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形兼备 文思齐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并以一节高中英语语法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语法教学中以语篇为基础并兼顾意义和形式,完成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意义  形式  语篇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00-02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明确指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是语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要素,是掌握语言的必要工具。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法教学仍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内容。
  传统的语法教学把重点放在了语言的形式上,但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为语法教学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时仍会出现很多错误,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缓慢。这是脱离语境的传统语法教学长期以来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惑。但后来很多教师又陷入了语法的纯交际教学的困境,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这也影响了学生语言准确性的提高,减缓了语言习得的进程。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语法教学,改变过去只重语言形式,脱离情境的语法教学方式。反之,教师在语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对语言的形式的关注。
  二、教学原则
  1.兼顾意义与形式的语法教学
  意义与形式兼顾理论试图解决传统语法教学和纯粹的交际法的困惑。它有别于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法(Focus on Meaning)和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法(Focus on Forms)。该理念旨在让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具有交际和意义情境的语言形式上,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学生在课堂上全心全意地关注意义和交际活动时,教师明确地引导他们同时关注呈现的语言要素。简而言之,意义与形式兼顾理论首先是对意义的关注,然后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关注加速了习得进程,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最终帮助学习者有效地习得目标语。
  2.以语篇为基础的语法教学
   语言学界论及“语篇 (discourse)”的讨论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到本世纪初,有关语篇的界定逐渐清晰并达成共识,即语篇是“口语或书面语中的一种事例,其形式与意义存在着可表述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又与外在的交际功能或目的和一定的对象连贯的关系。”(Cele-Murcia, M. 2002)有些语法项目在语篇中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对语法意义的理解,更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语篇层面的语法教学是句子层面的语法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三、教学实例
  根据以上教学原则,本人以人教版必修4 Unit4 Body language中的听力材料“TO DRIVE OR NOT TO DRIVE”为教学素材开了一节语法课,通过改写篇章的形式来巩固和掌握现在分词的各种用法。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其用法,本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是用法教学交际化,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在能力训练中得以内化和输出。
  1.教学素材
  以下是人教版必修4 Unit4 Body language中的听力材料“TO DRIVE OR NOT TO DRIVE”的听力原文的部分内容:
  TO DRIVE OR NOT TO DRIVE
  Lin Pu is excited, but very nervous. He just got his driver’s license last week and yesterday bought his brother-in-law’s old car. Today, he is driving in the city for the first time. Taxis are going in every direction. People are crossing the street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ars, and the people riding bikes never look before they turn.
  …
  2.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通过呈现图片,学生“阅读”交通警察的手势,引出听力材料中driver’s license、lane、pay a fine 等新词汇。
  然后笔者通过幻灯片继续呈现图片,揭示司机的违规行为或不良驾驶习惯,引出更多听力材料中以及下面活动中所需的新词汇。
  [设计说明]
  笔者从已学知识入手,本节课导入环节的“阅读”交通警察的手势语活动进一步探讨了本单元Body language的话题,吸引了学生持久地关注目标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并通过讨论司机的违规行为或不良驾驶习惯等层次多样的活动,创设丰富的情景,对接下来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目标词汇在交际中进行充分的热身,为之后的语法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Step2:Listening and rewriting
  (1)教师呈現人教版必修4第31页打乱顺序的图片,在黑板上板书what you guess以及what you hear。组织学生在听前先猜测图片的正确顺序,第一遍播放听力后再依据听力内容得出图片的正确顺序。
  (2)第二遍播放听力前在幻灯片上呈现以下问题:
  ①What did Lin Pu do yesterday after he had just got his driver’s license a week before?   ②How are taxis going when he is driving in the city for the first time today?
  ③How are people crossing the street and how are people riding bikes?
  …(共六個问题)
  教师第二遍播放听力语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了解故事情节。同时,学生回答用的句子将成为之后句子改写的素材。
  (3)教师引导学生对上一步中问题的答句用现在分词进行改写。学生需要关注将从句改为分词结构时产生的变化,如:
  ①Lin Pu bought his brother-in-law’s old car yesterday after he had got his driver’s  license a week before.
   Having got his driver’s license a week before, Lin Pu bought his brother-in-law’s old car yesterday.
