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左派失意洪都拉斯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ngta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坚持承认洪都拉斯大选结果,势将深化与拉美左派政权的对立,其中又以对巴西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最高。巴西此前庇护塞拉亚于大使馆内,此番既然无法苟同美国之立场,可能强化与“南美国家联盟”关系以制衡美国,更可能加快与区外势力战略合作的步伐。
  
  2009年可谓拉美小国的选举年,从年头的萨尔瓦多、厄瓜多尔、巴拿马,到年尾的乌拉圭、玻利维亚、智利,总统换届选举一场接一场,但11月29日的洪都拉斯总统选举还是吸引了最多的国际关注,因为就在今年6月,洪国发生了总统塞拉亚因试图突破宪法连任限制而被党内同僚赶下台的非典型政变,随后拉美多数国家谴责政变,坚持要让塞拉亚复位。
  在纷纷扰扰了5个月之后,洪国大选以塞拉亚上届大选中的竞争对手波尔菲利奥·洛沃最终战胜塞拉亚的前搭档埃尔文·桑托斯宣告了塞拉亚在洪国影响力的式微。大选结果得到了美国、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国认可,然而巴西、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拒不承认。巴西总统卢拉12月1日直言,与胜选的洛沃合作对拉美国家的民主将是“严重威胁”。洛沃则表示,如有必要,他愿意“亲自去敲卢拉及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的门,请求他们承认”。对此,《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没人预想到洪都拉斯居然会成为拉美一致外交和奥巴马向邻国展现善意的坟场”;《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玛丽·奥格兰蒂则表示,“洪都拉斯如何对抗强邻、捍卫宪法”,应是2009年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事。
  
  准政变遏止洪国左转
  
  洪都拉斯6月28日政变的导火索,是塞拉亚不顾最高选举法院和最高法院反对,执意要办修宪公投为自己连任铺路。修宪公投这几年被全球威权政府玩得风生水起,在拉美多国屡屡得逞,却在洪都拉斯遭遇了护宪力量的集体反击。
  塞拉亚于2006年1月就任总统,任期4年。根据1982年通过的洪都拉斯宪法,总统必须卸任10年后才能再次参选。该宪法第239条甚至规定,任何寻求修宪及延长任期的总统将自动失去总统职位。所以,塞拉亚违宪在先,被同僚罢黜并不奇怪,美国官方也一直拒绝将事件称为“政变”。面对外界扰攘,国会议长米切莱蒂坚持临时政府合法合宪,最高法院则宣布塞拉亚因涉及多项弊案如返国将被逮捕并面对法律审判。
  洪国政变的深层原因,则在于塞拉亚于2008年加入查韦斯和卡斯特罗倡导的“玻利瓦美洲替代方案”(ALBA),期望通过外交革命和讨好穷人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洪都拉斯是拉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08年的人均所得为1842美元。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洪国贫穷人口的比例从2007年的69%增加到2008年的73%。或许正是这一态势,刺激了塞拉亚转走民粹路线。但洪国军方、国会和最高法院担心塞拉亚的激进举措将会复辟1982年以前洪国总统专权路线,并得罪洪国经济上的主要支柱美国。不少美国学者认为,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都低估了洪都拉斯受害于塞拉亚的程度”。
  政变发生后,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都威胁要对洪临时政府实施贸易制裁,美洲开发银行、欧盟、世界银行及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等均暂停对洪援助;而在古巴、委内瑞拉等指责美国插手政变的情况下,奥巴马也冠冕堂皇地表示,“这种政变非法,如果不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将为军队制造政权更迭提供可怕的先例。”由此出现“极权的卡斯特罗、假民主的查韦斯和奥巴马站在一起”的现象。当然,由于“美国政府还没有正式将此事定义为军事政变”(希拉里语),美国仍邀请洪军方参加9月的联合军演。
  另一方面,查韦斯和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等虽然大谈恢复洪国的民主,但他们对塞拉亚总统任期能否延长的关切,恐怕更甚于对洪国民主制度的维系。随着洪国政治僵局不断延宕,区域内左派国家领导人开始担心洪国反修宪运动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妨碍他们日后进一步修宪。不过,小国总统突破连任限制似乎已蔚为世界潮流。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像洪都拉斯那样设置了反修宪延长任期的宪法条款。何况,就在洪国政变期间,美国盟友哥伦比亚也成功修宪,使得乌里韦可以参加第三任总统选举。
  
