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麦克白夫人梦游行为和梦话揭示的悲剧性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麦克白》被视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一出贪婪的野心家走向毁灭的悲剧,赤裸裸地表现野心之为害。剧本讲述了主人公麦克白从英勇将军的正面人物转变为野心勃勃、嗜血残暴的反面人物,受到个人野心的驱使而犯罪,不可救药之下走向个人毁灭的悲剧。莎士比亚在剧本中重点塑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概括性的麦克白夫人的形象。她是麦克白犯罪的刺激者、鼓舞者和参与者,她的性格更与麦克白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以剧本中气氛最强烈、剧情最紧张的场景之一的“梦游”一场为切入点,剖析麦克白夫人梦游行为的两层深刻含义;通过梦游前的话语与梦话进行对比,重点解读和分析麦克白夫人梦话中隐藏和暗示的悲剧性内容,旨在重新审视“梦游”一场所揭示的麦克白夫人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梦游 梦话 沉默 反嘲女性的柔弱 女性自我价值
  一、剖析“梦游”深意——沉默与反嘲
  莎士比亚在这一场中出色地刻画了重重压在麦克白夫人心头,令人窒息的犯罪感,从而衬托出犯罪者平常清醒时无法泄露的她内心的煎熬痛苦。备受良心负疚的精神折磨的麦克白夫人,睡眠不安、内心纷乱、惧怕黑暗,更产生了可怕的自杀倾向。“梦游”一场直接说明了具有女性巨人特征的麦克白夫人在犯罪后长期受压的精神状况。
  麦克白夫人梦游是沉默的表现,体现出坚强意志力控制自我的巨人性格,和埋在心底里无言的苦痛和挣扎。在谋杀邓肯一事中,麦克白夫人一直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彰显出女性巨人的特征。她浑身是胆、坚强果敢、野心勃勃,知道女巫的预言后,立马想到实现预言的“最近的捷径”,并且准备好“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来剔除麦克白“天性的乳臭”,“用舌尖的勇氣”帮助麦克白将阻止其犯罪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正出于内心坚毅,强有力的女性巨人个性,麦克白夫人从未在清醒的情况下透露过她与麦克白策划谋杀邓肯的任何细节,或者是知晓班柯被暗杀,麦克徳夫妻儿仆人被残忍杀害后的情绪和想法。无论是谋杀前对麦克白害怕失败的“只要你集中你的全副勇气,我们决不会失败”的激励,还是施行谋杀中对麦克白是“意志动摇的人”的讽刺以及亲自动手后双手染血时内心“羞于像你那样变成惨白”的平静,都强调着麦克白夫人自信拥有坚强的意志必然胜利的巨人信念。表面看上去是坚强的女性巨人,却不代表麦克白夫人的内心是平静的,精神不受野心欲望与罪恶感斗争的折磨。如果内心平静,又如何压抑以至于多次梦游,又如何折磨至以自杀告终?平常清醒的情况下,麦克白夫人自我克制根本寻不到内心情绪宣泄的出路,而又因没有出路而更加苦闷、更加压抑和更加凄苦。只有在潜意识里面,在完全无意识的梦游中埋在心底的愁苦和挣扎才得以暂时排解、停歇。
  而这种暂时性的苦闷宣泄和挣扎停歇,并非沉默中的安宁而是沉默中的灭亡,而是对麦克白夫人过分自信毅力的力量的反嘲。麦克白夫人强有力地控制、压抑着内心对犯罪和血腥的真实情绪的外露,自信于强大意志力的控制,却不料自己在无意识地情况下反复多次、毫无隐瞒地宣泄着自己最不可告人的犯罪和隐私。麦克白夫人睁大眼睛,手持蜡烛,梦游中将不可暴露的犯罪行为通通讲出来。她在房间里一面走,一面搓手,口中念念有词,根本不知这一切正被医生和侍女窥探。她想要洗掉手上无形无色无味的血,洗掉满手鲜血的记忆,洗掉潜意识中的恐惧。耗费极大的力量维持表面的平静,潜意识却无法躲不开精神重负的压迫。过度自我控制,过度自我压抑,而导致梦游甚至发疯癫狂,是麦克白夫人心里深受罪恶感折磨的结果,是现实发展进程对麦克白夫人这一悲剧人物所预设的“毅力必胜”的挑战、反扑和嘲弄。
  二、解读“梦话”文本,挖掘潜藏悲剧性
  (一)“女性的柔弱”的植根性
  以“梦游”一场的梦话为主要分析的文本,并不意味着抛开上下文。通过前期麦克白夫人的话语与“梦游”的梦话进行对照,前后对比,“梦话”多处显示出麦克白夫人女性巨人的崩塌和沉重犯罪感所加于她的精神重负。无法解除的“女性的柔弱”。
  麦克白夫人曾为了犯罪,为了谋杀邓肯窃取皇冠,主动召唤黑暗:
  “阴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己,让我的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己切开的伤口,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衾里探出头来,高喊“住手,住手!”
