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笔下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6日 晴
  我不喜欢旧上海。多少年前的纸醉金迷与莺歌燕舞,沉积着胭脂艳粉,充斥着交际来客的盈盈笑语,一切鲜活着,却又落入了历史的尘封。尔后它被重忆的味道,带着令人窒息的繁华过后腐化的怨香,仿佛是一个沦入风月,曾经红极一时如今却暮年已衰的胡同中的女人,用她那昏黄又带着怨意的双眼,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众生。
  爱玲笔下,无处不栖息着旧上海的气息,仿如每一字,都是旧上海的呼吸。
  无疑,张爱玲是天纵奇才,但我觉得,是天赋多“病”。病,心病。她本是出生在富贵之家,可惜生逢末世,家道中落。家父是纨绔子弟,加速家族衰败,而母亲更是在张爱玲幼时便狠心离开,独自奔赴巴黎。如此,本该是千金小姐,而现实中不过是成长在封建黑暗家庭中心理畸型的女孩。而那一片繁华却在深层里腐化着旧上海土壤,便成全了张爱玲的眼神与魂魄,此地生世再也难割难舍。
  当你永世闭目于洛杉矶的时候,也应该是如此想的吧。
  所以,后人说你满纸都是病,是啊,那便如华美的袍上爬满了虱子啊。
  第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看到了葛薇龙用青春作赌注换来的爱情,最终不过如凛冽的寒夜里乔琪衔在嘴里烟卷上的火光,禁不住寒冷与黑暗便灭了。灭了的究竟是梦中繁华,还是金钱上的爱情?灭的是葛薇龙的心。
  心经,有谁在念心经?曾几何时当我明白许小寒与许峰仪的感情时,我只觉内心难以接受。纲常伦理早已植入我血脉,但爱玲笔下那颗颤抖的,埋藏着病与泪水的心却欲道破那种畸型的爱恋。那是她用文字如镜子般照应她的内心吧。病,终归是病,那是余生无法驱散的魔靥。让我为你诵读一次心经,不求驱病,只求心安。
  病,难以不提《金锁记》。封建家长制。成了多少女子的命中枷锁,无形地、一寸寸地掐紧了喉脖。挨不过的便香销玉陨,挨过去的便“修成正果”,多年媳妇熬成婆。再用枷锁去报复般地加诸以后人,可惜再无人哼唱“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了,有的也只是一样面孔的婆婆,和命中无法摆脱的金锁。
  旧上海已去,黑暗封建已去,一切的一切,都只能随着一曲《夜来香》,埋葬在爱玲笔下。
  广东省顺德第一中学高二(15)班
  指导教师:彭梅华
其他文献
10月10日 晴  下午工间休息时在院子里遛达,我有意识地向分监区的垃圾车走去。眼前一亮,一双半新的单鞋赫然躺在垃圾车里,仿佛向我“招手”。我没有犹豫,理所当然地把它“据为己有”了。  屈指算来,由一名一级检察官沦为囚犯,已有6个年头了,而昔日检察官在狱内拾荒的历史也超过了4年。从第一次拾荒时的难堪和辛酸,到现在的心如止水、习以为常,应该说记载了我心路跋涉的一个艰难过程。我的这种转变,除了民警教育
I was ninety-nine point nine percent sure I was dreaming.   ---New Moon    1月30日 晴  “I’m not runninganywhere.”  ---Bella  贝拉只是个普通的十七岁女孩,皮肤苍白,天生平衡能力差,不会跳舞,走路总是摔跤。她的家庭也不甚完整,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为了让母亲专注于新的生活而投奔父亲,从
去乡下采风,绝不可少的是去爬山,在山脚下,我们看到一片刚刚经霜的柿园,那些柿树年岁已经很深,看去沉着苍黔,如同经过了时光的熏染。在采摘过的树枝上,尚有几个灯笼般的柿子,在深秋的晨风中悠来荡去,煞是醒目。  经过冬天的寒冷,树上的叶片零落殆尽,整个树枝上便裸露出一些斑驳的疤痕来。只是,我很少见到这样的树,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多见,而是一直以来,我很少在意这样的树。我始终以为,它们太缺少美感,面对它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