  国际社会的斡旋困境
  
  塞拉亚被罢黜流亡国外后,由国会议长米切莱蒂接任总统。后者顶住美洲国家组织(OAS)开除洪国成员资格的压力,拒不让塞拉亚回国复职。9月,塞拉亚突然现身巴西驻洪国大使馆。美国驻OAS大使莱维斯·安塞姆称此举“不负责任且愚蠢”,洪政府则要求巴西在10天内表明立场:或给予塞拉亚政治庇护,或让他永久流亡,或将他交洪国受审,否则将关闭巴西大使馆。但卢拉以“不接受一个靠政变上台政府的最后通牒”作为回应。
  之后,美国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向农、首席副助卿克莱格·凯利等亲赴洪国调解,政争双方终于10月29日达成协议,内容主要有:一、成立“全国团结和解政府”;二、不包含政治赦免规定;三、承認11月29日总统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四、选举期间管制军队的权力由行政体系转交独立的选举法庭;五、成立认证委员会监督和解之进行;六、成立真相委员会就6月28日事件发生前、中、后细节进行调查;七、呼吁国际社会停止经济制裁并派遣选举观察员至洪都拉斯。协议还规定,塞拉亚能否复职由国会在咨询最高法院意见后决定。由于协议中并未明订由谁来领导“全国团结和解政府”,也未订定国会决定是否接受塞拉亚复职的期限,因此和解政府虽可如期成立,塞拉亚却不一定同时复职。
  果然,11月5日协议期满前,塞拉亚因坚持“不先复位便拒绝合作”而未提出阁员名单,临时总统米切莱蒂于期限前10分钟宣布顺利筹组“全国团结和解政府”,并出任过渡政府总统。由于洪国会未及时就塞拉亚能否复职进行表决,塞拉亚有被骗感觉,他虽致函希拉里要求支持复职,但大势已去。米切莱蒂在选举前后“暂时”辞职一周,以示对总统选举行政中立。11月29日总统大选举行,洛沃胜出。12月2日国会以111票对14票反对塞拉亚复职,这意味着在新总统于明年1月27日就职前,政局仍由米切莱蒂代理。
  塞拉亚复职的希望破灭,印证了洪都拉斯政治精英捍卫宪法的决心。而从美洲国家组织对整个事件的积极斡旋到协议签署后美国不敢居功,从洪国会未在大选前为塞拉亚应否复职投票到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等国未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承认选举结果,不仅显示了“美洲人管美洲事”的趋势,更预告了美国对拉丁美洲事务主导权的衰微。
  
