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家长)言行不一、合作学习形式化严重、课程只局限于传统的教材等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索,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策略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学习愉悦的重要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重视让学生“好之”、“乐之”的手段、方式,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愉悦中真正受到高尚的情操、可贵的品格等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感到愉悦,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使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一、巧借多媒体,促学生体悟
  现代教学媒体显现出多元化趋势,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容量大的强势优点,巧借“东风”——多媒体技术,使平实的内容立体化,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趣味盎然,在愉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正面说理,又有反而教训;既有校园内容,又有家庭生活内容和社会广角内容;既有辨别是非的讨论,又有体验生活的实践;既有身边的凡人小事,又有名家的典范等等。这些具体事例和现象,该如何上升为一种道德观念的认识,并理解和同化呢?巧借多媒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四年级(上)的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节中,教材由“评议箱”、“回音壁”及“知识角”三部分内容组成。如果我们就书中内容进行单调地讲解,其效果显然是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把这三部分内容进行形象化、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甚佳。像“评议箱”中的“去网吧”的教学内容,通过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制作成“网吧的故事”,来诱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和评议,易形成鲜明的是非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像“知识角”介绍拒绝的几种方法,学生虽然易于了解拒绝的方法,但在头脑中并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分清场景去具体应用,教师通过制作“拒绝的故事”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学会在不同场景中正确运用,从而达到教学中的“分清是非、学会拒绝”的目标。
  二、妙设场景,让学生参与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心理特征为出发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目标的综合课程,这一课程的性质决定着教师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心理特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要巧妙设置一些根据教学内容而开展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愉快或忧虑、紧张或放松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教育,得到良好道德情操的熏陶。
  (一)活動内容要有适当难度
  在活动场景中,只有学生能感受到、观察到值得探究的现象,才能与内心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在设置时要有活动目的“隐蔽性”,要让学生有想像,发挥的空间,有质疑、解疑的时间,不能让学生“一眼看穿”,否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会造成流于形式的不良后果。
  (二)场景形式多样化
  道德情操的陶冶、增强社会活动的应变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拓展。采用学生适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样化场景形式,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获得体验和教育。
  在设置场景多样化中,要注重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作用,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生理上的愉快,在愉悦的场景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得到知识的增长。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在设置场景时要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正确处理参与过程与参与结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面对不同场景,会产生不同情感,正因为有着不同情感的产生、深化,才会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才会逐步健康地成长。
  三、突围“圈子”,让学生实践社会
  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养成,不仅要靠校园环境(如校园文化等)的熏陶,而且要靠社会环境来促进和催化。据调查:中小学生的品德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增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如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勤劳俭仆、文明生活等观念逐年递减;热爱祖国、遵守公德等观念多量递减。其原因有:学生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教育原因、社会方面原因等。但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开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我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在校园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或带领学生突破校园生活的“圈子”,走进社会,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系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探究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活动的艰辛与愉悦,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道德品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做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小模范”。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决不是空洞地说教、抽象地叙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让学生在愉悦而有序、愉悦而有效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教育,得到熏陶,形成坚实的道德规范理念,成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合格劳动者,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做学生愉悦成长旅途上的一个“好向导”!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首山站村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有一部分孩子不知如何去倾听,虽然坐得端端正正,看起来听得很认真的样子,可问他们刚才老师或同伴讲了些什么时,又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关键词]倾听 音乐 习惯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培养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是对课堂的一种调控和驾驭,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教学行为能力,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孩子的学习习惯会更好,注意力更集中,我们也
期刊
[摘要]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建设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主要在校本教材、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实训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创新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兽醫临床诊疗技术 课程建设 初报  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
期刊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把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更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手段。它能够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情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
期刊
识字能力是一个人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也是影响一个人终身学习,成长成才的重要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识字教学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他们兴趣,注意引导,拓展识字途径,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  一、深度钻研,用活用好教村。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
期刊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下几点认识。  一、考虑是
期刊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共同的教学目标,也是新时代课改的教学理念。然而长期以来,传统单一、被动的集体授课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封闭的课堂中部分学生往往被孤立与群体之外,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交流与帮助,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要适应新课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
期刊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而欣赏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不可忽视的。  一、欣赏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1.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的内容也无比丰富,但对每个人来讲,不管见识多广,也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小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
期刊
[摘要]基地化训练要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始终是战斗力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本文对基地化训练中培养有线通信兵战场应急处突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通信兵 基地化训练 应急处突  信息化条件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对通信保障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对新型通信装备操控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深层次看,高技术水平是依赖人的智慧而达到的,但它更依赖人的因素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