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当今社会,家庭已经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作为专门对幼儿实施启蒙教育的幼儿园,如何提升幼儿的有效教育呢?本文从注重激励教育,注重游戏教育,注重生活教育等方面谈了如何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 激励教育 游戏教育 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201
作为专门对幼儿实施启蒙教育的幼儿园,如何提升幼儿的有效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注重激励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激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人人都需要激励,在成长的幼儿,也需要老师的激励教育。激励教育的正确合理运用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发挥诸多的积极作用。首先,激励教育的长期运用能够逐渐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卑心理,不断地增强孩子们内心的自信心。这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孩子看待事物的想法与大人的眼光有着较大的差异。激励教学充分做到了尊重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在这样的作用下,孩子们能够学会自爱,同时他们对待他人的攻击性思想和行为也会逐渐减弱。再次,在激励教育的作用下,孩子们内在的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们表现好的地方,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这都能给幼儿的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效应。同时教育者们还要充分做到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身上有着不同的特质,不应当以一种完全一致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这也是教育者们在运用激励教育时所应拿捏把握的地方。部分幼儿教育者也采用过激励教育的方法,然而他们却不能过做到持之以恒。这部分教育者在运用激励教育时,往往都是在短时间内没有看到激励教育的效果或是没有有效地掌握好激励教育的方法,导致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他们也就放弃了激励教育。实际上,激励教育的采用应当是一个长期使用的过程,也只有在长期有效的运用过程中,教育者才能够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具体的情况出发,结合实际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采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控制自身的情感失控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会给幼儿带来不利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幼儿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这种不当情绪言行的表现,从而给孩子们造成一种负面影响作用。
二、注重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重视利用游戏来进行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当家长和老师的都知道,对幼儿来说游戏具有无可取代的吸引力,以游戏教学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育规程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活动,将教育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方式还处在具体形象的阶段,如果对幼儿进行灌输教育很难收到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出发,选择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游戏教学方式,更易于幼儿接受和学习。
教师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体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是身体生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内多引导幼儿参加游戏活动,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多引导幼儿开展体育类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奔跑跳跃,从而自主增加运动量。这样使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状态,同时还增强了幼儿的体育锻炼,增强了免疫力,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如在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时,笔者会适当让学生进行一些运动力度大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游戏,带领学生奔跑起来,从而增加学生的运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幼儿园的教师还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孩子们提前接受识字教育和文化教育,也就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接近小学教学的倾向。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这种在幼儿教学阶段教授小学基础知识的行为会严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将幼儿园教学小學化,幼儿教育应该教育孩子们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使孩子们能够很快地适应生活,适应家以外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坚持生活的主题。例如教师在为幼儿讲解小动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不具危险性,没有传染病源的小动物来给幼儿们看,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只让幼儿们看书上的图片,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和孩子们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活主题,使幼儿们能够用所学知识去知道生活实践,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孩子们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幼儿教学应该在保障孩子们安全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接触生活中的事物,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孩子们能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并且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探索欲和求知欲,为孩子们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和孩子们做互动“春来了”这一主题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个距离较近,人比较少的公园组织孩子们去踏青,使孩子们能够近距离的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孩子们经过观察得来的知识比在书本上看到的生硬地知识记得更加牢固,但是教师在组织孩子们进行踏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保障孩子们的安全,面向生活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被实施,并且发生效果,相信通过这种接触自然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生活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去,促进孩子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当然,要搞好幼儿教育远不止本文提谈到的这些方法和举措,只要大家从心里面热爱幼儿教育,积极学习有关幼儿教育最新的理念,并在自己的幼儿教育中勇于实践,就能够开创自己美好的幼儿教育天地。
【关键词】幼儿教育 激励教育 游戏教育 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201
作为专门对幼儿实施启蒙教育的幼儿园,如何提升幼儿的有效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注重激励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激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人人都需要激励,在成长的幼儿,也需要老师的激励教育。激励教育的正确合理运用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发挥诸多的积极作用。首先,激励教育的长期运用能够逐渐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卑心理,不断地增强孩子们内心的自信心。这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孩子看待事物的想法与大人的眼光有着较大的差异。激励教学充分做到了尊重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在这样的作用下,孩子们能够学会自爱,同时他们对待他人的攻击性思想和行为也会逐渐减弱。再次,在激励教育的作用下,孩子们内在的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们表现好的地方,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这都能给幼儿的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效应。同时教育者们还要充分做到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身上有着不同的特质,不应当以一种完全一致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这也是教育者们在运用激励教育时所应拿捏把握的地方。部分幼儿教育者也采用过激励教育的方法,然而他们却不能过做到持之以恒。这部分教育者在运用激励教育时,往往都是在短时间内没有看到激励教育的效果或是没有有效地掌握好激励教育的方法,导致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他们也就放弃了激励教育。实际上,激励教育的采用应当是一个长期使用的过程,也只有在长期有效的运用过程中,教育者才能够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具体的情况出发,结合实际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采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控制自身的情感失控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会给幼儿带来不利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幼儿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这种不当情绪言行的表现,从而给孩子们造成一种负面影响作用。
二、注重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重视利用游戏来进行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当家长和老师的都知道,对幼儿来说游戏具有无可取代的吸引力,以游戏教学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育规程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活动,将教育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方式还处在具体形象的阶段,如果对幼儿进行灌输教育很难收到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出发,选择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游戏教学方式,更易于幼儿接受和学习。
教师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体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是身体生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内多引导幼儿参加游戏活动,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多引导幼儿开展体育类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奔跑跳跃,从而自主增加运动量。这样使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状态,同时还增强了幼儿的体育锻炼,增强了免疫力,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如在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时,笔者会适当让学生进行一些运动力度大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游戏,带领学生奔跑起来,从而增加学生的运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幼儿园的教师还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孩子们提前接受识字教育和文化教育,也就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接近小学教学的倾向。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这种在幼儿教学阶段教授小学基础知识的行为会严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将幼儿园教学小學化,幼儿教育应该教育孩子们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使孩子们能够很快地适应生活,适应家以外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坚持生活的主题。例如教师在为幼儿讲解小动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不具危险性,没有传染病源的小动物来给幼儿们看,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只让幼儿们看书上的图片,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和孩子们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活主题,使幼儿们能够用所学知识去知道生活实践,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孩子们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幼儿教学应该在保障孩子们安全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接触生活中的事物,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孩子们能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并且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探索欲和求知欲,为孩子们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和孩子们做互动“春来了”这一主题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个距离较近,人比较少的公园组织孩子们去踏青,使孩子们能够近距离的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孩子们经过观察得来的知识比在书本上看到的生硬地知识记得更加牢固,但是教师在组织孩子们进行踏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保障孩子们的安全,面向生活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被实施,并且发生效果,相信通过这种接触自然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生活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去,促进孩子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当然,要搞好幼儿教育远不止本文提谈到的这些方法和举措,只要大家从心里面热爱幼儿教育,积极学习有关幼儿教育最新的理念,并在自己的幼儿教育中勇于实践,就能够开创自己美好的幼儿教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