  巴西俨然区域权力掮客
  
  美国坚持承认洪都拉斯大选结果,势将深化与拉美左派政权的对立,其中又以对巴西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最高。曾获普利策奖的《迈阿密先驱报》评论员安德列斯·奥本海默认为,“巴西正跃升为区域的头号权力掮客”。塞拉亚之所以会在9月21日现身巴西驻洪国大使馆,就是看准了临时总统米切莱蒂不敢招惹巴西。此番既然无法苟同美国之立场,巴西可能强化与“南美国家联盟”关系以制衡美国,更可能加快与区外势力战略合作的步伐。
  今年9月7日巴西和法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法国提供的军事技术包括在巴西建造核动力潜艇。鉴于巴西可能成为拉美第一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美国赶在9月9日宣布国会已通过将F18超级大黄蜂战机的技术转移给巴西,并将在巴西进行组装。但是巴西并不领情,11月23日卢拉在巴西利亚隆重接待伊朗总统内责德,卢拉除敦促伊朗仿效巴西在宪法中明文规定核研发只能用于和平用途外,也促请伊朗扮演关键角色,协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化解冲突并改善关系。巴西引进反美势力将导致美国在拉美的影响边缘化。
  最后,近年来中国不但透过联合国派遣和平部队到海地,其对原材料及能源之采购更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相较于俄罗斯向委内瑞拉等国出售大量武器,中国在拉美的外交作为,相当程度符合罗伯特·佐立克所谓“负责任的利害相关者”之角色。不过,继今年5月卢拉访华商请中国帮忙造核潜艇未果之后,11月16日巴西国防部长内尔松·若宾再度访华,并会见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外界盛传“巴西为中国培训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中国为巴西培训核潜艇指挥军官”。看来,奥巴马“重启”拉美外交的难题才正要开始呢!
其他文献
当我把一台油亮亮的、保养得很好的古董缝纫机扛进家门时,太太与儿子都认为,东西买得好,位置却摆错了。我也知道,哪有年近花甲的男人,会在书房里放上一台女红大家伙。  经济不景气,我们家附近的一条老街,短短200公尺内,竟然多了好几家旧货店。以前只要东西旧了,人们就想赶紧换新,不管坏了没,都往垃圾堆一扔,现在则是能卖就卖,能省就省。名为“寻宝屋”、“跳蚤市场”、“惜福居”等的这类二手商品店,倒是在百业看
已经遥远了吗,乌鲁木齐的夜晚?“7·5”事件中,整个乌市死亡人数达197人,直接经济财产损失6895万元。  数字背后,浮现的却是一个女孩忧虑的脸。那是一位家在乌鲁木齐的朋友,离家求学,现在广州一间公司做白领。那几天里,她不停地拨电话、发短信,好在最终确认家人平安,但同学的家人中却有不幸发生。她痛心于民众间的暴力相向:“我一直在祈祷,希望事情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希望主政者公正严明,希望鸟市不要从此成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必然要有前瞻性,必然要注重战略层次。对未来中国通胀的关注,这是一个大目标。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还要关注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稳定。  在今年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争议中,如何看待通胀和通胀预期是个重要焦点。在中央层面,对于通胀可能一直是谨慎的。不过,这种形势有了微妙的转变。温家宝总理9月10日在由世界经济论坛主办的2009年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开幕式
(2008年第16期《汶川之后,如何奥运》)  也许是巧合,当我读到本期策划时,恰逢奥运火炬进入四川省广安市,开始了在四川省的传递之旅。地震和奥运,作为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砥砺了国民的心智,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国民意识,孕育了社会进步的可能。  这种进步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在两起大的事件中,我们都看到了民间社会力量的成长。地震后,全体国民捐款捐物,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慈善热情,从物质到救
国资委在成立将近4年之后,转型问题已经迫在眉睫。2007年1月11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会见美国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兰克梵一行时说,完善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重中之重,国资委需要在这方面与包括高盛集团在内的国际知名机构开展合作,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此前,关于央企的并购重组、海外上市、国资控制领域等,国资委已做出了信心十足的表态。至此,外界看到了国资委有意转身为国有投
当疾病存在于个体身上时,病人的康复机会完全系于医疗技术水平,但当疾病演化为大规模的传染疫情时,对它的控制就不仅仅取决于医学,更取决于社会和政治应对策略的有效性。曾经的SARS,促进了香港公民社会的成熟。  香港自开埠以来,大大小小的传染病疫情一直没断过。1850年的热病造成上百名英国士兵死亡;1894年香港发现鼠疫,一年之内造成2500多人死亡;之后30年之内。鼠疫仍偶尔在香港出现,1898年至1
等到伊朗战争的乌云散去,叙利亚才能在不引起伊朗反弹的情况下与以色列谈和,从而螺旋式地提升叙以、美叙、美伊关系。这也可以说是骑墙主义的匠心吧。    7月中旬,到巴黎出席“地中海峰会”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一是决定与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国家的黎巴嫩建立外交关系,二是响应法国和以色列的呼吁,提出未来的叙以直接谈判将在“少则6个月长则两年”内达成和平协议。  考虑到叙利亚
过去凡有水井处必有柳词,如今凡有企业处必有责任。“绿色之道”对企业而言,不再只是一种口号,一种牺牲,而是一种生存使命,一种竞争优势,一份社会责任。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却每况愈下。提到绿色,你可能想到了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然而,作为一家要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企业,绿色不只是要保护环境多一点,不只是富贵企业的
12月8日登场的哥本哈根大会,据说开场氣氛非常火爆。5年来共减排二氧化碳8%但眼睁睁看着被中美的排放增量冲抵的欧盟,此番坚决敲打中美这两个排放大户,瑞典、德、法等借助准主场优势对中美开展车轮战,甚至要奥巴马回去重提一个减排目标来。而中方也反批欧盟不厚道,并联手印度、南非和巴西,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继续“率先大幅减排”。  其实中方代表大可不必如此慷慨激昂。要说历史责任,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协议,不是谈
邦戈讨厌被称为独裁者,让·平讨厌被称为独裁帮凶,两人都希望将“德治制度化”推广为“非洲价值”,所以在近年非洲地区冲突中,都能见到邦戈风尘仆仆“调解”的身影,而让,平以超过2/3高票当选非盟委员会主席,更被视为加蓬这个小国的大胜。  今年6月西非国家加蓬的“万年总统”邦戈病逝,享年74岁。他的长子阿里,邦戈随后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参加8月底大选,结果以41.73%的得票率战胜两名主要对手,当选加蓬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