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06年的弱势以后,美元自去年12月触底后至2月中旬,累计升幅达2.74%。1月中旬到2月初,美元一直在84.5-85.5的区间内波动,美元兑各主要货币走势开始分化,美元在兑欧元、英镑、瑞士法郎等欧洲货币互相争持中略有上涨;美元兑日元、加元则走出了相当的强势。但当时间进入到2月份后,美元走势开始趋弱,春节后,各种利空数据有可能出炉,美元更有下跌的风险。
美元在2007年取得开门红,1月份走势延续2006年12月份的强劲走势,美元指数1月份从83.16上升至最高85.41,外汇市场上再次出现了强势美元的现象。且让我们仔细分析美元强劲的走势的原因:
1,圣诞新年效应带动美国整体经济向好。
2,美国经济在2006年11月份开始有一定的好转,加上圣诞新年前生产和消费效应的推动,使在1月份公布的美国2006年12月经济数据全面向好。首先打开序幕的是06年12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6万人,较11月份增加3万多人;工厂订单由上次-4.9%增长到0.9%的增长;关键的第四季度GDP从第三季度的2.0%上升到3.5%,这是自从06年第二季度跌至2.5%以来的最强劲的一次反弹,虽然这是初值的公布(随后将公布修正值和终值),但足以令市场相信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性有所减缓。这令市场认为美国在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降息的机率大大减小。
3,通胀压力的存在令降息预期减低。
2006年12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0.5%,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上涨0.2%,均较上次的数字有增长。加上在1月份的美联储利率会议的会后声明中,提到通胀风险的存在仍然是美联储关注的焦点。今年汇市焦点仍然集中在各货币利率上,以上的数据无疑对于市场憧憬美元利率在第一季度下调是一种打击,美元的多头力量也纷纷借此机会推动上涨。
因以上原因,美元2006年12月至1月开始走强,但是,踏入2月份以来,以上利好美元的消息慢慢出现了变化。
首先,市场对美国利好的消息开始变得“厌倦”,每一次美国公布利好数据后美元的升幅都不大,而且开始关注利空美元的消息,美元上涨开始变得“举步维艰”。一方面,市场开始怀疑1月份公布的强劲经济数据是否真正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良好态势,还是季节性的因素为主导?最新的芝加哥经理人采购指数只有48.3,跌至03年4月以来的低点,随后美元便受到强烈的打击,这证明市场开始对美国经济的忧虑;另一方面,市场对美元利率前景又变得迷惑起来,因为最新美联储主席贝南克的讲话暗示了美国的通胀压力减轻,这令原来呼应他的其他官员感到意外,使得市场美元减息的呼声再度抬头。
其次,其他各大货币加息传闻纷纷,令美元倍受压力。英伦银行1月份在市场意外的情况下加息,接连公布出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令英镑曾经红极一时;日本最新公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GDP增长4.8%,连续第八季上升并为近三年来的最大增幅,令市场憧憬日本央行在2月份会调高利率。而欧洲央行也有官员暗示欧元在3月份将提高利率。除美国以外,利好各国利率的消息同时发布,此消彼长之下美元将在2、3月份受到强劲的考验。
综合上述基本面的消息,从贝南克的讲话可以推断,在圣诞新年过后的美国经济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随后公布的通胀相关数据也有变坏的迹象,3月初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利空美国的数据和消息,因为对于市场来说这些消息更有炒作的价值。而欧元区、英镑和日元在2、3月份利率相关的消息也将越来越多,个人认为利好的消息多于利空。因此,美元2、3月份的下跌风险增大,投资者应该关注。
从技术图表来分析,美元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整理以后出现了向下突破的走势,84.50的位置失守,而且突破的力度比较猛烈,美元想要在短时间内收复有一定难度。而100天均线84.80和200天均线85.20的位置也成为美元指数上升受限的重要阻力。预料欧元、日元将成为推动美元走低的主要货币,参考价位:欧元目标1.32-1.3250,支持1.30,止损1.2950;日元目标118.70-118.50,支持120.80,止损122。
美元在2007年取得开门红,1月份走势延续2006年12月份的强劲走势,美元指数1月份从83.16上升至最高85.41,外汇市场上再次出现了强势美元的现象。且让我们仔细分析美元强劲的走势的原因:
1,圣诞新年效应带动美国整体经济向好。
2,美国经济在2006年11月份开始有一定的好转,加上圣诞新年前生产和消费效应的推动,使在1月份公布的美国2006年12月经济数据全面向好。首先打开序幕的是06年12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6万人,较11月份增加3万多人;工厂订单由上次-4.9%增长到0.9%的增长;关键的第四季度GDP从第三季度的2.0%上升到3.5%,这是自从06年第二季度跌至2.5%以来的最强劲的一次反弹,虽然这是初值的公布(随后将公布修正值和终值),但足以令市场相信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性有所减缓。这令市场认为美国在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降息的机率大大减小。
3,通胀压力的存在令降息预期减低。
2006年12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0.5%,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上涨0.2%,均较上次的数字有增长。加上在1月份的美联储利率会议的会后声明中,提到通胀风险的存在仍然是美联储关注的焦点。今年汇市焦点仍然集中在各货币利率上,以上的数据无疑对于市场憧憬美元利率在第一季度下调是一种打击,美元的多头力量也纷纷借此机会推动上涨。
因以上原因,美元2006年12月至1月开始走强,但是,踏入2月份以来,以上利好美元的消息慢慢出现了变化。
首先,市场对美国利好的消息开始变得“厌倦”,每一次美国公布利好数据后美元的升幅都不大,而且开始关注利空美元的消息,美元上涨开始变得“举步维艰”。一方面,市场开始怀疑1月份公布的强劲经济数据是否真正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良好态势,还是季节性的因素为主导?最新的芝加哥经理人采购指数只有48.3,跌至03年4月以来的低点,随后美元便受到强烈的打击,这证明市场开始对美国经济的忧虑;另一方面,市场对美元利率前景又变得迷惑起来,因为最新美联储主席贝南克的讲话暗示了美国的通胀压力减轻,这令原来呼应他的其他官员感到意外,使得市场美元减息的呼声再度抬头。
其次,其他各大货币加息传闻纷纷,令美元倍受压力。英伦银行1月份在市场意外的情况下加息,接连公布出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令英镑曾经红极一时;日本最新公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GDP增长4.8%,连续第八季上升并为近三年来的最大增幅,令市场憧憬日本央行在2月份会调高利率。而欧洲央行也有官员暗示欧元在3月份将提高利率。除美国以外,利好各国利率的消息同时发布,此消彼长之下美元将在2、3月份受到强劲的考验。
综合上述基本面的消息,从贝南克的讲话可以推断,在圣诞新年过后的美国经济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随后公布的通胀相关数据也有变坏的迹象,3月初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利空美国的数据和消息,因为对于市场来说这些消息更有炒作的价值。而欧元区、英镑和日元在2、3月份利率相关的消息也将越来越多,个人认为利好的消息多于利空。因此,美元2、3月份的下跌风险增大,投资者应该关注。
从技术图表来分析,美元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整理以后出现了向下突破的走势,84.50的位置失守,而且突破的力度比较猛烈,美元想要在短时间内收复有一定难度。而100天均线84.80和200天均线85.20的位置也成为美元指数上升受限的重要阻力。预料欧元、日元将成为推动美元走低的主要货币,参考价位:欧元目标1.32-1.3250,支持1.30,止损1.2950;日元目标118.70-118.50,支持120.80,止损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