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象1983:穿越时光的旅行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天空下的万里长城
  我感到自己正在打破某个做了一辈子的奇怪的梦。
  北京给我的第一个震撼是其光线的性质。那是一种大陆之光,一种西伯利亚大草原或北美大草原的光线,似乎微染着绿色。最初我认为这光是金属的,但后来它让我觉得更像是混凝土的:在这座都城上空拱起一口巨大的碗,一个微微泛绿的混凝土的天空!
  在辽阔的绿色天空下,踏足那些无休止的混凝土道路,我感到离家非常非常的远。当我沿着久远的游客路线,搭上一辆车去八达岭的长城,在那儿,在阳光炙烤的砖石建筑上,越过那些广阔的北方平原和呈现紫色的山岭朝外眺望,我感到自己正在打破某个做了一辈子的奇怪的梦。长城在八达岭城门周围重建,多得惊人的各种国籍的游客在城墙下的轿车与公交车中间乱冲乱闯,他们爬上长城拍照,骑本地居民的骆驼,吃小桃子,喝可口可乐。然而,避开他们是容易的。你从城门处朝西边的掺望塔沿着陡峭得可怕的长城往上爬——“孔先生,我们一定得谢谢你,”一个汗流浃背的美国商人一边沿着那些令人生畏的台阶往上爬,一边发出难以置信的喘息,太阳穴青筋直暴,我听到他说,“是你让这次旅行成为可能——伙计们,难道这不是一次棒极的旅行吗?”
  一旦登上掺望塔,你会发现在它之外,城墙没有继续往前重修,而是立刻堕落成碎裂的砖石,在压根儿没人的起伏山脊上向远处蔓延。我沿着它走了一长段路,一直走进旷野,全然寂静,除了风声,全无生气,除了毛毛虫在我脚下不平整的砖石上爬来爬去。但是,瞧!在荒野之中,我在胸墙上坐下来,思考我这颇为孤独的处境,这时,有四五个瘦小的形影从野地里冒出来,打开纸包和粗麻布包裹,问我是否想要买个古董钟或抓痒刨。中国再一次令我颠倒混乱。我偶然落入这些老熟人中,他们轮流上前来用我的双目望远镜打望,哦,我暗自思忖:不管怎么说,中国的长城上还有什么玩意儿是你们没见过的?
  
  西伯利亚快车
  它拉响凯旋的汽笛,威严堂皇地驶入北京,驾驶室里坐着三个司机,如同三位海军上将坐在旗舰舰桥上。
  从东边看过去,北京一点也不远——离海只有100英里,离东京坐飞机只需要大约3个钟头。而当你从西边走向北京,或者更恰切地说,从西方的感受走向北京,它始终是如此传奇般的遥远。在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我走向有着双塔楼和绿色屋顶(还有出了故障的自动扶梯)的巨大火车站,去看从莫斯科开来的跨西伯利亚快车到站。这是一个戏剧性的时刻。几百号我这样的人来迎接这趟车。提前几个小时我们就在巨穴般的国际旅客候车室里等待,钟声一响,大门敞开,我们一涌而出奔向站台,一股最令人振奋的期待感弥漫在我们中间。可以说,我们单腿站立,我们换一条腿站立——我们再次看表,我们坐下来,我们站起来——我们再给孩子一瓶可口可乐,好让他们安静——在那边,跨西伯利亚快车非常非常庄重地出现啦,它慢慢地绕过弯道,开进站来。
  它拉响凯旋的汽笛,威严堂皇地驶入北京,驾驶室里坐着三个司机,如同三位海军上将坐在旗舰舰桥上。车门打开时,等待的人们鼓掌,欢呼,挥舞报纸,他们的亲人从蒙古或西伯利亚、鄂木斯克或莫斯科而来,被旅途磨损得筋疲力尽,眼下终于回到北京。一节车厢里装满西方旅游团,旅行者目光呆滞、面容憔悴地站上月台,充满疑惑地打量着周围,让我想到经过漫长而迷失的太空之旅后重返地球的宇航员。
  
  胡同里的“外宾”
  最终我发现那是最难忘怀的一个永恒之地。那是一个自我满足的地方。
  我经常一大清早就在胡同里游荡,这是些曲里拐弯的街区,有带院子的小宅子,在离开宽阔新马路的地方随处可见。这些地方笼罩着一种奇怪的静默。小巷里没有机动车行驶,高墙后藏着乱糟糟的庭院。只有透过虚掩的大门,你才能够窥见其中那些陷入洗衣房和盆栽植物的混乱纠结、拥挤不堪的生活,这里有一个男人光着上身用锡碗吃粥,那里有一个老太婆抽当天的第一支烟,或者一个穿着一尘不染白衬衫的女孩正把自行车轮从碎石里拨出来。空中悬浮着一层从公共厕所飘来的淡淡的烟霭,闻起来有强烈的排泄物和消毒剂混合的味道,沉重的呼吸和扫帚有力的刷刷声表明,某个无权无势的同志正在履行大清早的工作。在太阳升起来时,漫步于这些寂静的小巷,始终没有人对我多加留意,只是偶尔在一个女人现身往水沟里倒马桶,或者一辆自行车响着铃铛将我赶到路边时,有一双不太敢大胆盯着看的眸子盯着我瞧。
