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参观美国纽约市的中小学时惊奇地发现他们没有丝毫的排场和阔气,公立中小学校园面积都不大,大多数甚至就是一栋大楼而已。校门普遍窄小而简朴,毫不起眼,进入校门,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间学校都精心布置每一寸地方,走廊两侧、教室内的墙壁、门窗、柜壁,几乎没有一处空白,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张贴看似杂乱,实则匠心独具,背后隐藏的是美国学校的文化底蕴。
1. 价值导向类各种文字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传播和灌输着该所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接受它,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用一整面墙张贴了一幅一人多高的宣传画,标题是“我们在生活中所依赖的规则”(Rules We Live By),内容有包括展示你的友好;有礼貌;别伤害他人;尊重地倾听;有责任。一间教室的墙上张贴着“与一个同伴一起(合作)学习”(Working With a Partner),要求学生:有礼貌,赞扬你的同伴;互相帮助,轮流;分享,一起讨论问题;倾听,轻声说话。这些都体现了合作、尊重、分享、责任,是美国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观。
2. 目标导向类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愿景。纽约市的每一所学校都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热爱读书,有的班级将学生在本学期内应阅读的25本书及所有学生的姓名,做成大大的表格粘贴在教室墙上。对学生已经完成阅读的书籍给予醒目的标志,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目标导向,指导学生“向一个好故事提问”(Question A Good Story):谁(who)?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还有的教室张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理解、说、写(Understand it,say it,write it)。
3. 凝聚激励类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学校快乐健康生活。很多学校都设置了荣誉廊(Hall of Pride)、荣誉墙,既张贴学校所获得的荣誉,还用以表彰年度优秀学生、每月校园之星等。学校也对本校学生参加州统考的成绩予以公布,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优秀率、合格率、不合格率等,一目了然。和我们一样,美国高中也喜气洋洋地张榜公布已经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只是这里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家长、学生,面对这些被公开的成绩都非常坦然。其中,一所小学校园里的“微笑墙”(The Smiling Faces of P.S.205)特别引人注目,学生笑意融融的照片集中在一起,让人感觉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校园里具有激励力的标语也很多,如“不论身在何处,尽你所能,做你能做的事情”(Do what you can, where you are, with what you have!)!这些标语给整个校园带来了积极的阳光。
4. 规则约束类明确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哪些是合适的、得到允许的行为,具体明了,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美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国家,自由是由规则来保证的,因此美国学校也是规矩多多。大多数高中都在学校入口张贴规定,明确禁止学生携带手机、MP3、电子游戏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小刀等危险物品到校,有的高中甚至在校门口进行严格的安检。一所小学的“班级规则”(Class Rules)是这样的:(1)尊重自己和他人;(2)别碰触其他同学;(3)别拿不属于你的东西;(4)别在课桌上涂写;(5)小心对待各种教学器材,如书籍、电脑等;(6)没有经过允许,别离开教室;(7)没有经过允许,别离开座位;(8)别在教室里吃东西或喝饮料,除非有特殊活动;(9)如果你有问题,请先举手;(10)永远付出你所有的努力。规则下面张贴着行为的后果:
一间教室里张贴的“行为表”(Behavior Chart)还提到了校长的参与:(1)表现很好,继续;(2)警告;(3)用15分钟写一封道歉信;(4)失去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并写一封道歉信;(5)通知家长;(6)去校长办公室。有意思的是,教师在张贴出孩子们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会带来的后果之后,还不忘记写上一句:“这是你自己的选择”(It’s your choice)!
