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经过反复教育和训练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又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就具备了三个特性:一是稳定性,二是养成型,三是长效型。小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吃饭、睡觉、卫生、锻炼、劳动习惯。人的年龄越小,习惯养成越重要。
  1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孔子教育弟子,讲的最多的是“君子之道”,即怎样做人,是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善恶是非的观念,是个人修养的境界。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做人习惯的关键。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此,培养好习惯越早越好,效果越明显。
  人生的许多大道理,其实都蕴含在小事情之中,所以古代教育往往要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开始。《老子 道德经》中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问题,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排队如塞,以小欺大,以强欺弱,说谎骗人,打架骂人,脏话连篇,乱扔纸屑、果皮等等。随地吐痰是一件小事,比吃饭还要小的事。但是,他是一种恶习,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影响环境的罪魁祸首,同时又是一种损人利己,缺乏道得约束的坏习惯。几乎没有人不懂这些基本道理,但是为什么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仍然是我们独特的“风景线”?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没有认真地关注这些小事情。同样校园内外见老师问声好,楼道、教室轻声慢步,礼让先行,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整洁,集体活动注意安全……学校教育总是不断的要求学生做健康文明向上的人。
  2学会学习的习惯很重要。
  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却不能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细节和一点一滴抓起。在教学中有许多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听课、书写的习惯,回答问题的声音、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这些细节养成好习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加以引导。孔子对于学习的论述,讲的最多的还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等等。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家校及时联系沟通。老师可以經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行为,对学习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老师与家长不断沟通,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
  吃饭、睡觉、洒扫、卫生、锻炼、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我们很有必要教会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民以食为天”,学会吃饭与节俭的美德有关,与文明礼仪有关,与身体健康有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更应是我们让学生学会的习惯,餐厅内学生用餐,老师不光是维持正常的就餐秩序,还要纠正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剩饭剩菜;其次,如何吃得更加有涵养,如吃饭不大声说话,不把饭菜扔到饭桌上,菜汤溅出碗盘外,不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吃完饭桌长监督碗筷是否清洗干净,放置是否合理,餐桌及其周围地面是否清洁等,这些都是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再次,现代人的疾病基本上与吃有关,如何了解食物的营养,荤素搭配,如何控制饮食的适量,不暴饮暴食,如何注意饮食卫生等,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常识。
  4学会讲究卫生。
  勤洗手,开窗通风换气,勤理发、勤嗮被褥;勤剪指甲,勤换洗枕巾、床单;卫生工具放在指定位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另外,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自理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尝试,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为班主任,仅是带好班级,搞好教学远不够,仅是埋头苦干而不去加强这门工作的艺术,工作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紧跟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關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他负责着一个班的全部工作,要让班务工作得心应手,首先要让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敬重你,信
期刊
作为小学班主任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我们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我时刻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观念。所以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直狠抓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只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一、满腔热情  对待学困生,我要求自己做到“十先”:(1)早晨或下午上班见到同学先和他们打招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当她的儿女对她怀有浓厚的感情,为了她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她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而要使孩子能具备这种深厚的情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从小就开始教育培养。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在生活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  一、始终注意从小事着手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热爱家乡教育是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家乡与
期刊
一、班会的主题:尽量求“小”求“深”  一堂好的班会课,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要尽量化大为小,小中求深。即,把握主题——切入点要“小”,提升主题——内涵要“深”。  那么,如何确定班会的主题呢?我想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要服从上级德育部门或是学校工作的统一安排;二是要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主題要从学生中来,要有针对性,要与學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在成
期刊
实际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参与课堂学习,我们经常要用到小组讨论的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也能从更多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一种启发、引导和扩展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勇敢表达、懂得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更多的学生只是在听,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讨论中
期刊
人的心理包括智力、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的内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巧妙地把它们比喻成一架马车,情感和意志是两匹马,智力(理性)是驭者,此三者一个整体,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还相互推动。就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受过一定时间教育的小学生而言,意志具有独特的意义,它可以积极地控制其智力活动或情感活动。从而使智力不断深化,情感向健康和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关键的作用。  意志品质
期刊
自参加知行中国中小学校班主任培训以来,我经常思考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总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教育说難即难,说简单其实就是能否对学生付出爱心,能否坚持你的工作热情。  本学期担任六年三班的班主任工作,深知学业之重,但教育方法不可疏忽。由于上学期对学困生的帮扶不够,班级总体成绩受到影响。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取得进步。余佳杰是去年上学期转入的女孩。学习自主能力差,经常不写家庭作业。父母在外打工,被
期刊
一、产生背景  孩子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近几年,小学教育阶段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的原因。虽然每个家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最终孩子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成为了家庭悲剧的牺牲者和承担者,被迫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期刊
有效教育的内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在课堂上,要注重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注重优化师生關系,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
期刊
加强对班集体的管理和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班主任应重视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需做好如下几点:  一、慎重选拔干部  选拔干部首先要注意其思想品德,要选拔能关心集体,热心为同学服务,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同学。  二、培养和使用干部指导分工,明确职责  班委会组成后,班主任要指导开展工作,首先是指导分工,让每个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如班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