   ② …
  [设计说明]
  笔者通过资源整合,将鲜活的教材听力素材巧妙运用于目标语法教学。特别是第二遍听力播放后所需回答的问题设计得很巧妙,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又能服务于之后的句子改写,且改写后的句子又能组成新的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语言意义到语言形式的转移显得很重要,只有兼顾了意义和形式后,学生才能感知用现在分词的各种形式改写后的句子比原来的句子鲜活和生动,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才会主动地将学到的语法知识运用于写作中。
  Step3: Developing the sentences into paragraphs
  教师将改写后的句子组成段落,学生根据已知的故事情节,选择恰当的动词,按语句需要填入它们的现在分词形式,使语段结构完整,语义顺畅。
   [设计说明]
  笔者将学生用现在分词改写后的句子组成段落,重建了语篇,帮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故事情节,熟练地运用了现在分词各种形式的用法。语法结构的语用功能体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句能表意,段能传情。将来自生活的语篇引入课堂,并为了目标语法教学而进行重建,就为语法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宽了语言输入的渠道并提高了语言输入的质量,还有助于改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Step4:Rewriting the story
  T: Suppose you are one of the characters (Lin Pu, the cyclist, the policeman, Lin Pu’s brother-in-law) in the story and write about the traffic accident in your eyes. Try to write a different ending for the story. You have to use at least four sentences with the v-ing forms in your article.
  教师引导学生以故事中任一人物的视角,重写所经历的事故过程并给故事创造一个不同的结尾,文章中至少使用四个现在分词结构。
  [设计说明]
   有了之前几个环节的铺垫,目标语法得以反复再现和运用,可以顺利过渡到写的阶段了。语法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学了语法后更好地掌握语言并运用于交际。但由于学生很难处理好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任务,语法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使语言知识和话题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交互进行。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内容储备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写作中,确保学生在写作中合理和准确地运用语言知识。
  四、课后反思
  说实话,对我校这样重点中学的学生而言,本课中所用的人教版必修4 Unit4 Body language中的听力材料稍显幼稚了点——语言平平,故事情节也过于简单。但材料的挖掘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资源整合,以学生为本,创设真实的语境,把学生的创作灵感融入进来,点亮语法学习这盏明灯,相信一定会给学生的写作之路指明前进的方向。最终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教师在语法教学时应兼顾意义与形式,并努力创设语篇,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法规则,在情境中应用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黄瑞贤.(2013). 《意义与形式兼顾下的有效语言习得》[J]. 北京: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2):11-15.
  [3]苗兴伟. (2008).《语篇语用学——句法与语篇的界面》[J].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7-20
  [4]Cele-Murcia, M. (2002). Why it makes sense to teach grammar in context and through discourse. In E. Hinkel & S. Fotos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grammar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ahwah, NJ: Erlbaum. P. 122.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政府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①,体现了政府部门理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税务部门承担着税收政策解释、执行以及税款征收等一系列职责,其改革既要遵从国家行政改革的主线,又要根据税收的经济职能和税务部门的工作实际将改革内容具体化、特色化。国地税合并让纳税人享受更多办税便利,报送资料不断简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8-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拥有向往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摆正地位,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语文教师,不单单要教学生学好语文,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5-0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中职语文是中职教育极具人文气息的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礼仪教育,是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要做到语文教学处处有礼,教师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礼仪资源,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为日后成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礼仪教学相融合,从而提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2-02  当我课堂上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他们带给我太多的惊喜:一次次精彩的学生发言,一次次激烈的生生互动,一次次领导听课后给予学生的高度评价……  怎样做才能培养好小组长的“接棒”能力呢?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是这样做得:  一、构建小组,选拔组长  小组长是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核心人物。在尽量根据学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的中职政治课尤其注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中职政治课对于中职生来说是一门道德思想课,基于中职生即将面临社会生活的现实,在中职政治中采用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方式,是中职教育实践的需要,也是中职生社会能力完善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中职政治 生活化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7-01  一、中职政治生活化
期刊
【摘要】朗读是一种有效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给予时间,提升理解力、细品语言、增强技巧,借助形式,培养语感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优化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84-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可用一个“读”字概括,一节成功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的升华及个人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哲学的引导。但是目前在国内各高校的哲学教学中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哲学教学中出现的困境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哲学教学的正确改革发展方向。  【关键词】哲学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6-01  近几年来,在国内的各大高校中几乎都面临着哲学教学难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当下我国语文课程教学过程来看,阅读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时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比如阅读缺少情感,学生阅读主动性不足等。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以《背影》一文为例,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式阅读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帮助更多语文教师做好语文阅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92-01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社会生活是由无数的“个人活动”组成。小学作文同样与人物描写无法割离,无论是叙事、写景、游记,还是读书笔记和想象作文,都要进行或多或少的人物描写。只有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生动细腻的刻画,人物形象才能跃然纸上。  “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