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课程与语、数、外课程具有明显的差异,美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方式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缺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教学;实践探索]
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教师、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师生关系进行调节,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互动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同,互动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可见,对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小学阶段教师承担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艺术涵养的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理年龄尚不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行考虑。目前,我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缺少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教学中的主体,采用最多的还是粉笔 黑板 语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实践活动则主要采用临摹课本图画的方式,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单线传输的方式,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传播更多的知识,但是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对这些知识进行吸收,进而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習兴趣。
(二)采取错误的评价方式
现阶段许多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必不可少的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讲解《摸一摸、画一画》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闭上眼睛对物品进行触摸,并在黑板上进行绘画,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绘画技巧以及绘画的准确度进行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运用不恰当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还会使学生发生辍学的现象。调查显示,一些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会采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否定学生思考过后的结果,这就会使学生丧失继续探索知识的信心。
(三)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审美感悟能力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虽然美术成绩较差、绘画技能较弱,但是却对教学中艺术家的作品有着不同见解,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仍以《摸一摸、画一画》这节课为例,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摸出物品是什么,黑板上的画与物品毫无关联,但是却拥有良好的绘画技巧,有些同学绘画技巧不足,但是却拥有惊人的感知力,瞬间可以摸出箱子里的物品。所以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
二、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课堂小游戏开展互动教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感性兴趣的莫过于课堂小游戏,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开展互动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影子的游戏》时,可以开展“猜猜看”的课堂游戏,教师需要事先收集有关动植物、建筑物等影子的图片,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这些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猜猜影子的原型是什么?然后教师可以开展“手影游戏”,同桌两人可以互相配合,一人在灯光下投射出手影,另一个人对手影进行绘画,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教师在讲解《家乡的桥和塔》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们看见过哪些桥和塔?”学生在叙述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绘画,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并且要把握问题的深度,由易入难。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画与油画》这一课时,首先可以选取知名画家的中国画与油画,然后现象学生提出“中国画与油画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在回答过后,再向学生提问“二者具有哪些区别?”
(三)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也是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语言上的鼓励,运用语言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避免使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伤害学生自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美术作品时,如果学生出现难理解的现象,审美能力出现偏差,回答时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可以采取“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的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等鼓励性语言,将学生的挫败感降到最低,学生因为受到教师语言上的鼓励也会感到快乐,进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小学生美术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教师应该引起注意,首先应该对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课堂小游戏、提问、评价等措施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玲.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读与写,2018(13):205.
[2]陈振湘.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中外交流,2018(18):276.
[3]徐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青海教育,2018(5):35.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教学;实践探索]
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教师、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师生关系进行调节,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互动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同,互动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可见,对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小学阶段教师承担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艺术涵养的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理年龄尚不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行考虑。目前,我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缺少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教学中的主体,采用最多的还是粉笔 黑板 语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实践活动则主要采用临摹课本图画的方式,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单线传输的方式,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传播更多的知识,但是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对这些知识进行吸收,进而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習兴趣。
(二)采取错误的评价方式
现阶段许多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必不可少的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讲解《摸一摸、画一画》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闭上眼睛对物品进行触摸,并在黑板上进行绘画,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绘画技巧以及绘画的准确度进行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运用不恰当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还会使学生发生辍学的现象。调查显示,一些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会采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否定学生思考过后的结果,这就会使学生丧失继续探索知识的信心。
(三)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审美感悟能力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虽然美术成绩较差、绘画技能较弱,但是却对教学中艺术家的作品有着不同见解,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仍以《摸一摸、画一画》这节课为例,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摸出物品是什么,黑板上的画与物品毫无关联,但是却拥有良好的绘画技巧,有些同学绘画技巧不足,但是却拥有惊人的感知力,瞬间可以摸出箱子里的物品。所以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
二、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课堂小游戏开展互动教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感性兴趣的莫过于课堂小游戏,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开展互动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影子的游戏》时,可以开展“猜猜看”的课堂游戏,教师需要事先收集有关动植物、建筑物等影子的图片,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这些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猜猜影子的原型是什么?然后教师可以开展“手影游戏”,同桌两人可以互相配合,一人在灯光下投射出手影,另一个人对手影进行绘画,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教师在讲解《家乡的桥和塔》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们看见过哪些桥和塔?”学生在叙述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绘画,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并且要把握问题的深度,由易入难。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画与油画》这一课时,首先可以选取知名画家的中国画与油画,然后现象学生提出“中国画与油画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在回答过后,再向学生提问“二者具有哪些区别?”
(三)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也是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语言上的鼓励,运用语言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避免使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伤害学生自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美术作品时,如果学生出现难理解的现象,审美能力出现偏差,回答时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可以采取“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的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等鼓励性语言,将学生的挫败感降到最低,学生因为受到教师语言上的鼓励也会感到快乐,进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小学生美术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教师应该引起注意,首先应该对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课堂小游戏、提问、评价等措施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玲.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读与写,2018(13):205.
[2]陈振湘.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中外交流,2018(18):276.
[3]徐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青海教育,2018(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