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16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担任了14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做一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
要管理好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是关键。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
一、组建和培养班干部
发挥班干部的小助手作用,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因此我对学生的各方面采取扬其长,避其短的方式。教师发现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通过提名,再进行民主选举,培养一批班干部,使他们能各司其职。比如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任卫生委员;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一有作业总是想事先完成,学习成绩良好的人学习委员;个子大有威信,关心同学的任安全委员。班级每月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工作不称职的进行换届选举。这样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他们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不断进步,带到整个班级积极向上。
二、关爱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农村小学孩子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就应当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给孩子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诉的人,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搞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光靠教师的帮助是不够的,还得靠全班同学来关注,特别是让优秀的同学来带动后进生。以前我也把后进生与优秀生坐在一块儿,但是到了期末一看,后进生还是后进生,优秀生还是优秀生。甚至于后进生坐在优秀生的旁边经常受到优秀生的歧视。所谓的期望效应,在我的眼神里,在我的语气里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得到。当我意识到这些不足之后,建立了小组帮扶,让每一个优秀生帮助一名后进生,发挥小组合作精神,经常比较各组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状态。小组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会抱怨后进生拖后脚,这是良好的教育时机,让优秀生明白,要想哪一组得最优,就要使每个成员都要优,促使小组成员增加合作,提高小组竞争力,促使优秀生加强与后进生的合作,以好促差,共同进步。
四、树良好班风,创特色
在班上应掀起激烈竞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等多方面激发从整体到个人的竞争意识。在班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的互助组。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比学习、比清洁、比体育、比纪律等,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巧批评,善表扬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亦,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如:我班有一位学生,母亲离家出走,家境贫寒,由她年迈的奶奶照顾,她行为习惯差,经常偷东西、打架,是师生都认为的那种已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特别大。后来,我与她奶奶和她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她,在这期间,只要她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方式,使她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作心灵的交流,这样使她从思想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她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她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这位学生做改正缺点的典型。
六、认真做好家访和开好家长会
通过家访,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其次,还应适时召开家长会,用这种方式老师及时与家长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收到良好的效应,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终将在教育的乐土上浇灌出绚丽的花朵。
(四川省会理县黎溪片区中心校 )
要管理好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是关键。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
一、组建和培养班干部
发挥班干部的小助手作用,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因此我对学生的各方面采取扬其长,避其短的方式。教师发现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通过提名,再进行民主选举,培养一批班干部,使他们能各司其职。比如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任卫生委员;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一有作业总是想事先完成,学习成绩良好的人学习委员;个子大有威信,关心同学的任安全委员。班级每月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工作不称职的进行换届选举。这样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他们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不断进步,带到整个班级积极向上。
二、关爱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农村小学孩子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就应当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给孩子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诉的人,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搞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光靠教师的帮助是不够的,还得靠全班同学来关注,特别是让优秀的同学来带动后进生。以前我也把后进生与优秀生坐在一块儿,但是到了期末一看,后进生还是后进生,优秀生还是优秀生。甚至于后进生坐在优秀生的旁边经常受到优秀生的歧视。所谓的期望效应,在我的眼神里,在我的语气里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得到。当我意识到这些不足之后,建立了小组帮扶,让每一个优秀生帮助一名后进生,发挥小组合作精神,经常比较各组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状态。小组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会抱怨后进生拖后脚,这是良好的教育时机,让优秀生明白,要想哪一组得最优,就要使每个成员都要优,促使小组成员增加合作,提高小组竞争力,促使优秀生加强与后进生的合作,以好促差,共同进步。
四、树良好班风,创特色
在班上应掀起激烈竞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等多方面激发从整体到个人的竞争意识。在班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的互助组。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比学习、比清洁、比体育、比纪律等,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巧批评,善表扬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亦,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如:我班有一位学生,母亲离家出走,家境贫寒,由她年迈的奶奶照顾,她行为习惯差,经常偷东西、打架,是师生都认为的那种已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特别大。后来,我与她奶奶和她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她,在这期间,只要她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方式,使她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作心灵的交流,这样使她从思想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她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她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这位学生做改正缺点的典型。
六、认真做好家访和开好家长会
通过家访,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其次,还应适时召开家长会,用这种方式老师及时与家长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收到良好的效应,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终将在教育的乐土上浇灌出绚丽的花朵。
(四川省会理县黎溪片区中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