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其自身的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应是广大职校教育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职校体育的特点和作用的分析以阐明职校体育工作应围绕有利于职校生的生存需求而有的放矢的进行之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职校;体育;生存教育
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蓬勃发展,社会对具备一定技能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于是诸多职业中专和技校(此处一概称之为“职校”,下同)便应运而生;就读于此的职校生在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后,其中的绝大部分(不排除少数学生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将直接进入社会,因此,将职校生的体育教育核心确定为“生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存教育”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数十个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郑重提出的新的教育概念。它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概念的丰富和总结。“生存教育”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对追求“分数教育”的挑战,“生存教育”认为“学校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场所,其学生的社会化指标是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独立思考、选择、决策以及社会协调能力,它的评价系统主要来自社会”。“生存教育”总是时刻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它追求改革,教育的目的具有终身性,“生存教育”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和未来的需求,强调教育对象自身潜力和创造性的挖掘和发挥。
二、“生存教育”和职校体育
1、通过职校体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竞争能力
竞争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学生自我综合素质及职校教育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竞争能力的高低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常常影响着毕业生的自我生存,而体育的一大功能就是让学生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学会竞争,同时在体育的领域里,显示自身的竞争水平,积累一定的竞争经验,特别是学校体育中的竞技内容的教育更能是学生对竞争的认识加强,进而帮助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竞争技巧和谋略,所以职校体育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竞争场所,创造竞争机会,以满足其培养竞争能力的需要。
2、职校体育应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促进健康的方法和手段。
健康问题从现在开始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它成了人才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才质量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素质,这其中最根本的又是身体心理素质,勿容置疑,没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的再积累以及运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都将成为空话,进而产生的教育不良投资也将不可避免地再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校体育授以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长期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手段,树立该群体的终身体育意识,保障他们长久地、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这将是职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保持健康身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而满足其生存所需。
3、体育过程应重视职校生的个性发展。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愈高其成员的个性体现就愈突出,在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中将需要大量的有个性的,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建设者,因此,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型人才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由于其固有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体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难以得到确认,这无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因此,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培养其自我责任意识,使其建立认识自我个性,发展自我个性;认识他人个性,尊重他人个性的意识,以便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并在其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将是职校体育需要为其学生的生存发展而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4、体育过程应注重学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社会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社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协调配合,一个合格的职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良好的社会协作能力将有助于缩短其走向成功的历程,而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又正是体育诸多项目所刻意追求和严格要求的。因此借助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生存教育的角度出发,体育过程应该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其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以正确和生动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协作意识,培养协作能力。
5、职校体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再学习能力
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体育技能的运用应该是长期的,不可间断的,勿须讳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体育的认知程度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及正确性,也就是说学生的体育素养不高,所以就凭学生对体育所了解的一鳞半爪,一知半解是很难保证其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够长期不间断,而体育作为一种服务于人和社会的文化现象;同样存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体育作为维持生存的保障才能实现。因此,职校体育应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着手,培养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在学习能力。
三、小结
学校体育在生存教育方面有着诸多优势,本着对学生个体负责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群的宗旨,我们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开拓,用于革新,在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生存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群体的竞赛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明.21世纪的中国教育.红旗出版社1996年
[2]黄威.中国教育思想跨世界变革思路.未来与发展1997(1)
[3]扬学雄.培养高智力人群的体育意识应从学校体育开始中国体育报 1997.3
【关键词】职校;体育;生存教育
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蓬勃发展,社会对具备一定技能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于是诸多职业中专和技校(此处一概称之为“职校”,下同)便应运而生;就读于此的职校生在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后,其中的绝大部分(不排除少数学生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将直接进入社会,因此,将职校生的体育教育核心确定为“生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存教育”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数十个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郑重提出的新的教育概念。它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概念的丰富和总结。“生存教育”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对追求“分数教育”的挑战,“生存教育”认为“学校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场所,其学生的社会化指标是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独立思考、选择、决策以及社会协调能力,它的评价系统主要来自社会”。“生存教育”总是时刻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它追求改革,教育的目的具有终身性,“生存教育”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和未来的需求,强调教育对象自身潜力和创造性的挖掘和发挥。
二、“生存教育”和职校体育
1、通过职校体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竞争能力
竞争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学生自我综合素质及职校教育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竞争能力的高低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常常影响着毕业生的自我生存,而体育的一大功能就是让学生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学会竞争,同时在体育的领域里,显示自身的竞争水平,积累一定的竞争经验,特别是学校体育中的竞技内容的教育更能是学生对竞争的认识加强,进而帮助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竞争技巧和谋略,所以职校体育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竞争场所,创造竞争机会,以满足其培养竞争能力的需要。
2、职校体育应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促进健康的方法和手段。
健康问题从现在开始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它成了人才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才质量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素质,这其中最根本的又是身体心理素质,勿容置疑,没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的再积累以及运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都将成为空话,进而产生的教育不良投资也将不可避免地再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校体育授以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长期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手段,树立该群体的终身体育意识,保障他们长久地、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这将是职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保持健康身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而满足其生存所需。
3、体育过程应重视职校生的个性发展。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愈高其成员的个性体现就愈突出,在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中将需要大量的有个性的,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建设者,因此,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型人才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由于其固有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体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难以得到确认,这无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因此,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培养其自我责任意识,使其建立认识自我个性,发展自我个性;认识他人个性,尊重他人个性的意识,以便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并在其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将是职校体育需要为其学生的生存发展而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4、体育过程应注重学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社会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社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协调配合,一个合格的职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良好的社会协作能力将有助于缩短其走向成功的历程,而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又正是体育诸多项目所刻意追求和严格要求的。因此借助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生存教育的角度出发,体育过程应该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其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以正确和生动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协作意识,培养协作能力。
5、职校体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再学习能力
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体育技能的运用应该是长期的,不可间断的,勿须讳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体育的认知程度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及正确性,也就是说学生的体育素养不高,所以就凭学生对体育所了解的一鳞半爪,一知半解是很难保证其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够长期不间断,而体育作为一种服务于人和社会的文化现象;同样存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体育作为维持生存的保障才能实现。因此,职校体育应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着手,培养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在学习能力。
三、小结
学校体育在生存教育方面有着诸多优势,本着对学生个体负责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群的宗旨,我们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开拓,用于革新,在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生存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群体的竞赛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明.21世纪的中国教育.红旗出版社1996年
[2]黄威.中国教育思想跨世界变革思路.未来与发展1997(1)
[3]扬学雄.培养高智力人群的体育意识应从学校体育开始中国体育报 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