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近几年,蔬菜种植尤其是棚室蔬菜种植效益较好,因此面积不断扩大,土壤次生盐碱化、酸化、板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且在逐年加重。那么,菜农朋友该如何科学应对这些问题呢?本期特组织以下几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平原灌区、局部洼地、沿海低地等处的日光温室,由于受特定的地理位置影响,气候条件独特,加上长年的覆盖栽培和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表层或土壤中盐分积聚,这种现象被称为次生盐碱化。种植蔬菜的日光温室发生次生盐碱化后,蔬菜植株生长不良,给广大菜农造成很大损失。现就其发生的症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一、次生盐碱化现象
  当土壤表层中积聚的可溶性盐达到0.1%以上时即为盐化土壤,当总盐量超过1%时称为盐土。当表层土壤含较多的碳酸钠时,会使土壤呈强碱性,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盐的百分比超过5%时就称为碱化土壤,超过15%时就形成碱土。土壤表层全盐浓度达到0.3%时作物就会受害,全盐浓度上升到1%时出现生长“停滞”现象,水分不足时会萎蔫或枯死。日光温室土壤全盐浓度达到0.3%时会发生次生盐碱化。
  二、次生盐碱化的症状
  1. 表层土壤盐碱积累 土壤表层在干旱时常出现白色的盐分,地表板结,通透性差,土壤潮湿时会显现绿色或砖红色的藻类物质。
  2. 蔬菜受害 次生盐碱化发生较重的温室,黄瓜、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共同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色浓绿,叶缘翻卷,根毛少。黄瓜常表现生长点萎缩,未展开的叶柄向内弯曲,受害严重时叶缘黄白色,植株出现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或“不浇水不长”的“停滞”现象,而且植株早衰,常结出细尾瓜和苦味瓜。番茄植株表现为茎细弱,果实着色不良,形成绿肩果,易感脐腐病。豆角植株生长细弱、矮缩,似缺水状,结荚很少或不结荚。叶菜类不发棵,生长迟缓。
  三、次生盐碱化产生的基础
  1. 特定的地域 ①黄淮海平原洼地。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多次泛滥沉积而成。平原洼地是水盐汇积的中心,受地形和地下径流运动的影响,形成地下咸水,历史积盐较多。过去终年积水的大洼,一般盐碱较重;小洼积水时间短,积水落干后,盐碱集中在洼中心。②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又受海潮浸渍影响,排水困难,土壤积盐较重。③平原灌区。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地下径流缓慢,地下咸水分布广泛,有一定的盐碱积累。
  2. 干湿明显的季风气候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旱:这些干湿分明的季风气候特征,导致土壤中盐分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即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季回升。
  四、次生盐碱化的成因
  1. 全年覆盖栽培 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干旱条件下,从土壤深层随毛细孔隙的水分上升到表层的盐碱不能接受露天条件下夏季雨水的淋溶重新回到土层深处,而是积聚于地表,成为次生盐碱化的主要来源。
  2. 用矿化度含量高的水浇灌蔬菜 地下咸水本来含盐碱就多,用来浇灌蔬菜,盐碱残留于地表,逐年积累后形成次生盐碱化。
  3. 过量施用盐基含量多或杂质多的肥料 蔬菜是肥料敏感型作物,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在生长中不仅需要比大田作物更多的养分,而且还要求土壤有较好的保肥保水性能和长久供肥的稳定性。在温室建成初期,大量增施化肥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基于这种“肥料效应”,菜农更加相信化肥的好处,过量施用化肥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施用杂质含量高的化肥,如过磷酸钙等,造成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积累,又不能被雨水淋失,使盐分积累于地表。
  五、次生盐碱化的生理危害
  1. 作物生理干旱 土壤溶液中盐浓度升高时,造成高渗透压,使蔬菜吸水困难。这样即使土壤中水分不太缺乏,植株也吸收不到水分,形成生理干旱。其结果是蔬菜浇一水长一长和不浇水不长的“停滞”现象。
  2. 干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中某种离子浓度的过量增加会阻碍蔬菜对其他有效养分的吸收,造成作物营养缺乏,正常运转机能紊乱。
  3. 碱性环境中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 土壤中碱性盐分过多时,土壤溶液呈强碱性反应,使磷、铁、锰、锌等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形成难溶性化合物,有效性降低。
  4. 土壤板结,理化性能降低 土壤中有过多的盐、碱存在,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困难,通气性变差,根系呼吸困难,生长缓慢。
  5. 抗病性降低 高盐导致蔬菜根系活力下降,新生根少,根毛少,植株抗病性降低,病害蔓延。
