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 提高“研学”成效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确“研学”的学习结构,开展课内外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感知探索、运用迁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研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学”;动手操作;学会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操作”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在明确“研学”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实践操作活动就成了提高“研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研学”的学习结构
  借鉴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理念,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及知识结构上的特点,要让学生进行“研学”就要从教会学生怎样“学”、如何“学”开始,“研学”的课堂学习结构可确立为:
  课堂上,笔者先提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通过检测,暴露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在课堂中,笔者会着重让学生做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拎一拎、答一答、练一练。
  二、提高“研学”成效的途径
  (一)课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感知探索能力
  1. 营造学习参与的氛围
  让学生参与学习氛围的营造,增强其主人翁的内在意识,无疑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这一单元时,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在家里带一件物品回校并在课堂中介绍。在这过程中,学生有这样的发现——有一部分的东西不需要称就知道重量(如独立包装的食品、清洁用品等等),而有一部分的东西必须要称一称才能知道它的重量(如水果、书本等等),这是因为独立包装的物品上有重量的标示,而其它的没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学习的过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就更扎实了。
  2. 游戏内化认知的规律
  游戏是低年段学生离不开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人民币”时,笔者首先与班上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开展活动的当天,笔者与家委会的几位家长一起为孩子们布置了一个超市的模拟场景,同时为班上的学生分派好任务,并要求学生们自备“人民币”(假的)。活动开始了,学生们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收银员……场面可算是热闹非凡。而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毕竟生活经验有限,不善于归纳、总结,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与家长需从旁指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这一做法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有趣。
  3. 操作实践验证学习内容
  操作实践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活动,以达到知识的内化。如学生在进行实际物体估测的过程中,分不清“厘米”与“米”的运用。于是,笔者组织了一个实际的测量活动:在活动的前一天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子(有规定地要求学生带尺子,例如第一组要带长卷尺、第二组带小直尺、第三组带皮尺……),然后,笔者把教室里的所有物品都标明了长度单位,即学生必须以老师规定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第二天活动开始了,学生们很快就发现问题了,有些东西(例如黑板)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的话量出来的数额就变得很大,而有一些东西(例如粉笔盒)用米来作单位测量的话根本没法量(因为学生们还没学过小数)。最后大家一致通过,量长一点的东西用“米”作单位,量小的东西用“厘米”作单位会更方便。这样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自己操作实践,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厘米”和“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的认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在操作中得到了提高。
  (二)课外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运用迁移能力
  1. 以“书”激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恒常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书是培养注意品质的重要途径,如《小故事大道理》是一本有趣又有感染力的书,它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诠释做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领悟人生道理。《马小跳玩数学》里生动有趣又富逻辑思维的故事则能把学生引进数学学习的世界,引起他们的思考。
  (2)开展课前“一分钟”,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笔者以“课前一分钟”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引导学生遨游书海。每天轮流让一名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或介绍番禺的景点美食、或作好书的推荐。通过课前一分钟活动,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学会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演讲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为精彩人生奠基。
  2. 社会调查,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知识来源于实践,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它、发展它,这正是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的极好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过程。如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会要求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除了能让学生巩固课内的知识外,还为他们的生活积聚了丰富的素材。如在教学一年级“人民币”这一单元时,笔者会要求学生到超市里调查某些特定商品的价钱,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人民币是如何标示的,当学生在找出目标商品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商品的价钱,认识到生活的来之不易,养成良好的品德。
  3. 劳作形式,内化学生的学习知识
  在独生子女“横行”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得异常重要。这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在生活中找寻合适的素材,以制作展示劳作的形式内化学习知识。如在教室里预留一块墙壁作为展示板,对学生将来的劳作进行及时的展示,从而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实施的过程,即“寻找模范——鼓励表扬——个别辅导——再鼓励表扬——可以自主操作”的过程,学生从开始的做不来到后来的自觉做、争着做,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让学生把数学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慢慢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曾晓洁.小学新课程教法新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赵颖,高乃芳,窦桂梅,焦玫.自主·愉快·创造性地学习[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边玉芳.儿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5]刘娟娟.有效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小兔子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白云,发起了呆。  “兔兔,你在想什么呢?”妈妈问。  “如果我能去白云上玩就好了,白云上面一定很軟很软,我可以在上面打滚,可以从一朵白云跳到另一朵白云上。如果我不小心掉到地上,也没关系,因为地面是一个大大的蹦床,还会把我弹到白云上。”小兔子不停地说着。  “白云是你的游乐场么?”妈妈继续问。  “是的,白云不只是我的游乐场,还是我的家呢!我困了,白云可以当我的床和棉被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我们应从“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等方面着手,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造;提问;提升;效率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非常重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
【摘 要】本文从高中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源现状、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利用趋势、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高中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源及其利用。图片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倡导以此实现学生感悟历史、形成历史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材;图片资源;历史素养;历史思维  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现状  如何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历史课堂研究中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结果日前公布,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高军教授主編的著作《青年知识分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荣获二等奖。  评选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
【摘 要】“研学问题”是思维的向导,优秀的“研学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催化剂。心理学中说到:“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设计的“研学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研学问题,既要问点准确、问点新颖,又要问量精简、问度适宜,有意义的研学问题往往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  【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社会所需要人才不只是要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显得相当重要。“数学课外阅读”是数学课内知识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积累数学语言,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有效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阅读;培养;方法指导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摘 要】新形势下的主题班会课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体验式主题班会便是通过小活动实现大教育的目的,为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效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进而提升能力,在情感上升华,提高体验式班会课堂实效。  【关键词】课堂活动;有效性;体验;感悟;成长  小学思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活动性”,即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
【摘 要】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存在着“单一”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在多元评价的视角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的改革,探索突破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多元评价;理性突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激烈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
【摘 要】小学体育微课的类型可以按照教学方法、课堂程序、微课内容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每一个类型各有特点。在教学中,微课可供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还可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小学体育;分类;运用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大量使用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的素材,让教学趣味十足,深受学生喜欢,因此成为现代社会广受欢迎的教学手段。让
【摘 要】三四月一路走过的学习历程,我感慨万千。在此期间,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因为亲身参与、经历磨课的过程,所以切切实实地体会到磨课的不容易。在师傅的引领,同伴的帮助下,我们累并快乐着。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诠释,精彩的呈现,厚重的收获,这就是我们的磨课印象。  【关键词】磨课;数的大小;趣味  一、第一次试教——“镜中花,水中月”  【镜头回放】  (一)出示情境:引出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