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结果:治愈39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阿托品反跳),抢救成功率为88%。结论:彻底而及时的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治疗措施,系统的内科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
【中图分类号】R1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55―02
有机磷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在我国普遍生产和广泛使用,其主要毒理是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丧失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机体蓄积过多乙酰胆碱,造成以乙酰胆碱为神经介质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发生生理功能紊乱,产生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一般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病死率极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急诊送入院。-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16岁~68岁,平均年龄(35.3±5.1)岁;以20到40岁年龄段为最多。中毒途径:皮肤接触农药中毒者或生产性中毒者占6.8%、食用有机磷农药喷射过的蔬菜中毒者占4.5%(2/44)、4例患者为误服有机磷农药(9%)、其余35例患者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占到79.5%(35/44)。中毒有机磷农药分类:敌敌畏12例、甲胺磷10例、氧化乐果5例、乐果3例、对硫磷2例、内吸磷3例、敌百虫4例、混合农药5例。误服或口服的最小剂量为敌百虫10ml,最大剂量为乐果500ml。中毒程度:按照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在对入院时患者进行分级,轻度中毒者12例(27.2%)、中度中毒者18例(40.9%)、重度中毒者14例(31.9%)。中毒至抢救开始时间:时间最短的患者为0.5h、时间最长的患者为24h;63.8%(28/44)的患者在中毒后4小时内就诊。
1.2 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诊断标准如下:
①病史:本研究收治的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史;②症状和体征:就诊时均出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出汗、流涎、呕吐、瞳孔缩小、昏迷、呼吸麻痹或困难、全身肌肉颤动、紫绀、肺部湿性音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③辅助检查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性均在30%以下[2]。
1.3 治疗方法
接诊后立即向患者或家属询问病史,根据中毒的药物及剂量,结合患者中毒的症状及体征,迅速明确诊断并判断患者中毒的程度(区分出轻度、中度或重度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原则:进行及时、快速、准确的抢救治疗;迅速切断毒物来源、清除毒物,及时应用解毒剂。去除患者污染的衣物,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即用2%~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特别注意:敌百虫中毒忌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服中毒者立即采用电动洗胃机清洁洗胃、彻底清除毒物:用l%~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温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清澈无味,彻底洗胃后经由洗胃管注入缓泻剂(如:20%的甘露醇)导泻,以加快残留在胃肠道内的毒物排泄。全部患者均及时采用生理拮抗剂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等药物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根据患者中毒的症状及程度给予阿托品皮下或静脉注射,达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阿托品化中均配合碘解磷定注射液静脉输注。常规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出现呼衰的患者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重度患者均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预防及治疗脑水肿;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所有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或洛赛克保护胃粘膜,肝泰乐护肝。
2 结果
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共有39例患者治愈出院、5例患者在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8%。患者住院时间:最短4天、最长18天。
3 讨论
有机磷杀虫剂属有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乐果、敌敌畏、对硫磷、内吸磷等,常因误服或服毒自杀造成中毒,也可因操作不当而经呼吸道、消化道及完好的皮肤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中毒的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有机磷农药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力,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中毒急症,是急诊内科和ICU常接诊及收治的重症疾病。有机磷农药的有毒物质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进入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症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需及时、彻底地清除毒物,急性有机磷中毒后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其治疗重在抢救,应争分夺秒、及时、尽早的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是治疗成功的基础,阿托品的合理应用是治疗的关键,应使患者机体尽快达阿托品化,阿托品应用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适量、反复输新鲜血液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护士不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护理技能,还应正确掌握阿托品化的指征,及时发现阿托品中毒与有机磷农药的“反跳”现象,以便报告医生进行成功的抢救,积极配合医师调整用药时间及剂量。所以及时的抢救与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1] 席淑华,杨亚娟,夏兰,于冬梅.急危重症护理程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4-26.
[2] 周秀华,张静.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152.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
【中图分类号】R1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55―02
有机磷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在我国普遍生产和广泛使用,其主要毒理是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丧失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机体蓄积过多乙酰胆碱,造成以乙酰胆碱为神经介质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发生生理功能紊乱,产生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一般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病死率极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急诊送入院。-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16岁~68岁,平均年龄(35.3±5.1)岁;以20到40岁年龄段为最多。中毒途径:皮肤接触农药中毒者或生产性中毒者占6.8%、食用有机磷农药喷射过的蔬菜中毒者占4.5%(2/44)、4例患者为误服有机磷农药(9%)、其余35例患者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占到79.5%(35/44)。中毒有机磷农药分类:敌敌畏12例、甲胺磷10例、氧化乐果5例、乐果3例、对硫磷2例、内吸磷3例、敌百虫4例、混合农药5例。误服或口服的最小剂量为敌百虫10ml,最大剂量为乐果500ml。中毒程度:按照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在对入院时患者进行分级,轻度中毒者12例(27.2%)、中度中毒者18例(40.9%)、重度中毒者14例(31.9%)。中毒至抢救开始时间:时间最短的患者为0.5h、时间最长的患者为24h;63.8%(28/44)的患者在中毒后4小时内就诊。
1.2 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诊断标准如下:
①病史:本研究收治的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史;②症状和体征:就诊时均出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出汗、流涎、呕吐、瞳孔缩小、昏迷、呼吸麻痹或困难、全身肌肉颤动、紫绀、肺部湿性音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③辅助检查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性均在30%以下[2]。
1.3 治疗方法
接诊后立即向患者或家属询问病史,根据中毒的药物及剂量,结合患者中毒的症状及体征,迅速明确诊断并判断患者中毒的程度(区分出轻度、中度或重度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原则:进行及时、快速、准确的抢救治疗;迅速切断毒物来源、清除毒物,及时应用解毒剂。去除患者污染的衣物,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即用2%~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特别注意:敌百虫中毒忌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服中毒者立即采用电动洗胃机清洁洗胃、彻底清除毒物:用l%~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温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清澈无味,彻底洗胃后经由洗胃管注入缓泻剂(如:20%的甘露醇)导泻,以加快残留在胃肠道内的毒物排泄。全部患者均及时采用生理拮抗剂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等药物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根据患者中毒的症状及程度给予阿托品皮下或静脉注射,达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阿托品化中均配合碘解磷定注射液静脉输注。常规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出现呼衰的患者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重度患者均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预防及治疗脑水肿;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所有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或洛赛克保护胃粘膜,肝泰乐护肝。
2 结果
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共有39例患者治愈出院、5例患者在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8%。患者住院时间:最短4天、最长18天。
3 讨论
有机磷杀虫剂属有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乐果、敌敌畏、对硫磷、内吸磷等,常因误服或服毒自杀造成中毒,也可因操作不当而经呼吸道、消化道及完好的皮肤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中毒的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有机磷农药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力,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中毒急症,是急诊内科和ICU常接诊及收治的重症疾病。有机磷农药的有毒物质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进入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症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需及时、彻底地清除毒物,急性有机磷中毒后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其治疗重在抢救,应争分夺秒、及时、尽早的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是治疗成功的基础,阿托品的合理应用是治疗的关键,应使患者机体尽快达阿托品化,阿托品应用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适量、反复输新鲜血液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护士不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护理技能,还应正确掌握阿托品化的指征,及时发现阿托品中毒与有机磷农药的“反跳”现象,以便报告医生进行成功的抢救,积极配合医师调整用药时间及剂量。所以及时的抢救与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1] 席淑华,杨亚娟,夏兰,于冬梅.急危重症护理程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4-26.
[2] 周秀华,张静.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