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38b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试卷和平时的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要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考试80%的题目需要我们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的,所以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考试成绩的好坏,而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计算,要追求计算的准确率。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并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同时还须要求学生适当地降低“涵养”,多动手,养成演算的好习惯,克服怕麻烦的不好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摒弃原有陋习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要把口算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口算。新授前,可选择口算题作为单项训练为学新知作好铺垫;新授中,能口算的要口算,提高计算速度;新授后,巩固练习也要设计一定的口算题。这样既可巩固新学内容的算理,也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三、要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弄懂算法,学会运算法则、运算性质,熟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孩子在计算中他虽然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四、采用各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计算是很枯燥的,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厌烦呢?我采用一些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
  五、教学中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些学生计算错误,大多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如:运算符号、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做笔算时数位不对齐、计算后不检查等,致使计算的正确率大大降低。因此,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正确的看、听、读、说的学习习惯
  “看、听、读、说”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养成马虎、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不论是算式题、文字题或应用题,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看得仔细、听得专心、读得清楚、说得合理完整的良好习惯。
  2.认真思考、全面分析的习惯
  计算时除了要求认真看题外,还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指导审题上:尋找题中特点;思考计算方法;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应指导学生综合思考、全面分析,寻找难点的突破口。
   3.正确、规范的作业习惯
  (1)有些学生计算失误与智力无关,而是由于书写不符合规范或不良习惯造成的。在教学中注重把好下面三个方面作业书写规范化。要求学生攒照正确的、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书写。例如,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易混数字(如0和6等);要求正确书写易混符号(如“+”号和“-”号,<号和>号等);指导学生按正确规范从严练习。还可避免看错和抄错而造成计算失误。
  (2)作业订正自动化。教师按规定的符号批改作业,要求学生依符号主动找教师订正作业,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例如计算错的打“\”;订正后补打“√”;格式不规范打“∈”;竖式歪斜不正打“”;漏题打“o”。通过符号要求的训练。促使学生自动检查批改后的作业,养成主动检查和订正的良好习惯。
  (3)指导习惯养成正确合理。学生学习知识总要形成技能并养成一种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和习惯的过程中,要身教重于言教,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例如.教师的板书力求做到规范、美观。
  4.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检查作业是计算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检查作业的重要性。
  (1)自查。用短程目标的管理,推动学生主动自查作业。例如,每次作业全对;奖励一朵小红花,十朵小红花获一张小笑脸贴在墙上,5个笑脸换一张大喜报,到期末比一比看谁的喜报多谁就当数学金博士。以促进学生验算、检查习惯的形成。
  (2)互查。针对小学生好胜、争强的心理,开展同桌作业互查活动:比一比;谁能当好小老师,谁的本领最高。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多年来学生的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不仅一直困扰着孩子们,同时也是老师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郑文越 编选《乌申斯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48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无论是在人们生活、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课改曾指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进而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的结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而大大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教育是介于初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两个层次之间的教育,它肩负着既普及又提高的双重任务。既要传授历史知识,又要培养能力,既要对初中所学知识扩展和加深;又要运用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及蕴含的思维能力要求,开拓和培养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大多文化水平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这为搞好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关键词:历史;课改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能力考查越来越重视,不只考查知识的贮存量,更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约占20%左右。近三年高考题,有机化学所占的比例增大了。2014年高考题中,必做题中选择题第7题(6分),实验题26题(13分)都是有机题,选做题有机推断第38题(15分)。2013年高考题中有机必做题:两道选择题和一道实验题,总共25分,选做题有机推
摘 要: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对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值得我们深思;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达到辅助教学,培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来的,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即使拥有较好的成绩,但对书本和学校、课堂都存在一种排斥的情绪。科学探究的教育理念,正是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加以改正,让教育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让学生以教学为中心。生物这门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不但拥有更多探究的机会,而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探究;科学教学  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教学,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