5. 教学扩展类充分利用学校每一分可以利用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补充课堂教学,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的机会,大部分资料都由学生搜集制作。一所学校的“主题门”活动,让每一个班级利用自己的教室门展示一个文化主题,如“相遇马丁·路德·金”“美国南北战争”等。通常师生一起围绕主题搜集相关资料,把教室的大门装扮得内容丰富,特色各异。社会课里学习到有关日本的章节时,教室里就布满了关于日本的资料图片和实物,如日本地图、国旗、樱花,日本寿司,富士山风景,艺妓装扮等。更常见的是关于阅读的指导,如“优秀的阅读者是怎样读书的”(What Do Good Readers Do),详细介绍了阅读的步骤、方法和策略。
6. 学校生活展示类侧重展示学生的学校生活,各种课内课外活动的文字及图片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艺术作品。学生非常乐意向来访者介绍他们的作品,有的是绘画、手工、摄影作品,有的是出演的戏剧或其他文艺表演的照片,学生的言语之间显露出他们的骄傲与自信。
责任编辑邱丽
1. 价值导向类各种文字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传播和灌输着该所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接受它,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用一整面墙张贴了一幅一人多高的宣传画,标题是“我们在生活中所依赖的规则”(Rules We Live By),内容有包括展示你的友好;有礼貌;别伤害他人;尊重地倾听;有责任。一间教室的墙上张贴着“与一个同伴一起(合作)学习”(Working With a Partner),要求学生:有礼貌,赞扬你的同伴;互相帮助,轮流;分享,一起讨论问题;倾听,轻声说话。这些都体现了合作、尊重、分享、责任,是美国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观。
2. 目标导向类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愿景。纽约市的每一所学校都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热爱读书,有的班级将学生在本学期内应阅读的25本书及所有学生的姓名,做成大大的表格粘贴在教室墙上。对学生已经完成阅读的书籍给予醒目的标志,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目标导向,指导学生“向一个好故事提问”(Question A Good Story):谁(who)?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还有的教室张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理解、说、写(Understand it,say it,write it)。
3. 凝聚激励类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学校快乐健康生活。很多学校都设置了荣誉廊(Hall of Pride)、荣誉墙,既张贴学校所获得的荣誉,还用以表彰年度优秀学生、每月校园之星等。学校也对本校学生参加州统考的成绩予以公布,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优秀率、合格率、不合格率等,一目了然。和我们一样,美国高中也喜气洋洋地张榜公布已经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只是这里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家长、学生,面对这些被公开的成绩都非常坦然。其中,一所小学校园里的“微笑墙”(The Smiling Faces of P.S.205)特别引人注目,学生笑意融融的照片集中在一起,让人感觉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校园里具有激励力的标语也很多,如“不论身在何处,尽你所能,做你能做的事情”(Do what you can, where you are, with what you have!)!这些标语给整个校园带来了积极的阳光。
4. 规则约束类明确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哪些是合适的、得到允许的行为,具体明了,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美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国家,自由是由规则来保证的,因此美国学校也是规矩多多。大多数高中都在学校入口张贴规定,明确禁止学生携带手机、MP3、电子游戏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小刀等危险物品到校,有的高中甚至在校门口进行严格的安检。一所小学的“班级规则”(Class Rules)是这样的:(1)尊重自己和他人;(2)别碰触其他同学;(3)别拿不属于你的东西;(4)别在课桌上涂写;(5)小心对待各种教学器材,如书籍、电脑等;(6)没有经过允许,别离开教室;(7)没有经过允许,别离开座位;(8)别在教室里吃东西或喝饮料,除非有特殊活动;(9)如果你有问题,请先举手;(10)永远付出你所有的努力。规则下面张贴着行为的后果:
一间教室里张贴的“行为表”(Behavior Chart)还提到了校长的参与:(1)表现很好,继续;(2)警告;(3)用15分钟写一封道歉信;(4)失去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并写一封道歉信;(5)通知家长;(6)去校长办公室。有意思的是,教师在张贴出孩子们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会带来的后果之后,还不忘记写上一句:“这是你自己的选择”(It’s your choice)!
5. 教学扩展类充分利用学校每一分可以利用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补充课堂教学,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的机会,大部分资料都由学生搜集制作。一所学校的“主题门”活动,让每一个班级利用自己的教室门展示一个文化主题,如“相遇马丁·路德·金”“美国南北战争”等。通常师生一起围绕主题搜集相关资料,把教室的大门装扮得内容丰富,特色各异。社会课里学习到有关日本的章节时,教室里就布满了关于日本的资料图片和实物,如日本地图、国旗、樱花,日本寿司,富士山风景,艺妓装扮等。更常见的是关于阅读的指导,如“优秀的阅读者是怎样读书的”(What Do Good Readers Do),详细介绍了阅读的步骤、方法和策略。
6. 学校生活展示类侧重展示学生的学校生活,各种课内课外活动的文字及图片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艺术作品。学生非常乐意向来访者介绍他们的作品,有的是绘画、手工、摄影作品,有的是出演的戏剧或其他文艺表演的照片,学生的言语之间显露出他们的骄傲与自信。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