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顾书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卯仲冬榖旦,吾过三缘堂,遇羲明先生。论书道,其欣然有喜,曰:“今得四顾书。”他日,又过三缘堂,引入其室,喜曰:“得六顾书。”“六顾者,上下左右前后,谓之六顾。其发而为时空,是宇宙也。”六顾书,又曰九闲书。九闲者,取于羲明先生“九闲道人”之自号也。此古今高人之心宝也。王右军兰亭之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万物一体,全胎苞符,各证性命,春意盎然,生生不息。独立不迁,顾盼映带,六顾六合,此仁者之大爱也。羲明先生从道也久,悟道也深,一贯以天道于书道,有得也。其先,倡“逢二则变”。其后,开讲国学,发明闲德。而今,表章六顾书,标榜天道书道,功德在其间焉。
  有宋闽人胡安国携子胡宏、胡寅避难湘中,昌明儒学,几侔于圣人。而后闽学宗师朱熹访潭州,与张栻讲学岳麓、城南二书院,以朱张会讲宪法万世。而今,行儒羲明先生,六顾天下,反照本心,建六合国学书院,光大经典,传道受业解惑,弟子满门,此诚参赞先贤之余绪也。且亦为吾人厚望于羲明先生者也。
  若无,有明乎?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创新学习氛围    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给学生自己的空间,做学习的主人
一个有预感的男人  都说女人有第六感,不知道男人有没有。反正李皮是有。不知从哪天起,李皮发觉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有莫名其妙的预感跳出来。比如好端端地坐在办公室里,脑子里就跳出一个预感,家里好像是着火了。李皮赶紧打电话给呆在家里的母亲,母亲接过电话,说,没有啊。再比如,李皮走在大街上时,又突然有了个预感,想到不远处的一条马路,一会有几个人在打架。可真正走过去,那里又都很平静,不时有人走
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一。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本文介绍了讲解
他不是一个观念性的写作者,也并非一个抱有雄心抒写历史的诗人,尽管可以看见他建立某种散文诗秩序的努力;他的散文诗中那极具生命力和爆发力的意象和多少带有寓言化、超验性的笔调验证了诗歌是“诗与诗人之间的相互寻找”;他的诗歌语言激越而奔放、温柔而澄澈,其极具个性的写作视域、想象空间和言说方式都使得他成为辨识度很高的“歌者”。他,白红雪,以骨为灯,以沉重的苦痛和超拔的精神照亮回忆与灵魂,在回溯与追问中,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