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教育事业,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应当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素质?怎样来培养这些数学素质?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要认真探索深入研究的问题。
数学素质是由数学特有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两部分构成,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数学是一组组枯燥的公式,是空洞的解题训练,中职学生掌握一点简单的计算就可以了,使学生的数学素质长期停留在低层次上。事实上,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渗透着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数学推理能力的学习。比如从研究数学解题和推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冷静、沉着、严谨、一丝不苟的品格和独立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数学发展史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天信息化时代,数学能力在信息的判断和选择,以及从业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家们敬业,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素材,我国青年数学家朱熹平破解了困扰世界一个世纪的庞加莱猜想,为人类科学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大师们的高贵品格、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它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引力,激发一种情绪,树立一种信念。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出数学课程中包含的这些内容,使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掌握更多的智慧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品格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素,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素质教育。
数学技能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作图、口算、笔算、计算工具的应用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是数学课的基本要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两极分化,给教学造成很大困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降低难度和深度,对“不同学生不同定位,因材施教”,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数学能力,主要指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以及再学习再创造的能力。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状况,主要进行运算能力和变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点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教学,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
强化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新教学理念强调探讨数学学习的实际过程、强调数学的实践性。我校在数学新课标的制定中,专门设置了应用模块,把它作为课改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主导,通过丰富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利息与利率,收入与成本,利润最大化问题,建立成本与产量,利润与销量、个人所得税与薪金的函数关系式等等,指导学生推导购房贷款、教育基金计算公式、建立诸如人口增长问题、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技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培养学生定量思维的数学意识
当今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维,而量化的基本语言和工具就是数学。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即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一些事物中存在着大量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初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即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数学推理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论证推理)等。在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推理与猜测总是相互伴随。例如根据正弦函数一个周期的图形和性质可推测出在整个实数域的图像和性质,对数列前几项的研究分析、发现规律,可推测出无穷数列的变化趋势,从而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数学的教学中,用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对数学过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
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维和逻辑方法既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主要运用的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使学生养成求知、求实、说理、批判、质疑等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完善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着重让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与对应思想,运动和变化思想,符号化思想。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再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会学生严谨认真地做人做事。
数学素质是由数学特有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两部分构成,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数学是一组组枯燥的公式,是空洞的解题训练,中职学生掌握一点简单的计算就可以了,使学生的数学素质长期停留在低层次上。事实上,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渗透着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数学推理能力的学习。比如从研究数学解题和推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冷静、沉着、严谨、一丝不苟的品格和独立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数学发展史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天信息化时代,数学能力在信息的判断和选择,以及从业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家们敬业,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素材,我国青年数学家朱熹平破解了困扰世界一个世纪的庞加莱猜想,为人类科学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大师们的高贵品格、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它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引力,激发一种情绪,树立一种信念。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出数学课程中包含的这些内容,使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掌握更多的智慧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品格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素,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素质教育。
数学技能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作图、口算、笔算、计算工具的应用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是数学课的基本要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两极分化,给教学造成很大困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降低难度和深度,对“不同学生不同定位,因材施教”,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数学能力,主要指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以及再学习再创造的能力。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状况,主要进行运算能力和变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点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教学,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
强化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新教学理念强调探讨数学学习的实际过程、强调数学的实践性。我校在数学新课标的制定中,专门设置了应用模块,把它作为课改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主导,通过丰富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利息与利率,收入与成本,利润最大化问题,建立成本与产量,利润与销量、个人所得税与薪金的函数关系式等等,指导学生推导购房贷款、教育基金计算公式、建立诸如人口增长问题、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技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培养学生定量思维的数学意识
当今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维,而量化的基本语言和工具就是数学。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即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一些事物中存在着大量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初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即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数学推理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论证推理)等。在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推理与猜测总是相互伴随。例如根据正弦函数一个周期的图形和性质可推测出在整个实数域的图像和性质,对数列前几项的研究分析、发现规律,可推测出无穷数列的变化趋势,从而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数学的教学中,用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对数学过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
加强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维和逻辑方法既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主要运用的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使学生养成求知、求实、说理、批判、质疑等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完善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着重让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与对应思想,运动和变化思想,符号化思想。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再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会学生严谨认真地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