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品德与生活》课和《手工课》的教学做了探索性尝试,在尝试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不断反思、修正、调整、完善、创新、再探索;在探索研究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教互动,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手工课》教学研究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手工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思维创意、设计创意、艺术创意及对以上各项的综合再创造能力。在《品德与生活》和学前班的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适当穿插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手工小制作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学前班的手工课中适当渗透、学习一些《品德与生活》课内容的拍手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感受。
一、用拍手谣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短,专心听课和学习的时间很短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时候我就让孩子们拿出彩纸、小花纸、橡皮泥等,做他们感兴趣的手工小制作。这时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都变得兴趣盎然。待孩子们做完一个小手工作品,再学一首拍手谣,孩子们就会很高兴,玩得很开心。于是在不知不觉地玩乐游戏的过程中,一首拍手谣一会儿就学会了……例如:“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眼睛仔细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认真想,发言声音亮。”“绿灯走红灯站,横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随地乱吐痰,疾病会传染,儿童好少年,从小养成好习惯,有痰吐在纸里边,用纸包起来,扔进垃圾桶,卫生又安全。”“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美丽的花园里,采花酿蜜好过冬。”等等。经过四个学期,孩子们已经学会了30多首拍手谣了,还学会了几十种小手工制作,这些小手工制作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放松心情,放飞思想,勇敢尝试
学前班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上手工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做手工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不过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胆子小,有自卑心理,思维受缚,保守被动,手工课上还没尝试动手做,就怯懦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做……”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害怕做坏了,我不会做……”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小朋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孩子:“还没动手做呢,怎么就知道不会做呢?你就大胆地去做自己喜欢的,我们就是做着玩的;你的手工作品不一定非得和别人的做得一样,就像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每个人的手工作品也会和别人的不一样。你就大胆做,只要是自己亲手做的就是最好的、最漂亮的。”给孩子打气帮助他(她)解除顾虑:“你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很好,只要你的作品和别人的不一样就好看,大家的作品都一样就不好看了,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作品就是最好的、最棒的。”手工课上我总是想各种办法积极鼓励孩子放松心情、开放思维、冲破自己在头脑中和心里划定的无形的框架和束缚,放飞想象,勇敢地去尝试、去创作、去创造。一旦没有了思想顾虑和思维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灵感喷涌,做出来的手工作品特别有创意,特别漂亮。每当做出来一个好的手工作品,孩子自己也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有时候也会向小伙伴和老师炫耀一下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很自豪的样子,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还尝试采用提问和问答的方式上课,因为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好奇心强、好探究、爱提问的特点,这种问答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还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一些校规校纪、生活常识、保护自己、社会公德和防灾逃生等方面内容的时候,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就会在下面议论纷纷,好奇地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不知不觉中集中起来,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开始积极动脑琢磨问题,互相交流探讨议论,并积极回答问题。这时课堂气氛就会特别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兴趣浓,师生互动好,课堂就会动起来,活起来。由于此时的学生是在主动地探究学习,所以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例如:在学习遵守校规校纪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学校为什么要有校规校纪呢?”我话音刚落,学生在下边就议论纷纷,互相交流上了,学习兴趣盎然。还有的同学已经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因为没有校规校纪不行……”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校规校纪不行呢?”有同学回答说:“没有校规校纪就会乱……”于是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校规校纪就会乱呢?”有的同学回答:“因为没有校规,同学都想做什么就随便做,就乱。”我再提出问题:“那你们说学校没有校规校纪行不行呢?”同学们大声回答:“不行。”然后我给同学们讲解为什么学校必须有校规校纪,为什么没有校规校纪就会乱,为什么要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校规校纪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及其重要性;不遵守校规校纪会出现哪些问题,会有哪些危害,等等。这时我因势利导,告诉孩子们:遵守校规校纪才能保障正常上课学习,不发生危险和伤害;遵守校规校纪还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现在的这些培养和锻炼是在为将来做准备,现在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将来长大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各种教学方法需有选择地适当运用,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热情高,师生互动良好,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手工课》教学研究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手工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思维创意、设计创意、艺术创意及对以上各项的综合再创造能力。在《品德与生活》和学前班的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适当穿插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手工小制作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学前班的手工课中适当渗透、学习一些《品德与生活》课内容的拍手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感受。
