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UVE支持科学探究式学习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先简要说明MUVE(多用户虚拟环境)的概念及特征,阐述其与科学探究式学习结合的可能性,然后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开发的River City MUVE为例,具体说明利用MUVE支持科学探究式学习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多用户虚拟环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7-0003-04
  Supporting Scientific Inquiry Learning with MUVE Using River City as an Example//Liu Min, Li Jiansheng
  Abstract At first,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VE (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MUVE and scientific inquiry learning. Then gives a specific instructions of combining MUVE and scientific inquiry learning using the River City MUVE which developed by the Education Institute in Harvard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 scientific inquiry; scientific inquiry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210097
  
  MUVE提供了犹如身临其境的、充满魅力的虚拟环境,吸引了不少学生,但它很少被真正应用到教学和学习中。当前中学科学课堂中大力提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大背景,为把MUVE与教学和学习整合提供了契机。利用MUVE支持科学探究式学习,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以科学问题为引导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更加自觉、快乐地学习科学带来福音。
  
  1 MUVE及其特征
  
  1.1 MUVE的涵义
  MUVE(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即多用户虚拟环境,又称共享的三维虚拟环境。它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多用户化发展,是基于网络连接的虚拟现实系统。它支持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用户同时进入虚拟环境,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在一个由计算机三维图形构筑的虚拟空间里实时交互,用户能相互视频交流,如同处于同一个空间[1]。近年来,MUVE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地区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教育界里,MUVE又被称作“多人虚拟实境”,是某种可以启发学生了解数学与科学新知的一类游戏。MUVE这种游戏不像其他会让父母、教师反感的游戏或社交网络,它是一个有良好行为标准的环境,它被设计用来思考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打怪物。MUVE鼓励学生找出答案,才能获得游戏内的成功。
  1.2 MUVE的特征
  1)共享空间。MUVE允许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共同使用同一虚拟空间。2)实时交互。MUVE旨在构建一种和谐的、具有沉浸感的实时交互环境,多个用户之间通过各自的三维图形(即替身)表示该环境中的多人感知、用户间的交互及对虚拟对象的协同操作。3)临场感。MUVE在听觉和视觉上都是三维的,具有逼真的拟物性和高度的拟人性,各个用户在不同的虚拟情境中能自如地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充分融入自己在该情境中扮演的角色(替身)。4)共享资料。MUVE中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了获得资料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者可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向同伴或老师请教问题、到数字图书馆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学习资料。
  
  2 为何能将MUVE与“科学探究式学习”融合
  
  在国际、国内科学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和行为变化是从重知识的传授到强调科学探究式学习[2]。所谓科学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其下了明确的定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学生虽不是科学家,但他们模仿科学探究的活动就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探究一样,所以该标准又指出:“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3]而后一种科学探究则指科学探究式学习。
  MUVE有促进科学教学的潜质,但是少有标准来指导如何创建这样的虚拟环境。如何利用MUVE,使得科学教学同时具备健全的教学方法和沉浸度高、吸引学生的临场体验呢?当考虑如何设计这种学习环境时,可以发现利用MUVE支持科学探究式学习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1 便于构建以科学问题为核心的学习环境
  科学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核心,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尽管学生的科学问题与科学家的科研问题性质不同,但正是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探究,不断丰富和扩展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而MUVE环境可以根据不同的科学问题构建不同的虚拟环境,这些问题并不直接展示出来,而是蕴含在虚拟环境当中,当学生以替身的形式亲自体验该环境后可以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MUVE的高度临场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此外,MUVE还可以虚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环境,在达到目的的条件下节约不少科学研究经费。
  2.2 便于实现科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建构主义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个体主动建构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的过程。科学探究式学习能够激活先前知识,鼓励学生将新知识纳入现有知识,从而促进学习。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当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并不能产出其预期结果时,他们便经历一个认知冲突[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冲突观,这一认知上的不协调或冲突,将促进同化和顺应[5]。在该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不断修改和评估他们的理解,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MUVE的临场感可以为科学探究式学习提供逼真的“问题情境”,其高度的实时交互性有助于和MUVE中其他用户的替身、既定对象或虚拟生物进行“会话”和“协作”。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形成假设、进行实验、分析数据、交流总结等过程,学生可以实现“意义建构”。
  2.3 便于模拟科学探究中反复实验的过程
  MUVE中的各种虚拟实验室使学生能在其中自由地做各种实验,不必考虑危险程度。比如:可在虚拟地理实验室中做地震波传播、火山喷发等实验;可在虚拟物理实验室中做重力、惯性等实验;可在虚拟生物实验室中做各种解剖实验;可在虚拟化学实验室中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尝试燃烧、爆炸等各种化学反应。
  
  3 如何利用MUVE进行科学探究式学习(以River City为例)
其他文献
2000年以来,威海市环翠区以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行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目前,环翠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开始出现。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    威海市环翠区是威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区20多年来,环翠区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
质量单位的教学,由于受教具、学具的限制,教师又嫌麻烦,所以教学时往往会忽略质量单位的充分感知,而加强进率的换算,于是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往往瞎猜。总之,笔者感觉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总是那么模糊,几乎完全处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状态之中。另外,对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物体的质量观念相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怎样才能从
目前,学校学科教研交流、公开课频繁,且都需要制作成视频电子资料以备留存,如果采用普通摄录方式,则需要使用至少双机两人拍摄,一个小时的课程可能要花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拍摄制作,参与的教师、学生及拍摄制作人员苦不堪言,对拍摄制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且后期剪辑耗时耗力;并且由于教室内拍摄人员等非教育元素的干扰,极大地影响教育效果。上述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严重地抑制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使本来对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及其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流程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1 尊重生命,营造民主、平等的佳境    对学生的生命感受不能掉以轻心。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处在一种民主的氛围时,他们学得最好……为了达到这一境界,教师应发扬教
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这种写作命题模式正式登上高考语文试卷。材料作文的命题有了悄然的变化,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人们还沉浸在“话题作文”之中。而教育部考试中心接连4年都采用“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表明新材料作文在不断改变高考的写作走向,也提示人们要关注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
一节精彩的课堂需要精心的教案设计、教师激情的授课、气氛活跃的课堂、美观的板书等,课堂的过度环节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特别容易走神,教师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听觉感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学、主动学。    1 用画面拨动学生的心弦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字里行间闪耀着美的光彩、蕴含着美的情趣。但由
小说是一种很好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欣赏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如登山,作者沿路设计了无数美妙的景致,令读者一路登来一路喜悦,不断享受发现之美。因此,欣赏小说的结构艺术,应该如看山一般,从三处入眼,从而看遍绝佳景致。这“三看”便是:一看情节安排之妙,二看线索贯穿之妙,三看伏笔设置之妙。笔者以《陈奂生上城》为例,从“三看”角度入手,谈谈如何欣赏小说的结构特色。    情节安排之妙    《陈奂生上城
即时通讯软件QQ是现在使用非常广泛的网络通讯工具,充分发挥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可以使它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家校互动的方式。建立班主任QQ群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是对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它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工具,成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一个很好渠道,这是一个很新的课题。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能更加容易地获取丰富的资源,让人们之间的沟通也变得
“福州硅谷”——软件园,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专业从事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软件和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软件的福州图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处在园内国家863孵化器大楼。福州图创的前身是福州博佳教育科技信息公司,至今已有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是专业服务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企业。  图创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实力: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具有富互联网技术(BS架构)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软件和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软件,中小学实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此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供人们借鉴。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介绍。  1 课前备课兼顾学法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做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