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u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已经逐渐地渗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并影响这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对于小学德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在未来的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模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需要信息技术的助力,从而转变以往教学的观念。
  一、小学德育教育相关概念介绍
  1. 德育教育定义
  德育教育也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于教育者施加的社会影响力,并将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道德标准转化为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向社会公认的道德体系靠拢,在思想教育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自律的道德义务。
  2. 小学德育目标
  培养小学生基本的勤劳、勇敢、节俭、环保等道德意识,及文明懂礼貌、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意志力,并且能够抵制不良道德行为,并在奠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法、实际锻炼法等,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比来讲,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德育教育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网络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信息量巨大,各种信息集中到网络环境中,致使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分辨比较困难,容易收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在提供小学生大量学习信息之时,同时也存在诸多的游戏,各种谣言误导信息等垃圾产品。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如何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判断力,提高其科学应用网络的能力,能更好地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规避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 网络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较多,而且父母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与小学生的交流机会较少,同时当前社会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較多,小学生在参加各种社会事件中容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所以网络已经成为小学生习以为常的交流和学习工具,但由于网络自身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也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3. 信息技术为小学德育提供多种方式
  信息技术为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但是互联网赋予小学德育教育带来更多创新的辅助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小学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小学生大量应用网络学习,会导致部分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来讲,小学生自身对新奇实物的探究兴趣较高,而自身自制力较差,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对学习失去兴趣,非常不利于学校以及家庭对小学生德育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对策
  1. 网络发展带来德育观念更新
  由于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小学生不断接受网络新鲜事物的同时,教师可以网络本身所具有信息的多样化帮助小学生,引导小学生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网络技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个人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并且提高小学生辨别网络信息,规避沉迷网络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学德育教育观念的重大改革,实现网络资源环境下德育工作共享性。
  2. 信息技术提供了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源,而且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扩展有助于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丰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
  3. 借助虚拟平台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德育教育信息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德育信息共享,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学习信息,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特征,对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模式以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为网络虚拟性的特征,教师可以以虚拟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渗入到小学生的内心,了解小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特征、困扰等因素,从而有助于教师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消除抵触情绪,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小学生德育教育网络特性。
  责任编辑黄博彦
其他文献
利用纽曼公式,并引入一个数学关系式,计算出两共轴平行圆环电流的互感,通过求其微分,给出了其相互作用力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和作图,讨论了相互作用力与两圆环半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而且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厚德修身、大道树人;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提高本身的综合素质,深入开展“讲师品,讲师智,讲师能,讲师表”等活动 ,真真正正树立起足以给学生良好影响的当
以黑洞为例,在不考虑满足幺正性的情况下得到了在背景辐射中Schwarzsehild黑洞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讨论,作为对《新概念物理教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