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余市乡镇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二是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三是乡镇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四是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等。文章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余市乡镇环境保护的切实措施。
关键词乡镇;环境保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111-0206-01
加强乡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发展乡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对于乡镇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污染问题,笔者最近走访了新余市的十余个乡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问题十分突出,如不对乡镇环境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环境污染将难以控制和根治,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也必将制约乡镇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使新余市的乡镇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我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1当前乡镇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余市乡镇建设起点低,种类多样化,乡镇发展沿袭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乡镇一系列的环境部问题。
1.1乡镇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新余市的乡镇主要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经粗放型发展而逐步成型。乡镇居民从农业人口转化而来居多,素质较低。在走访中,许多乡镇居民虽受周围环境污染(如:铁匠铺的噪声、烟尘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废水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臭气、粪便等),但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另外,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乡镇居民随意抛弃固体废物、倾倒废液、制造生活噪声现象十分普遍。乡镇领导虽然大多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由于当地财政不宽裕,存在无钱治理环境污染的现象。大多数领导急功近利,以经济建设为主。较少关注环境问题。虽然大多数乡镇环境问题突出,但没有引起乡镇领导及居民的
重视。
1.2乡镇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新余市大多数乡镇目前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对乡镇饮用水源保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饮用水水质较差;大多数乡镇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管网,污水处理能力极低,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污染区域水环境;不少乡镇没有固定的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处理功能不强,垃圾包围城镇现象普遍;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燃煤型污染面广大,难以管理控制;不少乡镇沿公路干线建设,区域噪声环境质量
较差。
1.3乡镇工业污染比较严重
许多乡镇工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掠夺式开发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局部环境污染严重。又由于乡镇工业规模小,单位产品排污量大、但总量又较少,造成污染治理的不经济性。乡镇工业资金短缺,大多无力进行工艺技术更新和污染治理,又因污染源分散,不易集中控制和管理。
1.4乡镇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普遍和严重。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乡镇企业。全市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2)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3)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4)监管不力。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
2加强乡镇建设环境保护的措施
乡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住形式,既有城市工业、人口、商业集中的特点,又有布局不规范、基础设施落后等特点,如不及早关注乡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管理,将难以避免走向“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镇相对大城市来讲,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太大。
2.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居民环境意识
提高乡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做好乡镇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性工作。可以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并通过多种渠道,经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在普及社会宣传的同时,应重点向排污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宣传,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减少污染和消除污染。另外,要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不仅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而且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家长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关键的一点,必须在领导层进行系统的环境保护宣传,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2.2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建设要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考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对于污水处理,根据实情,采取相对分散处理,处理后污水就地回用是目前最理想选择。地理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已经在新余市及分宜县城区得到推广,下一步的工作是如何进一步降低设施建设费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在乡镇进行推广,对于垃圾处理,所有乡镇近期必须建立垃圾填埋场,并着手开展垃圾分捡和综合利用的试点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废物的综合利用。另外,应该搞好乡镇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绿化覆盖率。
2.3加强乡镇的工业污染控制
对现有乡镇工业污染的治理,应主要采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措施,促进乡镇工业技术进步,推进清洁生产。比较可行的对策:确定乡镇工业的地位,调整产业结构。把乡镇工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和控制相结合,在乡镇工业实力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无污染少危害的行业、项目和产品。对于可能影响环境的新、扩、改建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3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视,这有利于我市今后更好得处理乡镇的环境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必须清楚我们现在存在的环境问题,才能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让环境得到更好得改善。
参考文献
[1]田雨立.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策[J].
[2]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8.
[3]张忠根.二十一世纪世界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J].农业经济,2001,01.
[4]郭辰,李真.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
关键词乡镇;环境保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111-0206-01
加强乡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发展乡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对于乡镇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污染问题,笔者最近走访了新余市的十余个乡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问题十分突出,如不对乡镇环境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环境污染将难以控制和根治,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也必将制约乡镇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使新余市的乡镇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我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1当前乡镇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余市乡镇建设起点低,种类多样化,乡镇发展沿袭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乡镇一系列的环境部问题。
1.1乡镇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新余市的乡镇主要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经粗放型发展而逐步成型。乡镇居民从农业人口转化而来居多,素质较低。在走访中,许多乡镇居民虽受周围环境污染(如:铁匠铺的噪声、烟尘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废水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臭气、粪便等),但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另外,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乡镇居民随意抛弃固体废物、倾倒废液、制造生活噪声现象十分普遍。乡镇领导虽然大多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由于当地财政不宽裕,存在无钱治理环境污染的现象。大多数领导急功近利,以经济建设为主。较少关注环境问题。虽然大多数乡镇环境问题突出,但没有引起乡镇领导及居民的
重视。
1.2乡镇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新余市大多数乡镇目前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对乡镇饮用水源保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饮用水水质较差;大多数乡镇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管网,污水处理能力极低,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污染区域水环境;不少乡镇没有固定的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处理功能不强,垃圾包围城镇现象普遍;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燃煤型污染面广大,难以管理控制;不少乡镇沿公路干线建设,区域噪声环境质量
较差。
1.3乡镇工业污染比较严重
许多乡镇工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掠夺式开发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局部环境污染严重。又由于乡镇工业规模小,单位产品排污量大、但总量又较少,造成污染治理的不经济性。乡镇工业资金短缺,大多无力进行工艺技术更新和污染治理,又因污染源分散,不易集中控制和管理。
1.4乡镇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普遍和严重。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乡镇企业。全市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治污投入少,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2)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所有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3)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4)监管不力。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
2加强乡镇建设环境保护的措施
乡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住形式,既有城市工业、人口、商业集中的特点,又有布局不规范、基础设施落后等特点,如不及早关注乡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管理,将难以避免走向“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镇相对大城市来讲,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太大。
2.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居民环境意识
提高乡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做好乡镇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性工作。可以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并通过多种渠道,经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在普及社会宣传的同时,应重点向排污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宣传,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减少污染和消除污染。另外,要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不仅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而且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家长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关键的一点,必须在领导层进行系统的环境保护宣传,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2.2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建设要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考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对于污水处理,根据实情,采取相对分散处理,处理后污水就地回用是目前最理想选择。地理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已经在新余市及分宜县城区得到推广,下一步的工作是如何进一步降低设施建设费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在乡镇进行推广,对于垃圾处理,所有乡镇近期必须建立垃圾填埋场,并着手开展垃圾分捡和综合利用的试点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废物的综合利用。另外,应该搞好乡镇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绿化覆盖率。
2.3加强乡镇的工业污染控制
对现有乡镇工业污染的治理,应主要采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措施,促进乡镇工业技术进步,推进清洁生产。比较可行的对策:确定乡镇工业的地位,调整产业结构。把乡镇工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和控制相结合,在乡镇工业实力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无污染少危害的行业、项目和产品。对于可能影响环境的新、扩、改建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3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视,这有利于我市今后更好得处理乡镇的环境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必须清楚我们现在存在的环境问题,才能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让环境得到更好得改善。
参考文献
[1]田雨立.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策[J].
[2]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8.
[3]张忠根.二十一世纪世界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J].农业经济,2001,01.
[4]郭辰,李真.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