  有一天一大早,我翻过一座山脊,往护城河边一条树叶披覆的小径走去。将我吸引到那儿去的是由喊叫、唱歌与弹拨乐器组成的一片奇怪的嘈杂声。最终我发现那是最难忘怀的一个永恒之地。那是一个自我满足的地方。整个那条道上有男有女,全都像犹太人对着哭墙一样坚定地面朝护城河上一堵高大的石墙,在晨曦中私下练习他们各自的特殊技艺。如同我们晚上在浴盆里唱歌,这些北京人就这样来到这堵墙前面。有一个人,他的脸离石头只有几英寸,正在朗诵着豪壮的独白。有一个女人,正在练习音域惊人的琶音,从女高音到洪亮的男中音。一个优美的男低音正在唱浪漫的民谣。一个诗人似乎正在提炼佳句。一个带自行车的老头正在拨弄一把古琴的琴弦。这些冲动似乎如此普遍,连我也想要加入,想要让“生存还是毁灭”的诗句在石墙上回荡,或者也许是朗诵我自个儿的文章里一些比较华丽的段落,但作为“外宾”,我还是抑制住了自己的这番冲动,仅仅吹着口哨回酒店吃早餐去了。
  从南方告别中国
  终于我抵达了这个恢弘巨物面前,它露出紧张的微笑。
  我同时感到眩晕、迷惑和深深地被打动,我从中国的存在中退却。我注意到,长城上那些毛毛虫从来不爬到另一边,而是在铺路石的缝隙中安身;我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们会在那儿化身为蝶,扑扇翅膀,脱离凡尘,飞上九天。在快要离开时,我感到非常喜欢它们,因为我采纳了朋友的建议,乘船泛舟,穿过远在潮湿南方的广西的那些平地隆起的绿色山丘离去。
  我去过的中国城市让我产生相互抵触的情绪和彼此矛盾的结论,搅得我的脑子一团糨糊,我梦游般晃晃悠悠地朝海滨前行。我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骑自行车,穿过丰收的公社,田间劳作的女孩朝我挥手,在滑稽的帽子下面咧嘴大笑,简直和宣传画里一模一样。我爬上陡峭的小丘,去仙境般的小屋里品尝茉莉花茶。我加入游客们每日沿漓江行进的大迁徙,舒展身体平躺在船头,一路吃着荔枝,穿过一座座梦幻般的球根状山峰,绿色的稻田,蜻蜓,渡船船夫,笼罩在一片蝉鸣中的河边村落,带着鸬鹚蹲在竹筏上的渔夫,由女船家艰难地弓着身子撑篙逆流而上的平底帆船,浅水中的鹅,高高地站在岩石路径上的农民,打响鼻的水牛,呼哧哧、轰隆隆乱响的旧汽船。一路上,荔枝在阳光里变得越来越成熟松软。我身边有个悲伤的男人直立于船首,向微风裸出胸膛,一边唱起他的革命青春年代的骄傲的歌,在这片传奇的风景中穿行。
  就这样,我走出中国的心脏地带,回到海边。在这一路上,我见到绝妙之物,也看到蹩脚货,我和王太太一块吃腌萝卜,也被卫兵驱逐过。我用枸杞治愈头疼。我成功地避开了京剧。我买了一只竹编的山羊,在公园里下跳棋击败了鲁先生。我从前想象中的中国宏大而单纯,亲眼见到后,我发现它们确实宏大,但却混杂。终于我抵达了这个恢弘巨物面前,它露出紧张的微笑。
  我坐的船驶出珠江,被黑色的舢板包围,它停下来等待。
  
  作者后记:
  从那以后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人向现代科技进军,上海变成一个持续不断追求现代性的大都会,北京在意识形态方面开明了许多
其他文献
630年前,敦煌是个废城;今天,敦煌是无数人朝圣的地方。  100多年前在莫高窟偶然发现的藏经洞让这儿成为探险觅宝的胜地,以及风景名胜。  这里的壁画和塑像始于十六国前秦,终于元代,历经十朝,在世界范围内跨时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冠绝古今。    站在三危山上看莫高窟,似乎更能体会1600多年前乐僔(zǔn)和尚看见山顶“佛光”显现时的心情。在穿越过茫茫戈壁与大漠之后,乍见这么一条河流(莫高
墨西哥蒂华纳  当地特色文化:  黑帮、毒品和性再加上每年几十万的非法移民只是这块自由区公开的另类一面,但这却没有阻挡蒂华纳成为游客如织的边境城市。独特而迷人的南美风景,热烈性感又魔幻神秘的街头艺术,这里与美国圣迭戈组成了混血的都会区,经贸、文化交流不断,美国货源源不断且便宜得多。墨西哥男人偷渡去打工,女人渴望嫁给美国人,而墨西哥的孩子们一旦有条件就会被送到边境北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学习。  可以这
沉默冰山  拍摄人:安永进  拍摄地点:中国新疆,慕士塔格峰  拍摄时间:10月3日 ,16:00  拍摄故事:新疆的风光博大沧桑,大山脉,大冰川,大戈壁,大草原……呈现出一种神奇的力量,令人神往。慕士塔格峰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县境内,海拔7905米,山上积雪终年不化,洁白的冰雪是它不变的容颜。我专程去拜谒这座大山,在那里用了大半天时间,从各种角度审视、品读它的威严,最终在海拔5000米处
旅行潮汕,我们时时感受着潮汕人骨子里那股讲究的劲儿。在地理上,潮汕主要指广东东部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这一代自古鲜发战乱,潮汕先民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心情将生活当作艺术来过;再加上人多地少,迫使各行各业都要倾心对待自己的营生,如此促成了潮汕人性格中凡事追求极致的特点。  从汕头老城里近百年前精美的中西合璧式骑楼建筑,到工艺上精工细作的潮汕乡村老屋;从家家户户名目繁多的过年习俗,到杯盘盏箸间“食不