一、用拍手谣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特别短,专心听课和学习的时间很短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时候我就让孩子们拿出彩纸、小花纸、橡皮泥等,做他们感兴趣的手工小制作。这时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都变得兴趣盎然。待孩子们做完一个小手工作品,再学一首拍手谣,孩子们就会很高兴,玩得很开心。于是在不知不觉地玩乐游戏的过程中,一首拍手谣一会儿就学会了……例如:“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眼睛仔细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认真想,发言声音亮。”“绿灯走红灯站,横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随地乱吐痰,疾病会传染,儿童好少年,从小养成好习惯,有痰吐在纸里边,用纸包起来,扔进垃圾桶,卫生又安全。”“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美丽的花园里,采花酿蜜好过冬。”等等。经过四个学期,孩子们已经学会了30多首拍手谣了,还学会了几十种小手工制作,这些小手工制作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放松心情,放飞思想,勇敢尝试
学前班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上手工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做手工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不过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胆子小,有自卑心理,思维受缚,保守被动,手工课上还没尝试动手做,就怯懦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做……”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害怕做坏了,我不会做……”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小朋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孩子:“还没动手做呢,怎么就知道不会做呢?你就大胆地去做自己喜欢的,我们就是做着玩的;你的手工作品不一定非得和别人的做得一样,就像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每个人的手工作品也会和别人的不一样。你就大胆做,只要是自己亲手做的就是最好的、最漂亮的。”给孩子打气帮助他(她)解除顾虑:“你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很好,只要你的作品和别人的不一样就好看,大家的作品都一样就不好看了,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作品就是最好的、最棒的。”手工课上我总是想各种办法积极鼓励孩子放松心情、开放思维、冲破自己在头脑中和心里划定的无形的框架和束缚,放飞想象,勇敢地去尝试、去创作、去创造。一旦没有了思想顾虑和思维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灵感喷涌,做出来的手工作品特别有创意,特别漂亮。每当做出来一个好的手工作品,孩子自己也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有时候也会向小伙伴和老师炫耀一下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很自豪的样子,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还尝试采用提问和问答的方式上课,因为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好奇心强、好探究、爱提问的特点,这种问答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还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一些校规校纪、生活常识、保护自己、社会公德和防灾逃生等方面内容的时候,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就会在下面议论纷纷,好奇地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不知不觉中集中起来,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开始积极动脑琢磨问题,互相交流探讨议论,并积极回答问题。这时课堂气氛就会特别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兴趣浓,师生互动好,课堂就会动起来,活起来。由于此时的学生是在主动地探究学习,所以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例如:在学习遵守校规校纪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学校为什么要有校规校纪呢?”我话音刚落,学生在下边就议论纷纷,互相交流上了,学习兴趣盎然。还有的同学已经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因为没有校规校纪不行……”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校规校纪不行呢?”有同学回答说:“没有校规校纪就会乱……”于是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校规校纪就会乱呢?”有的同学回答:“因为没有校规,同学都想做什么就随便做,就乱。”我再提出问题:“那你们说学校没有校规校纪行不行呢?”同学们大声回答:“不行。”然后我给同学们讲解为什么学校必须有校规校纪,为什么没有校规校纪就会乱,为什么要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校规校纪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及其重要性;不遵守校规校纪会出现哪些问题,会有哪些危害,等等。这时我因势利导,告诉孩子们:遵守校规校纪才能保障正常上课学习,不发生危险和伤害;遵守校规校纪还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现在的这些培养和锻炼是在为将来做准备,现在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将来长大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各种教学方法需有选择地适当运用,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热情高,师生互动良好,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