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塑造学生美好人格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学科,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仅仅传授历史知识显然无法达到上述教育目的。要想真正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巨大精神财富,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历史学科的迷人魅力,真正使历史成为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精神家园。
  下面以高中历史选修三《华盛顿》一课为例,来谈一谈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华盛顿一生中几次离开家乡和几次回归家乡的经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充分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和荣誉,一心追求民主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操。比如,他领导美利坚民众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后,作为建国功勋的华盛顿完全可以在众多部下拥戴他当新国家的君主时,顺理成章地登上宝座;但是他却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这种意见并选择回到家乡,归隐田园。在这个地方我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华盛顿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这么做?(结合学思之窗进行分析)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引导总结归纳:“反映了他反对君主制和专制制度的民主精神,坚持民主建国的原则,不崇尚权势的崇高品质。”
  这里我又问道:“此后华盛顿是否在家乡安度余生?”学生:“他依然关注着国家的政治变化。”
  问:“当时美国的政局怎样?(混乱)混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
  师:“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又一次离开家乡,走上了制宪之路。”
  问:“在《1787年宪法》中,华盛顿如何贯彻文件以体现他的民主精神?”
  《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1788年夏天,宪法最终获得通过,根据宪法要求,要选举第一任总统。其实这时的华盛顿当选总统的呼声非常高,然而就在此时,华盛顿却再次踏上归程。
  下面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华盛顿真的能在维农山庄安度余生吗?美国还需要这位开国元勋吗? ”
  联邦政府羽翼尚未丰满,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陆海军名不副实。在这个危急关头,华盛顿终于众望所归地出任首位总统。
  师:“很快,华盛顿就发挥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结合他的一系列措施,总结其作用是维护和完善了国家的民主制度,为美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问:“第一届总统任期满后,华盛顿想引退的想法有没有实现?”
  投影:《第二次(连任)就职演说》分析华盛顿的崇高品质。
  在第二任期满后他依然公开发表告别辞 ,宣布不会实行终身制,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追求民主的高尚情操!
  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华盛顿一生中曾四次离开家乡又回到家乡,其中在独立战争以后的“三进三退”比较重要。
  “一进”: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一退”:拒绝当国王,避免在美国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进”: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确立了美国民主政治。
  “二退”:1788年夏,宪法通过,华盛顿再次踏上归程。
  “三进”:就任总统,维护和完善了国家民主政治制度。
  “三退”:1796年急流勇退,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对美国民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在这“三进三退”之中体现了华盛顿什么样的精神?
  美利坚民族热爱民主,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是民族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很好地领会了华盛顿一生对民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塑造也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笔者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课堂中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要特别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灌输,应该坚决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时,不但要把自己列入受教育者的行列中,而且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地走进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而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那种以漠视学生独立思考权、选择权和个性权为主要特征的灌输式思想教育是不成功的。希望以后的每一堂历史课都能在学生情感教育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成为智商和情商双高的新时代接班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一、背景介绍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会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作百分号)来表示。  在苏教版教材中,将“百分数的意义”安排在六年级。教材采用对学校篮球队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想办法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  二、教学分析  针对“百分数意义”一课的“引入”部分,我初步采用如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1.创建情境,深化知识感知  很多教师一提到教学创新,便将目光立刻集中到了对某个具体教学环节的操作上,这是不够全面的。想要实现全面性的教学模式创新,首先要从整体教学方式上进行思考。与知识内容相契合的课堂氛围营造,往往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本次知识学习当中,让学习活动变得主动,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知识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始数列内容的教学之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述了一
期刊
摘 要:党中央高度重视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行为特点,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从而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课;学生特点;教学方法  中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具有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何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人才,企业实岗锻炼也许是最优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对于就业学生多、实习岗位少的会计类专业来说,可操作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运而生,其设计出发点是把企业搬进校园,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就是一个让多专业学生在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最终使学生在进入企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后通过训练内化知识的模式。本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个性化学习理念深度融合,通过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应用实践,表明两者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5  当今,自
期刊
摘 要:科技馆作为重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其通过自身的独特性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通过对常设展品计时工具——日晷及水运仪象台的介绍,初探了古代计时工具的构造及功能,同时以期为了解科技馆的展示方式和教育形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计时工具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2-17  一、科技馆教育特点  科技馆教育具有系统化、连贯性
期刊
摘 要:给孩子适宜的爱,教师就必须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用理解包容的心去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不正确的行为,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在教师爱的滋润下,幸福成长。本文将从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具体措施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对适宜的爱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适宜的爱;理解;包容;接纳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9  一、案例描述  在一次大带小的区域联动中,学生
期刊
摘 要:实现“中国梦”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优秀青年群体,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而且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和骨干群体。着力提升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对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愿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党建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角度出发,阐述了提升党员素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党员;学生自治;高校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现代信息技术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翻转”,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手段的制高点。“翻转”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传输型”向“内化型”的转变。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略谈借助“翻转”模式,创设智慧校园的点滴体会。  1.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师生课堂角色的“翻转”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让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都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改革意见,包括学习的方式和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就是改革的产物,是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提倡小组间合作互助,同时又是竞争的关系。在课堂学习中实施合作学习有助于丰富课堂,活跃历史课堂气氛,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这种学习方式是新时代课堂的重要学习方式。  一、合理构建,取长补短  在小组合作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合理分配好小组,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