  六、次生盐碱化的防治
  1.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持久,既可以补充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又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团粒结构。有机肥在分解中产生的腐殖酸还能中和碱性,吸附盐基离子,对土壤溶液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弱盐碱对蔬菜作物的危害:因此,增施有机肥是改良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机肥施用时一定要充分腐熟,特别是优质的骡马粪。
  2. 种植玉米、田菁等耐盐作物吸肥 夏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结束后,立即种植玉米、田菁等耐盐作物,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然后适时压青做绿肥,可再利用其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一步消耗土壤中的富余养分和盐类。
  3. 不用矿化度含量高的水或污水浇灌 日光温室蔬菜可选用深井水或无污染的河水浇灌,杜绝污水浇灌。最好使用滴灌或渗灌法,避免大水漫灌。
  4.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避免过量施用化肥,严格控制速效氮肥的用量,采取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科学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选用施后对土壤溶液浓度影响较小的化肥,如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冲施肥等。
  5. 轮作倒茬 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多年后,如发生次生盐碱化现象,最好和吸肥多的露地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油葵等进行1~2年轮作,同时进行雨水淋溶,降低盐碱。
  6. 换土更新 对种植多年蔬菜发生次生盐碱化的日光温室,采取起出盐碱表土,换入外部大田新土的方法来达到改良的目的。此法虽费工费力,但却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涉县农牧局 邮编:056400)
其他文献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岗头村处于丘陵地区,是当地有名的桃树生产专业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桃树,2002年引进栽培红不软桃,亩产量达2000千克左右,果园价格6~8元/千克,经济效益显著。现结合个人实践,总结出太原地区红不软桃丰产栽培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  红不软桃果实长圆形,果顶平圆,梗洼较深,缝合线明显;在山西太原7月上旬开始着色,7月下旬至8月初可上市销售,8月中旬果实全面着鲜红色,成熟后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土壤肥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肥源广,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具有明显效果。下面以千阳县为例,分析有机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 有机肥料资源现状  经调查,千阳县有机肥料种类多,资源丰富。全县年有机肥料资源总量209.96万吨,其中农家肥资源总量174.7万吨,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和川塬乡镇养畜农户家;年播种作物面
介绍了不锈钢筒形件拉深时,合理改变拉深凸、凹模间隙,采用新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在取消或改变热处理工序的情况下,拉深出表面质量理想的不锈钢筒形件。
介绍了通过建立参数化三维实体标准件库及模架,提高了模具三维实体设计效率,促进了FMC实型全型面加工的全面实施,为模具行业设计、开发提供方便、有效的途径,同时,大大提高了铸件
分析了模具企业的特点,并通过模具企业对网络化制造的具体运用,总结了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优势,也分析了目前网络化制造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基于ASP模式的模具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
山西省曲沃县史村镇南常村果农王根成,2001年栽植红提葡萄3亩,刚开始由于技术不成熟,效益一直不好。近年来,王根成不断参加培训,学习、应用多项新技术,一家3口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葡萄管理上。2009年,他的葡萄园亩产达到3000余千克,平均售价5.6元/千克,除去亩投资2300元,亩纯收入约14500元,成为当地种植红提葡萄的状元户。王根成种植成功的经验主要有5点:  1. 重视肥料的投入 秋季采
2015年,齐鲁石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坚持“高负荷、调结构、快周转、低库存”优化生产经营,抓好“五大增效”,实施“五大措施”,“快、准、灵”应对市场变化,公司效益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