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让下一代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體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家庭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与人相处、平等相待、广泛交流的社会适应能力。家庭体育活动,使孩子充满活力、积极、拼搏向上的品质,不过家庭体育活动也要有“度”。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情况令人担忧。经常有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吃的好了营养跟上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身体却越来越弱,越来越“软”。无论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我们的邻居日本、新加坡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都处于落后状态:过去二十多年,韩国青少年的肺活量、运动能力等体质指标一直在提升中;日本青少年的体质自二战后也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其中身高25年间增长10多厘米;与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
  作为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如今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国家到地方始终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近年来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等等都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了起来,并且有了明显的效果。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社会性的各种体育辅导班也如雨后春笋。但是,笔者认为有一个因素却鲜为人知,不被重视,那就是家庭体育活动。家庭体育活动,对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全面发展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第一位的,错过这一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少年儿童一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在一些家长的观念中,在学习很紧张的情况下,应该把时间都用来学习,不喜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其他活动,反对孩子把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其实家长应当了解到体育锻炼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不要阻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反而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锻炼。
  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除了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外,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可根据自己的体育特长如球类、健身操、瑜伽或者跳绳等传统体育项目,还可以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也能促进运动。比如住高层的家庭在平时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拒绝电梯”,还可以在节假日里来个徒步、骑行、爬楼梯比赛等运动,这些都是绝好的运动项目。
  二、家庭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
  现如今的青少年个性强,不善于与人沟通,如果你要他一个人去锻炼,他往往会犹豫,坚持锻炼的习惯就不容易养成。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锻炼。与孩子一起锻炼可以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锻炼过程中的交流也可以缓解孩子学习压力;与孩子一起锻炼,使得锻炼时间利用得更好;与孩子一起锻炼,家长也同样锻炼了身体,家长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不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品质、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的特殊性就是身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父母可以随时发现孩子的各种优缺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表扬、批评等教育。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孩子坚持锻炼的具体要求能够得到落实,孩子的精力和体能得到提高;
  三、家庭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与人相处、平等相待、广泛交流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少年儿童在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同时,也是在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家长、孩子共同参与、共同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让孩子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发现社会、了解社会,从而适应社会。一个小小的球类活动,孩子可以结识小伙伴,在与伙伴的交往中逐渐培养他们热爱体育、与人和谐相处、感知社会,提高孩子的体育素养。在家庭中,运动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在共同活动中放松精神,感受休闲的乐趣。
  四、家庭体育活动,使孩子充满活力,积极进取,拼搏向上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二是要有健康的心理,三是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家庭体育活动的参与者都是亲属关系,所以在对孩子耐挫折能力的教育上有着其他体育活动形式所替代不了的作用,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五、家庭体育活动也要有“度”
  体育活动并不是时间越多,活动效果就越好。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有消极影响,体育活动过量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另外对身体也是有伤害的。家长和孩子需要对体育锻炼时间有一个控制。根据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平时每日每次锻炼时间有30分钟就可以了,锻炼太多的时间,并不会有更为明显的收益。在家庭体育活动中,家长既要当好孩子的教练,还要给孩子灌输一些必要的运动安全、卫生常识。给孩子准备合体的运动服装,运动前给孩子补水、热身,活动结束后要指导孩子放松恢复等。
  家庭体育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巩固他们的体育技能。同时,孩子将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带回家,又丰富了家庭体育活动的内容,充实了家长、孩子的空暇时间,身心需要得以满足,活跃了家庭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精神世界,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只有形成合力,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其他文献
<正>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形成了社会上的就业难。同时,多元化的生活正在唤醒毕业生
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健康是进行一切科目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在锻炼过程中渗透健康常识,让小学生有所知有所练,提高身体素质。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常识的重要性,本文根据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供同行教师交流和借鉴。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健康常识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学校、家长、教师也充分意识到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在体
“追问”是所有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老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科学课堂教学探究中起着纽带作用。好的追问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能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提高探索解答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师应当讲究科学的追问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摒弃不恰当的追问形式。  加德纳指出,期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有“引人入胜的
自从我国入世以来.企业面临来自于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基于以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在教学中做好知识点的渗透,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语文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要想做好知识点的渗透,对于教师来说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的一些经验,针对教学当中知识点渗透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当今的课程教育改革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不断地深化,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推进。科学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为了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应该形成教师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好科学这门学科。  一、让民主、和谐的氛围成为科学课堂的常态  教者认为,促进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形成应当从教学伊始确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