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众多老年病的有效方法。而减肥、控制体重、坚持合理的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前不久,记者走访了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病防治专家余振球教授,请他谈谈高血压患者应如何减肥和合理运动。
余教授指出,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所以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控制体重、有效地纠正超重(减肥)是非常必要的。超重的标准目前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参数,即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正常体型体重指数应在25以内,大于25则称为超重,大于30则称为肥胖。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控制体重和减肥呢?
1.限制高热量饮食的摄入。控制饮食中过多热量、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应从幼儿抓起。目前社会上营养过剩的肥胖儿童屡见不鲜,这与家长缺乏健康常识,过于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度地喂高热量食物有关。超重的肥胖儿童,包括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多不喜爱运动,活动量小,喜食肉类。多食少动的后果是迟早会出现血压升高或使原有症状加重。研究表明,肥胖的青少年体重若减轻4.5公斤,可使血压下降1.33千帕(10毫米汞柱)。
2.应结合年龄、工作、学习、活动量大小等情况,决定每日饮食的总热量,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分配一定比例的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肥胖高血压患者每日总热量应控制在1200千卡以内,主食不超过300克,当然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适应。
3.少吃热量过高的肥腻食物,如肥肉、鸭、油炸食品,更不宜食用动物内脏及其他高胆固醇类食物(大油、松花蛋黄、猪脑、肥肠等)。植物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替代动物脂肪。宜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茎、叶粗纤维蔬菜,如芹菜、白菜、萝卜等。
4.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养成散步的良好习惯,不宜饱餐后在沙发上长时间看电视。
5.认识控制体重的意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过于依赖各种减肥食品、药品。
6.减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科学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以致丧失信心,更不可盲目减肥,认为体重越轻越好,以致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该怎样进行合理的运动呢?余教授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最适合的运动是走步和慢跑。运动量可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而定,开始时运动量切忌偏大,时间切勿过长,最好能监测运动前后心率、血压和呼吸,以心率增快,少许出汗而未出现心慌、气短、精疲力竭的感觉为宜。还可选择太极拳、体操、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都可有效改善血液动力学,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增加体内储钠的排出,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起到减低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
余教授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量力而为,运动不能过频,最多早晚各一次。其实,坚持每日一次适当的运动,就能达到降压效果,运动时间以黄昏时为宜。
据《医药养生保健报》
编辑/赵明建
E-mail:zhao163yojian@163.com
余教授指出,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所以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控制体重、有效地纠正超重(减肥)是非常必要的。超重的标准目前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参数,即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正常体型体重指数应在25以内,大于25则称为超重,大于30则称为肥胖。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控制体重和减肥呢?
1.限制高热量饮食的摄入。控制饮食中过多热量、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应从幼儿抓起。目前社会上营养过剩的肥胖儿童屡见不鲜,这与家长缺乏健康常识,过于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度地喂高热量食物有关。超重的肥胖儿童,包括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多不喜爱运动,活动量小,喜食肉类。多食少动的后果是迟早会出现血压升高或使原有症状加重。研究表明,肥胖的青少年体重若减轻4.5公斤,可使血压下降1.33千帕(10毫米汞柱)。
2.应结合年龄、工作、学习、活动量大小等情况,决定每日饮食的总热量,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分配一定比例的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肥胖高血压患者每日总热量应控制在1200千卡以内,主食不超过300克,当然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适应。
3.少吃热量过高的肥腻食物,如肥肉、鸭、油炸食品,更不宜食用动物内脏及其他高胆固醇类食物(大油、松花蛋黄、猪脑、肥肠等)。植物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替代动物脂肪。宜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茎、叶粗纤维蔬菜,如芹菜、白菜、萝卜等。
4.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养成散步的良好习惯,不宜饱餐后在沙发上长时间看电视。
5.认识控制体重的意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过于依赖各种减肥食品、药品。
6.减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科学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以致丧失信心,更不可盲目减肥,认为体重越轻越好,以致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该怎样进行合理的运动呢?余教授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最适合的运动是走步和慢跑。运动量可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而定,开始时运动量切忌偏大,时间切勿过长,最好能监测运动前后心率、血压和呼吸,以心率增快,少许出汗而未出现心慌、气短、精疲力竭的感觉为宜。还可选择太极拳、体操、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都可有效改善血液动力学,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增加体内储钠的排出,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起到减低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
余教授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量力而为,运动不能过频,最多早晚各一次。其实,坚持每日一次适当的运动,就能达到降压效果,运动时间以黄昏时为宜。
据《医药养生保健报》
编辑/赵明建
E-mail:zhao163yoj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