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中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明确写作要求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使学生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洗衣服》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1、记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的。2、记这几步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3、记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要用哪些东西,有哪些动作,只有记得准确,才能写得通顺、具体。通过洗手帕的劳动,再让学生到家里去亲自实践洗衣服一次,记住洗衣服的过程要领,在写作前还要同学们把每一步说清楚,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大多数学生就能有条理地把《我学会了洗衣服》这篇作文写好了。
二、鼓励学生多方面积累语言,修炼好自己的“内功”
1、写好日记,加强练笔
对学生来讲,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写日记,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但由于中年级学生词汇掌握量少,对组织句子表情达意才刚刚起步,更没有经过篇章结构的训练,因此指导中年级学生写日记,重点应加强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写日记,就应作为学生词语和句子训练的一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能说好、写好句子,熟练用词造句。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开始就对学生写的内容和篇章结构提出过多要求,应抓学生词语与句子的训练。比如每学完一篇课文,我就会让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且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把当天发生的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写清楚。只要坚持记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肯定大有益处。
2、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语文教材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我还专门在教室内设立一个图书角,培养学生有选择有目的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寫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并把写得好的体会读给大家听,以点带面,促进全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观念,注重赏识评价
作文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一些语文教师生怕学生看不到自身作文的不足,总是将学生作文存在不足点滴指出才善罢甘休。其实这种做法忽视了作文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独创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情绪。因此,我们要变“纠缪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激励,通过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树立“我能写”的自信心。对那些问题比比皆是的“劣作”,教师也应心平气和的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而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努力挖掘其“闪光点”,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有不断努力去写,就会有进步。他们的写作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我们要让他们始终希望在胸,豪情满怀,动力不减。同时,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
四、上传博客,加强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孩子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愿意与他人分享。在给今年的孩子上作文课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把他们中的好的习作上传到我的博客,供大家阅读,也可以让他们的家长去阅读。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同学们,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作文被老师选上放到老师的博客上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有的把刚刚写好的作文送来给我看,问我够不够资格。每次作文写完了,我都会迫不急侍的去阅读他们的作文,选择几篇好的作文进行修改放到我的博客上。孩子们也会及时的去登录我的博客,看看自己的作文被选上没有。我经常接到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他孩子的作文被我选上了,非常地高兴,孩子也激动的不得了,有的家长还给我留了言,说他们的孩子爱上了作文。我感觉把孩子的作文放到博客上,不仅给了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也让家长参与了进来,对我自己更是一个促进。
中年级的孩子刚刚踏上写作的路途,也许这条路很遥远,充满荆棘,但我有信心他们会走好,走向成功。也许他们的作文很短,还不能完全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可孩子心里想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心愿更是我们的追求。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明确写作要求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使学生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洗衣服》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1、记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的。2、记这几步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3、记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要用哪些东西,有哪些动作,只有记得准确,才能写得通顺、具体。通过洗手帕的劳动,再让学生到家里去亲自实践洗衣服一次,记住洗衣服的过程要领,在写作前还要同学们把每一步说清楚,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大多数学生就能有条理地把《我学会了洗衣服》这篇作文写好了。
二、鼓励学生多方面积累语言,修炼好自己的“内功”
1、写好日记,加强练笔
对学生来讲,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写日记,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但由于中年级学生词汇掌握量少,对组织句子表情达意才刚刚起步,更没有经过篇章结构的训练,因此指导中年级学生写日记,重点应加强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写日记,就应作为学生词语和句子训练的一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能说好、写好句子,熟练用词造句。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开始就对学生写的内容和篇章结构提出过多要求,应抓学生词语与句子的训练。比如每学完一篇课文,我就会让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且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把当天发生的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写清楚。只要坚持记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肯定大有益处。
2、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语文教材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我还专门在教室内设立一个图书角,培养学生有选择有目的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寫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并把写得好的体会读给大家听,以点带面,促进全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观念,注重赏识评价
作文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一些语文教师生怕学生看不到自身作文的不足,总是将学生作文存在不足点滴指出才善罢甘休。其实这种做法忽视了作文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独创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情绪。因此,我们要变“纠缪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激励,通过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树立“我能写”的自信心。对那些问题比比皆是的“劣作”,教师也应心平气和的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而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努力挖掘其“闪光点”,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有不断努力去写,就会有进步。他们的写作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我们要让他们始终希望在胸,豪情满怀,动力不减。同时,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
四、上传博客,加强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孩子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愿意与他人分享。在给今年的孩子上作文课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把他们中的好的习作上传到我的博客,供大家阅读,也可以让他们的家长去阅读。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同学们,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作文被老师选上放到老师的博客上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有的把刚刚写好的作文送来给我看,问我够不够资格。每次作文写完了,我都会迫不急侍的去阅读他们的作文,选择几篇好的作文进行修改放到我的博客上。孩子们也会及时的去登录我的博客,看看自己的作文被选上没有。我经常接到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他孩子的作文被我选上了,非常地高兴,孩子也激动的不得了,有的家长还给我留了言,说他们的孩子爱上了作文。我感觉把孩子的作文放到博客上,不仅给了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也让家长参与了进来,对我自己更是一个促进。
中年级的孩子刚刚踏上写作的路途,也许这条路很遥远,充满荆棘,但我有信心他们会走好,走向成功。也许他们的作文很短,还不能完全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可孩子心里想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心愿更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