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42-02
  语文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这就要求老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语言,表情等手段,激发他们的情感,感染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兴趣。
  语文老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贯穿着情感的交流。只有创造出和谐的情感氛围,师生双方才能融洽,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讲课中必须再现作者凝聚在作品中的对社会,对人生的精辟见解和强烈感情,用饱和着情感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沟通两条渠道,一条通向作者,一条通向学生,“三位一体”使作者,教师,学生心灵上默契,在感情上共鸣,从而使学生把直接的听觉、知觉等各种感觉一起调动起来,参与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达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精神受到刺激,情操受到陶冶,知识得以掌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缘情发声,以声传情——读出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而朗读又是表露情感的最好方式。“文章不是无情物”,“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学作品无不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把握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脉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运用朗读艺术,通过饱含激情的范读,重现作者的情感,用适宜悦耳的音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恰当的音速拨动学生的心弦,用充沛的音量促进学生的思维,用优美的音色渲染课堂气氛,就可以传达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使學生的喜怒哀乐随着老师的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全身心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朱自清《背影》一课时,笔者用抑扬顿挫的朗读,绘声绘形地表达情意,把那种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望父买橘的艰难场景表露无余,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感动的情感。
  二、理中有情,以情感人——讲出情感
  课堂教学以讲为主,老师语言要准确,流畅,幽默,诙谐,讲出情理,有风趣。
  每篇课文都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反映。老师在讲课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做到启发性语言循循善诱,讲解性语言有条不紊,赞扬性语言激情洋溢地描述。这样用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体。”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熔于一炉,使学生“入境”,“悟神”。
  我讲授《背影》一课时,当讲到父子回家奔丧时,我用低沉的音调,悲伤难过的心情,把家中凄惨的情景慢慢道来;当讲到望父买橘时,我饱含深情地描绘出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情景,把父亲那种对儿子的挚爱之情露于言表,使学生受到熏陶,进入“意境”,领受父爱之美。当讲到父子车站分别时,我用略带哽咽的声调叙述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有学生竟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真感人啊”的赞叹。
  三、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演出情感
  我们所欣赏的影视剧,演员用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把剧情中的人的痛苦,压抑,挣扎,企盼,追求以及获得希望后的喜悦,欢快等复杂的情感,有层次地表现出来。课堂教学也含有艺术成分,讲台就像舞台,老师犹如演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颜悦色能给学生轻松感和愉悦感,热情的目光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恰当的手势能传递潜在的心声,披露心灵深处的微妙情感:一个赞许的点头或一个会意的微笑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样,通过仪表,动作及肢体语言来表露情怀,创设情境,就可以传达那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因此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从发型到穿戴都要有所选择和考虑。做到整洁大方,明朗和谐。在课堂上老师先进入“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通过眼神,手势,姿态等举动“放射”出来,去扣击学生心弦,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教育和智慧的启迪。
  当然老师并不是像演员那样在课堂上手舞足蹈,故作之态,装腔作势的表演,而是要求以自然和庄重的教态,同其他教学艺术和谐结合,融为一体。由此形成一个轻松,欢快,和谐,融洽,默契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背影》的开篇部分,朱自清这样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所以,在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了歌手黄磊的一首歌曲《背影》,让那悠扬而略带悲伤的歌声将课堂上的学生引入到课文情景氛围中,从而完美地切入到主题“父爱”中,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描述父爱这个话题(自己的、身边的事例),在《背影》课堂教学之前就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在讲解父亲攀爬月台的情景时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在课堂上再现当时的情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在的情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情之所入,情之所出——练出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绪中产生的,在具有欢乐气氛的情境中的人就欢乐,在具有悲哀情境中的人就悲哀,而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引起感化,成为一种感化的力量。
  当课堂气氛浓烈,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时,可以通过练习给学生一个表露情感的机会。这时学生做“演员”,老师当“导演”。
  以《背影》为例,讲到“望父买橘”、“车站分别”时,让学生口头练习,把父亲最关怀自己的一次场景口头描绘出来,学生讲的有声有色,情感表露得淋漓尽致,表演惟妙惟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泄,并感染到所有同学,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浓烈。同时老师要注意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美好的情操,高尚的品德,课堂板书也要有讲究,还要在课余跟学生谈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沟通思想感情,奠定情感基础……
  总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要研究好课前的情感准备,课始的情感序幕,课中的情感发挥,以及情感的控制与调整。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情绪语言以及其它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造成与课文内容先适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从中体味到人们的丰厚情感,并唤醒自身潜在的内在情感,积累平时的经验,感受,扩大对生活,社会的认识,从中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其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缺少方向感和条理性。在习作中,具体表现为面对众多的素材不知如何选择,写作中抓不住重点,内容层次不够清晰等。而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突破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方法路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观察;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组织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公文写作能力是本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现有的教学内容中忽视对公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该专业学生公文写作能力不高,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和社会市场人才能力需要。客观分析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公文写作能力现状,从教学实践出发,建设多元化课程内容,改革项目化教学,探索公文写作的项目化合作育人的新路径。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公文写作;能力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主要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加强审美艺术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矫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延功能,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这项功能的“正统性”不断得到加强。如何使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使学生的精神领域得到洗礼,
在初中英语的阅读课堂中有很多种表面的阅读技能的训练,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整个英语阅读教学来看,这个层次目标的达成在阅读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其中,思维品质,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童话体裁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童话所具有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奇幻无比的想象空间,以及无所不能的人物本领,都对孩子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童话教学,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自身体验,让孩子自主地进入童话的意境,使童话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  【关键词】尊重体验;个性化朗读;复述练习;表演故事;续写童话  【中图分类号】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仅要不断的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然而,受到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累积量的影响,部分的中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当中的重点内容和深刻内涵,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此情况下,初中教师就必须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然后再充分的考虑实际的教学需求的情况之下,采取科学
【摘要】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中外教育界都普遍重视名著阅读,国外一直将名著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课标也要求初中阶段,每学年阅读几部中外名著,为配合这项活动,还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了“名著导读”单元,指导学生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G63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40-01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只会想到是语文老师教学必须研究的工作,我们电子专业专业老师常常忽视学生对专业课程阅读辅导。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进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改革都在围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的课题。  《电子专业教学大纲》中有多处提到了“阅读”。这充分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与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在阅读时,培养他们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有始有终地入情入境;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交流、积累、运用读书方法;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关键词】积累;领悟;启发;联想;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