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专题学术会议征稿通知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8年43期
其他文献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中华耳科学杂志》承办的首届中文言语测听发展高端论坛于2008年1月11至12日在北京举办。我国从事言语测听材料开发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胸腺囊肿是源自于胸腺导管的上皮残余,可见于胸腺原基下降线上的任何部位。临床上胸腺囊肿少见,仅占纵膈肿瘤的1%。而位于颈部的异位胸腺囊肿则更少见,近年来国内外仅有零星的个案报告。2005年5月我科收治1例颈部异位胸腺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定于2008年7月25-27日在广州举办第40期鼻内镜微创手术培训班和慢性鼻窦炎研究新进展研讨会,学习班将邀请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Robert P.Schleimer教授(J Allergy Clin Immunology主编)、Mayo Clinic的Eugune B.Kern教授(前任国际鼻科学会、美国
20世纪80年代,耳科医师和听力学家既已注意到临床上有些患者可听到声音但听觉理解能力异常为特征的听功能障碍性疾病。1996年Starr等首次将其命名为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此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听神经病这个较新的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深化了对该病的认识。然而,由于迄今对听神经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的不明和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临床上对其诊断及治疗标准上的莫衷一是。鉴此,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球囊阻断试验及供血动脉栓塞在颈静脉球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术前接受了DSA检查,其中10例DSA术中行球囊阻断试验及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结果所有14例患者DSA检查均发现肿瘤富含血管,5例显示颈内动脉受压变细。术中发现咽升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14例患者中10例接受了球囊阻断试验,8
例1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双侧鼻塞5年余,右侧加重半年于2005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双侧鼻息肉于外院行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症状改善。半年前因右侧鼻息肉复发再次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时有脓涕,鼻出血,伴嗅觉丧失。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抗牛素治疗无好转。无午后低热、咳嗽等其他不适主诉,既往无结孩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7℃,消瘦体形,
颅外颈动脉瘤可引起患者血管破裂出血、脑梗塞甚至致残和死亡,所以治疗颅外真性颈内动脉瘤一直面临着挑战。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手术治疗1例颅外颈内动脉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目的对比全面开放和保留上颌窦下缘两种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方式对手术后上颌窦纤毛传输途径的影响,探讨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中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恰当位置。方法设立3个观察组,观察示踪剂从上颌窦内向鼻腔的传出途径的差别。①正常对照组30例;②实验A组30例:ESS手术中全面开放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③实验B组30例:ESS手术中采用上颌窦自然开口前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