  更是主动自愿参与犯罪:
  “我们必须准备款待这位将要来到的贵宾;您可以把今晚的大事交给我去办;凭此一举,我们今后就可以日日夜夜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
  “泰然自若地抬起您的头来;脸上变色最易引起猜疑。其他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一点儿也不为犯下血债而颤栗害怕,不为双手血腥而恐惧软弱:
  “要是他还流着血,我就把它涂在那两个侍卫的脸上;因为我们必须让人家瞧着是他们的罪恶。”
  “我的两手也跟你的同样颜色了,可是我的心却羞于像你那样变成惨白。……一点点的水就可以替我们泯除痕迹;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你的魄力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坚定实施谋杀,或者第三幕第三场中面对麦克白见到鬼魂说混话的淡定自若,都不过是“女性的柔弱”的暂时性解除和摆脱。而这样一个具有女性巨人特点的麦克白夫人在清醒日常下无法宣泄内心的苦痛而备受煎熬,在睡梦中潜意识打开一个缺口,内心强大的作恶意志力将被反扑,“女性的柔弱”将令其赤裸裸地暴露自己所犯下最大的罪恶。麦克白夫人“梦话”中不停地重复着对血洗不净的恐惧,对满手鲜血的怖惧。在巨大的作恶意志力与“女性的柔弱”的斗争中,前者最终落败。
  血迹变得可怕,血量使夫人胆颤,昏暗使精神紧绷:
  “去,该死的血迹!去吧!一点、两点,啊,那么现在可以动手了。地狱里是这样幽暗!……可是谁想得到这老头儿会有这么多血?”
  “什么!这两只手再也不会干净了吗?”
  “这儿还是有一股血腥气;所有阿拉伯的香科都不能叫这只小手变得香一点。啊!啊!啊!”
  最后连续的感叹号强调麦克白夫人真实的恐慌情绪,而无间断的三声“啊”将麦克白夫人潜意识中对鲜血的畏惧,对血腥的惧怕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曾经暂时摆脱解除的“女性的柔弱”已经归位,女性巨人在精神折磨中崩塌,精神重负消耗着麦克白夫人所剩无几的生命。   因参与过血腥犯罪而背负沉重罪恶感,不过是真实而清晰的经历使麦克白夫人精神受创;而本身不曾参与策划实施的、麦克白为了个人野心而犯下的暴行同样无休止地折磨着麦克白夫人,时刻煎熬着她的内心。
  “费辅爵士从前有一个妻子;现在她在哪儿?”
