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音乐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980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以《钟声嘀嗒》教学实践为案例,具体展示作者所理解的“教-学-评一致性”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技巧,最终以该理论为指引,以教学实践为依托,初步尝试对初中音乐课堂教育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进行探究,努力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及实践路径。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 钟声嘀嗒 教学实践 策略探究
  一、什么叫“教-学-评一致性”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曾经提出:在特定的课堂活动中,以清晰的目标为前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具有目标的一致性,这是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定义。
  二、以《钟声嘀嗒》教学实践为案例
  (一)教学管理和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我们所提的“教-学-评一致性”是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课程思维本来就需要一致性地思考在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问题。因此单一或点状的思考都不是课程思维,而是常说的教学思维。但是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不准确、不清晰
  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只思考教材处理或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备课时不太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只关心自己完成所谓教学目标,跟上教学进度,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关心教什么或怎么教的问题,满足于对现成教参的小修小补,甚至直接按照原有经验来上课,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2.教学活动与目标不匹配
  例如: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了教学活动中,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使得一些懒于备课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而直接使用网上现存的教案,未契合教学实际而作调整和修改,使得教学过程和教案内容严重不符,造成教学过程混乱的现象。此外,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不符,定位模糊不清,也是阻碍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3.教学评价与目标相分离
  例如: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将教的问题交给教师,教研员只管评,而且实际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难以与学习目标一致,没有给学生及时反馈,缺乏形成性评价,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我们认为,评价已不再是教学过程结束后的独立环节了,而是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和教学过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
   (二)以《钟声嘀嗒》教学实践为案例
   这节课获得“南京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以数字视频的形式出版于国家科学教育网。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如模仿能力、听赏能力等,但是缺乏持久的兴趣和充分的自信。这节课,作者从他们的模仿能力、听赏能力入手,设计了律动游戏环节,既为教学重难点做了铺垫,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了解歌曲。
  2.目标分析
  一是根据八年级学段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简单地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情绪与意境;能够在感知速度、节奏、节拍、力度等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感知乐曲的结构,能简单说出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等;二是贯彻注重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注重目标源于课程标准的先进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具体学情,作者制订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①尝试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钟声嘀嗒》,初步掌握合唱的基本方法,感受二部合唱的艺术魅力;②乐于参与《钟声嘀嗒》体态律动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旋律、风格、节拍及主要节奏特点;③了解小步舞曲相关知识,充分感受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典雅端庄的风格,了解其曲式结构。
  3.评价任务、教学反馈
  评价任务应该是先于教学过程设计的,这节课评价任务的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关注学生能学到什么、学会什么。例如,作者在分析乐句关系时,先出示曲谱,问学生是哪句乐句?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应 “本课我知道”课后反馈中的第5 题——从4条旋律中选出哪一条是《钟声嘀嗒》的旋律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另外的三条旋律也是八年级下学期已学过的歌曲——《划船曲》《雨花石》《大海啊,故乡》。还有包括变音记号、附点、反复记号等都是学过的知识。把这些知识设计在评价任务中,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整节音乐课学生兴趣浓,乐于参与律动、游戏、小乐器等音乐体验活动,从课堂反馈和合唱中可以看出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
  4.教学过程设计
  目标和评价设计制定后,作者开始思考怎样与学生一起达到目标和评价设计。围绕着目标音乐活动体验,作者设计了模仿《钟声嘀嗒》的音乐律动,这个律动的设计包含了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旋律走向,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情绪、节拍,也为他们的演唱做了铺垫。
  概而要之,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对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可有效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如今教育环境愈来愈复杂、学生个体差异性明朗且清晰化的背景下,教学模式自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即音乐教育形式和手段都非固定且绝对,只有相对而言较为有效和突出一说。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要,认真分析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依据教学实际而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岳芳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5):240.
  [2]方秋玲,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6(24).
  [3]盛晓琴.提高初中音樂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5(2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二十二年的教师经历,由一位站在讲台上瑟瑟发抖的二十岁的大姑娘变成一个唠唠叨叨的四十岁的大妈,对“教育”这个词也有的比较深刻的理解——教学和育人。下面文章就想说一下我的几点感受与转变。  【关键词】转变 欣赏  记得刚毕业那会,怕学生不听,第一节课就“发威”想镇住他们,没有笑容,不容学生违背我的观点,甚至用动手来维护我的尊严,于是我有了“冷美人”的称号,无论是我的单科数学成绩,还是班级管
【内容摘要】以绿色课堂为基础,结合化学学科,通过在课堂内外绿色化学思想的植入,构建起高中绿色化学课堂。  【关键词】绿色课堂绿色化学绿色话题  绿色化学理念的植入从内容上看,绿色化学可以丰富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从环境与人共生的角度上看,绿色化学能从源头上遏制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绿色化学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长久发展。因此,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都能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是化学教育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也是我们花时间最多,但收效欠佳的一个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增强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需要我们教者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认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实状况  1.教教材,忽视教材例子作用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能教教材,要用教材教”,而在实际教学中,只教教材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且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教材中的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但事实上,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中小学教育中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身心能够健康发展,进而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意志发展尚不够完善,不够平衡,面对较重的学习任务,比较易滋生惰性。这一不良习惯一旦形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处于小学阶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生物学科,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后面的生物学习。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来吸引学生关注,并且通过实验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观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容忽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培养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习效率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目标的深化改革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思想意识和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当然这其中一定包括了国家正在全面培养的高中生们。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 渗透  变式教学作为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高中数学课堂和高中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如果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适当的变式教学
【内容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能够提升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针对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问题和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对于学生这方面的考核也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就是要创建二十一世纪新型学校,培养的是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心灵,具有民族创新的现代文明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格。当前,社会正处于过渡转型期,育人的任务和现实情况的矛盾,最终是要靠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解决,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人文素质,它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会有高尚的品
【内容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消化和吸收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情、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成果的重要路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有启发性、探究性的作业,不仅有助于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因此,必须要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业完成 有效性策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
【内容摘要】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在课堂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重在考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不容忽视。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其在英语课堂上充分表达,以此促进能力提升。基于这一目标,就可在教学中引入三部曲,围绕课前、课时及课后展开,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三部曲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三部曲 写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