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学习小组组长当人物”是坏的纳什平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任教以来,有一件事令我很惊讶,在我眼里非常重要的学习组长,非常锻炼学生能力的学习小组组长,他们可以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教师负担、建立学生自治精神,在大家眼里竟然“算不上人物”。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部分学生的看法,没什大不了的。后来我与几个学生包括几个学习小组长进行交谈,不少同学在谈到小组的情况时,总是抱怨说:我不想当小组长了,谁谁总不交作业,说他不听;谁谁谁说你不就是个组长吗,你管不着;老师,我们组的谁谁谁太笨了,我不想和他一组,您帮我们换个人。当小组长有这么难吗?小组成员之间不应该相互配合吗?开始我会让同学们毛遂自荐当小组长,可是寥寥无几,然后我会让小组成员推荐,可是他们之间相互推脱,没有愿意当学习小组组长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不愿当小组长,互相推脱这一现象在各个班级里蔓延,并形成了潜规则,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在这时,我看到了昌邑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校长的一篇文章《“不把备课组长当人物”是坏的纳什平衡》。在文章中,张校长提到学校组织中层副职和学术委员竞聘,报名竞聘中职的人数大大超过预期,而竞聘学术委员的寥寥无几。甚至不少业务骨干害怕担任备课组长。在文章中张校长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张维迎为纪念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写的一片文章《中国坏坏的纳什平衡太多》中的一段话,就是解释纳什平衡,即一个人这样做,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因此张校长想到学校不把备课组长当人物就是坏的纳什平衡。我想,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是相通的,张校长所说的现象与我遇到的现象很相似,所以我认为“不把学习小组组长当人物”也是坏的纳什平衡。
  张校长一直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打破坏的纳什平衡,建立了好的纳什平衡。而我们也应打破这种“不把学习小组组长当人物”的坏的纳什平衡。班级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组长是一个小组的领导者,学习小组是班级发展的基本单位,“把学习小组组长当人物”,其实就不断改良学生的生长土壤,终沉不断构建学生成长的优质生态,最淀为班级文化。 在我看来关键有三点。
  一是要把对学习小组长的“管理规”转为“领导规”。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思维里,教师、班长、课代表是管理者,学习小组组长是被管理者,在班级事务、各科课程学习中、课后后续学习中,他们只是执行与服从,没有半点话语权,把学习小组长当人物,首先将“管理规”转为“领导规”就是把学习小组长当作班级的主人,参与班级建设和学生学习管理,要和学习小组组长有着更好的合作与对话,而不是靠控制、束缚,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好的纳什平衡。
  二是要通过内部成员的重组促进学习小组长发展。内部结构模式过程的变化才能带来结果的变化。首先以自愿为原则,根据个人特长、特點,结合日常的学习表现进行组建,并各自为小组命名,选出组长。每个小组都做到有成绩不同等级的学生,所以每个小组的整体素质基本是均衡的。基于这种安排,建组初期各组各科成绩相差不大,有助于公平竞争。建组时,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在成绩偏高的小组中抽几个组员到成绩略差小组中,使各个小组尽量实力均等,力求符合 “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特点。今年我合理搭配各学习小组成员,实行了“以英语学习为中心,以学习小组长为主干,全组成员同发展”小组活动,将其贯穿于课上课下,在课堂教学上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讨论与交流,在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后续辅导学习、共同进步。这一活动向学习小组长让渡权利,在新的学习小组里,学习小组长的权责越来越明确。时间长了,坏的纳什平衡就会消失。
  三是制定规则,定惩罚,为学习小组长保驾护航。教师与学习小组长共同协商所制定的学习小组规则。规则明确各种加分与扣分原则。但规则也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对于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给他们特殊政策,只要他们能在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即使错了,都能得一分,若回答正确再加一分。相当于双倍计分。奖惩细则全部交给各学习小组制定,凸显人人参与的特质,使他们从中获取管理的经验和享受参与的乐趣 。每星期按细则进行统计,进行相应的奖励惩罚。有了规则,有了奖惩,学习小组长可以理直气壮的按制度规矩办事,以主人公的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小组成员也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为小组争光。
  这样,学习小组组长变成领导者,具备独当一面的资本,“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班级中原有的“不把学习小组组长当人物”的坏的纳什平衡就被打破,“学习小组组长是个人物”这一好的纳什平衡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跨学科教育理论引领下,艺术教育领域出现了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寻求融合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综合化的教育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对小学音乐课程如何体现艺术教育综合化理念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 综合化 艺术教育  引言  从2001年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全国各地都积极倡导艺术教育生活化,强调学科间的整合,追求艺术教育的综合化(龙亚君,2007)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现在的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好奇好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潜力极大,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开发。  生本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基础,鼓励学生先学、多学,教师少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开展“三学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来,我认真反思,我感叹,现在的
期刊
怎样给一体机选用适合的连供系统?留意品牌的相关产品,不同的连供系统都会指定适用的打印机和一体机机型。比如,以EPSON RX-590六色一体机为例,它可选佳盟,格之格,另色鬼和墨C哥等品牌的连供产品,其中这些品牌兼容型号为T。821 T0826墨盒,指定适合EPSON R270/R290/R390/RX590/RX610/RX690这些机型,所以选用这些品牌的T0821-T0826连供系统,即可适
期刊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认为,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智力,性格各不相同的孩子,要想做好教育工作,更要有一颗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决心和耐心,让我们的爱铺洒每一个孩子心中,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
期刊
何为“电脑失写症”?这应该不算是一个崭新的词汇,心理医生将人们因长期使用电脑打字,而不会书写汉字,发生心理恐慌的症状称之为“电脑失写症”。暂且不说这是电脑的“功劳”。还是手机的“罪过”,可以肯定地是“键盘输入”惹的祸!毫不夸张地说,键盘输入法的流行并大行其遘,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慢性自杀游戏。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发出了警告: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文的时代”。
期刊
几年来,在《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影响下,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教
期刊
一、小学英语课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极为重要,新疆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完成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在求同存异过程中更要注重民族团结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好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民族团结教育应该从小学渗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期刊
《基本乐理》是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音乐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基本乐理》掌握程度如何,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基础差别较大,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加强《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课程,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单边活动”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全员参与的“合作互助,主动探究,发展思维,构建体系,提升方法”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在课堂上师生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的作用从简单的传授知识,转化为设计教学环节、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而学生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课堂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当今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養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现今的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