  “洗净你的手,披上你的睡衣;不要这样面无人色。我再告诉你一遍,班柯已经下葬了;他不会从坟墓里出来的。”
  正因为强烈的作恶意志力不敌“女性的柔弱”和残余的人性,夫人的梦话中才会不知觉地加入了自己从不曾参与过的暴行的信息。班柯被刺杀,麦克徳夫妻子仆人全部被诛杀,麦克白两次暴虐行径一定为麦克白夫人所知。尽管夫人不曾参与刺杀计划,更没有图谋杀害麦克徳夫一家,但是两次暴行的结果都烙印在她的潜意识中,加重了精神所受的折磨。而这也深刻反映出麦克白夫人的“女性的柔弱”的植根性。天性中与生俱来,性别中自然而成的“女性的柔弱”根本无法彻底解除和摆脱。战胜巨大的作恶意志力并再次归位,更“钻进我的心头”的“女性的柔弱”,是植根于麦克白夫人或者大胆地说是所有女性的性格和精神中的。“女性的柔弱”具有植根性,哪怕暂时性被压抑,短期内受控制,去无法不受其影响牵制。
  (二)男权制下,女性寻找自我价值的精神渴望和现实失败的共存
  麦克白夫人渴望在男权制下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价值。女性巨人尚未崩塌,巨大作恶力量作为主导时,麦克白夫人之所以“解除我女性的柔软,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是为了将其自身的精神极力倾注于麦克白身上,将阻止麦克白夺取皇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无法杀死邓肯是因为他睡着的样子像极了她的父亲;实现夺位野心之后“一点不感到满足”并且担心麦克白孤独和没有好好睡过,等等。麦克白夫人大部分的行为都离不开父亲和丈夫,或是以其目的为自己的目的,或是受其影响。这都显示着麦克白夫人是“男性”视野下的“她者”,是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
  “梦话”除了透露着麦克白夫人沉痛凄苦的内心,还隐藏了麦克白夫人对话的对象——麦克白。对话内容与麦克白夫人真实的潜意识并不一致,是矛盾的。一方面麦克白夫人恐惧鲜血和血腥味,受到班柯被刺杀和麦克徳夫家人被杀两个事件结果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麦克白夫人却又以具有强大意志力的女性巨人的角色身份在安慰和体贴丈夫。她渴望在男权制下实现自己的价值,哪怕是在潜意识主导的梦游中,讲出的梦话里面,麦克白夫人都在努力地成为麦克白争夺权位实现野心的同行者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力量的支持和情感的坚强后盾。
  以军人身份所应该具备的勇猛果敢激励麦克白,“我们”强调了丈夫与自己是一体的,站在同一阵线上,理应拥有同一强大内心:
  “去,该死的血迹!去吧!一点、两点,啊,那么现在可以动手了。地狱里是这样幽暗!呸,我的爷,呸!你是一个军人,也会害怕吗?既然谁也不能奈何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怕被人知道?可是谁想得到这老头儿会有这么多血?”
  自己害怕鲜血的同时坚强地安慰丈夫:
  “费辅爵士从前有一个妻子;现在她在哪儿?什么!这两只手再也不会干净了吗?算了,我的爷,算了;你这样大惊小怪,把事情都弄糟了。”
  多次出现指麦克白的第二人称“你”,可见麦克白夫人将自己当做事件的主导方和强大力量的拥有者:
  “洗净你的手,披上你的睡衣;不要这样面无人色。我再告诉你一遍,班柯已经下葬了;他不会从坟墓里出来的。”
  “睡去,睡去;有人在打门哩。来,来,来,来,让我搀着你。事情已经干了就算了。睡去,睡去,睡去。”
  可是,她的渴望并没有成为现实,而梦境又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宣告着麦克白夫人未能成功地寻找自我价值。即便麦克白夫人在谋杀邓肯一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她却没能再参与麦克白后期的谋杀计划,甚至可以说是麦克白拒绝让其参与。在第三幕第二场中,谈及关于班柯时,麦克白对夫人说道:“你暂时不必知道,最亲爱的宝贝,等事成以后,你再鼓掌称快吧。”麦克白夫人并不能成为麦克白野心事业的并肩者和合作者,她仅仅在野心膨胀前期起着催化的作用。一旦麦克白开始暴行,为了野心变得残暴不可救药时便不再需要麦克白夫人的激励。他已经具备了运用强大意志力的“黑色巨人”,女性巨人沦为陪衬。当内心的渴望和现实的失败共处,麦克白夫人无可避免地走向悲剧,被悲剧吞噬。
  以“梦游”一场的文本为小切口,浅析了“梦游”行为的双重深意。梦游是麦克白夫人精神沉默的表现,是坚强的意志力与潜意识的苦痛的矛盾的沉默。暂时宣泄苦闷的矛盾沉默式梦游带来的不是沉默中的安宁和内心挣扎的停歇,反倒是因为过度自我控制而精神失控,神经纷乱,最终选择自杀。这是对麦克白夫人过分自信毅力的力量的悲剧反嘲。梦游行为既是沉默的表现也是反嘲的表现,其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通过“梦游”的梦话为主要解读对象,结合剧本上下文内容进行对比,剖析了梦话中体现的麦克白夫人悲剧的原因,一是女性难以挣脱和解除的具有植根性的“女性的柔弱”,二是男权制度下,女性寻找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的精神渴望和现实失败的矛盾共存。麦克白夫人的悲剧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英)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原著.朱生豪,译.经典读本·莎士比亚戏剧科利奥兰纳斯约翰王麦克白[M].上海:上海古籍出,2002.:253-350.
  [2] 张君川.《麦克白》的悲剧性[A]//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莎士比亚研究第二期[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83-108.