一本书!营地里的所有书我都读了五遍以上,可这本是新的!而且这一天里,我还有整整三个小时空闲时间可以读书,既不用去机场接送,也不用带客户游览。这本书是一位游客留下来的,她在营地里读这本书时,我就在一边垂涎,好比是秃鹫盯着垂死的动物一样;我盼着她在动身飞往下一处营地之前早早把书看完,给我点机会享受阅读乐趣。  我房间里倒是有一个快要散架的书架,大部分都是讲野生动植物的书。我一有机会,也会连要带拿,从游
埃塞俄比亚岩石教堂。麦加圣地。  回想起来,那还是在1973年的4月。我停留在阿尔及利亚西部的一小片绿洲之中。那是我第二次涉足撒哈拉。绿洲外是一座高达165英尺(约50米)的沙山。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满眼之间,只有那片宏伟的沙海,无边无际。  一天傍晚,当炽热的太阳西沉,热度缓解了之后,我登上山冈去拍照。陪伴我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子,我们已经成了朋友。茫茫沙海在落日下泛出粉红色,取景器里的影像每分钟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能够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和学生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化学平衡常数”学习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建构合理的三维目标,设置了三个合理的驱动问题组块聚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将静态的知识传输转变为动态的知识生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化学教学;课堂建构;化
一部电影火了,拍电影的目的地也成了旅游热门——自从电影问世,这样的因果关系就已经存在。远点说有《庐山恋》与庐山,近点的有《非诚勿扰》与西溪湿地。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哪部电影能比这一部对一个目的地产生那么大的影响,那就是《指环王》。自从电影上映,数以千万计的影迷对拍摄《指环王》系列的取景地新西兰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和迷恋。  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在新西兰的取景地多达150个,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
比起华山、太白山及各种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位于秦岭东南方位的丹凤县似乎没什么特别出众的自然景观。但是每年仍有不少人驱车前来,只为了看一眼他们喜欢的作家贾平凹的故乡,在此住上一晚,体察一下作家笔下的“月迹”,看它“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顺便怀念一下自己的奶奶与童年。  往西北方向走100多公里,便到了蓝田县的辋川镇,这是王维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地方。虽然辋川别业已经不复存
摘要:结合2018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选取其中几个案例从“宏观到微观”“证据到推理”“态度到责任”“模型到本质”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以学科素养的建立为起点,课堂的落地为目的,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主旨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优质课;核心素养;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6-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