不喜欢介入的冷调子,时常令作为母亲的朱天心放心不下。而在人际关系上,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唐诺曾经是一个很大的难关,因此唐诺对盟盟的这个同情并非感同其情,而是他非常清楚盟盟的成长历程,所以唐诺对盟盟永远是一张空白支票的耐心。
  
  在结束访谈前,我还是忍不住把一个冒昧的问题抛给了他们:唐诺在文坛上的名声一直没有朱天心高,倘若出门,大家可能会介绍唐诺是朱天心的先生,而不会反过来介绍这位是谢太太。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天心回答说:“我觉得唐诺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而唐诺的回答是:“天心的作品对我来说可能比我自己的作品更为重要,因此我完全不会介意。”
其他文献
北京建外SOHO,特立独行的白色楼群曾是北京最先锋的时尚地标。2005年10月底,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蒲蒲兰绘本馆落户这个时尚之都,以其独有的温馨、可爱,又不失前卫的设计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绘本爱好者。  蒲蒲兰绘本馆是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儿童书店。该公司由日本著名的儿童读物出版社白杨社于2004年7月在中国投资设立,定位为“儿童文化企业”,主要经营经典儿童读物,策划、
期刊
○○你好,我是负责你新书的编辑年子……  身为一个编辑,无论是丛书或报刊杂志,总免不了会有写信或直接打电话,跟作者联络沟通的时候。面对第一次接触的作者,很多时候,我都会先写一封如上这般的信,礼貌上打个招呼。  当然,因为作者的年龄身份,以及所书写的书籍类别不同,在应对进退上,感受也会不一样。  当作者的年龄层和自己比较接近,或是个性幽默一点(例如图文书作家),通信到后来,都会出现“喔”、“唷”、“
期刊
我无意去勾勒榕树下网络作家群的崛起如何宣告网络文学的发轫,也无意去耙梳以天涯社区为代表的网络发表阵地如何深切地酝酿了网络文学的暖春和盛夏。如果说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等第一代网络作家对中国网络文学有开山意义,慕容雪村、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何马等人承前接力,勃发出的生气则已深刻改变了当代写作格局。余华、莫言、格非、梁晓声、王安忆等代表的“严肃文学”或说“传统文学”(先锋作家隐其锋芒之后也
期刊
刘瑞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北京贝贝特总经理  市场及口碑之作  《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柳红/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对于今天乃至未来许多年中国社会的状貌和发展,至关重要。要以一本书说清1980年代,以及这个年代之前的孕育、这个年代之后的偏向,难度之高,可以想象。但柳红以她的执着做到了别人难以达到的程度,她所访谈的这个“特殊群体”,主要
期刊
第一次展读孙梓评的文字,是在比此地更南的南方,窗外阴雨不断。从清晨到黄昏,整个假期过去,天色似乎未有丝毫变化。两个世界互渗了灰蒙蒙、湿漉漉的底色,一个关于承诺与背叛的故事落幕了,语焉不详的生活感受破碎且难辨虚实。攀爬过这段繁复的文字丛林后,我写下一句话:孙梓评应该有耽美的文字洁癖吧。    诗是最安全的书写    孙梓评最早的写作是在国中时期,一首与环保有关的诗。他现在回想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是诗这种
期刊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带着几个同事一起做事,领导给他们的一项任务是每周阅读一本书,同时还要缮写心得报告。对我来说很愉快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很痛苦,其中有人翻了五页就开始与周公约会。如何挑书也是个问题,我从家中挑了一些书给他们,他们还没看书名,就先入为主认为越薄的书越容易完成,我顺手拿了一本很薄,文字很少的书——一本诗集,同事傻眼了。经过我告诉他们有关这些书的故事,两周之后,同事都能静静地阅读这些书,那
期刊
第一次读《交换日记》系列时,我还是青涩的少年。书里两位小妇人的生活经常逗得我在课堂上忍不住笑出声来,也因此常常被老师点名罚站。  那时看的是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的版本,可惜出到5便没有下文。  急切盼望知道两位小妇人后来生活的我,上网搜索,发现原来《交换日记》还有下文,只是大陆没有继续出版。当时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觉得好遗憾!  若问我,有什么事情是一辈子都会喜欢的,我的答案也许就是书。而看书这件事往
期刊
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可谓是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其规模之宏大,活动之多样,都创下了新的历史。本刊细述“四大亮点”,期让读者能更加深入了解本届交易会之盛况。    亮点一:上海主宾城市展区,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搬”到台湾来。  上海主宾城市展区面积468平方米,展位达52个。参展单位50家,其中包括世纪出版集团、文艺出版集团、大学出版社联合体、社科文出版社联合体等出版单位41家,基本全员
期刊
本来清净:禅说天人合一的心时代  作者: 妙参  页数: 288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定价: 新台币280元  弘扬普世真理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所有人变成佛教徒,也不是要屏弃宗教或旧有的文化系统,而是要为宗教、为旧文化、为新一代的人类,找到生命的出路和文明的出路。妙参和尚的知见跨越宗教的藩篱,其教导直截了当、清楚明白,巧妙地将深奥的禅宗智慧,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大众,帮助大众将普世的真
期刊
解读语文  作者: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  页数: 448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  定价: 人民币45.00元  本书遴选了部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包括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曹禺、都德、契诃夫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著名教授针对同一文本分别进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于惯常的定论,甚至纠偏传统观点,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范例。    漫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