  [3] 贺祥麟.《麦克白》浅论[A//贺祥麟,著.莎士比亚研究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232-261.
  [4] 杨福.一出最令人恐惧的悲剧——論莎士比亚的《麦克白》[D].吉林大学,2004.
  [5] (德)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著.绿原,译.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113-117.
  [6] 施咸荣,著.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1:92-95.
  [7] 赫士列特.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麦克白》[A]//杨周翰,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96-245.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个从小小说、中短篇到长篇都有涉及的全能作者,宗利华的小说极具日常生活气息。他的多数小说都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展现女性命运的起伏曲折性,并用情爱的悲惨后果来渲染女性命运的悲剧,来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宗利华把这些命运的残酷置于他的作品中,让读者看到一个沉重的现实社会,同时也注重人性深处的善良,在极力描写渲染人性苦难之后,给人以救赎的希望。  关键词:宗利华 日常 悲悯 叙事  作为一名七零后
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所使用的粗方型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微薄,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成本控制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提升我国市场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企业的成本,结果却发现减少成本之后企业的效益却越来越低。由此可见,企业并没有从问题的根源上找到解决问
摘 要 印象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求职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求职者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实施效果,HR对印象管理技巧的识别,最后为求职者合理使用印象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印象管理 策略 非语言特征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概述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所形成的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新的构
山崎丰子的战争观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毛地带》认为强大的自卫能力才能真正守卫自己国家的和平,出现了以胜负论战争的倾向。《两个祖国》涉及了二战的正义性问题,认为二战中
当前,要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一带一路”战略。毫无悬念,如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再次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议话题。那么,于国土资源管理而言,该如何发力呢
通过对国内20所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体育成绩评价的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成绩评价模块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提出了若干应用性较强的改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至今已走过50年的曲折历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体制问题一直未能妥善解决,从
目前,全球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差异也就随之变得越来越大。各个国家的人群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就会造成一些沟通不足造成的争端口角等不好的现象。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似乎感到谈判沟通是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或者是中载体。通过谈判,人们能获取来自别人口中的信息,可以从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其实,谈判不仅在我们的工作上起着重要
2015年12月3日,“诺贝尔对话:全球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与中国金融创新”在清华大学召开。会后,《清华金融评论》专访了诺贝尔持续发展基金会、诺贝尔家族理事会前主席迈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