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编程,可能给人的印象就是穿着格子衬衫的中年大叔,就算年龄还未到中年,但是因为长期熬夜加班,形象终归和“英俊”、“帅气”这些词没什么关联。
在和余铁琳交谈之前,我只知道她很年轻,但是因为“学编程”的关系,难免会将她和格子衬衫、宽边眼镜联系起来。但这个17岁的少女,阳光、可爱,甚至有点中二,完全看不出程序员的影子,而她却是从初中开始就已经入行多年的“老程序员”了。
“我不仅仅想让自己写出来的代码影响世界,更想用自己的热情和能力带领更多女孩子进入编程的世界。”

這位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女生,今年只有17岁。也许,一个如此年轻的女高中生说出这样的话,不少人都会觉得她是痴人说梦,男女平权,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一个女生想要改变世界,的确不容易。
那一年,余铁琳刚刚进入初二的课堂。她看到一个公众号中讲到一个学生因为自己家里养了一只猫,从而开发了一个宠物分享社区APP,而这个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WWDC开发者奖学金。
“我也要学编程”,当时的她只是萌生了一个学习iOS开发的念头,至于什么语言、代码、编程环境……这一切对她来说几乎都是一片空白。虽然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没能面对面地交谈,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女孩子的自信和坚定,虽然没有直说,但是言语间透露着一个信息:凭什么我不行?
那时候,距离当年申请WWDC奖学金的期限也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对于一个零基础的初二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的学习,再去参加培训班也来不及了,余铁琳选择在Google上自学。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到苹果的Swift语言、“Swift是我用过对新手最友好的开发语言之一”,即便是零基础的她,也在短短几天就学会了基础语法,并尝试开发了一些小游戏。
她告诉我,除了Swift开发语言的优势,自己还经常浏览一些苹果的开发者社区,在其中学习。苹果官方也很支持这些开发者,像是线上/线下的Today At Apple课程中就有不少编程课程,所有人都可以申请免费学习。
聊到这次的参赛作品,余铁琳更是如数家珍,“其实去年我就尝试参加过,想要分享一些在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中华文化,因此我当时的主题是丝绸之路”。当时因为想要制作合适的模型,还自学了Blender这个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虽然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但是这样的积累对以后的开发都是很有用的。

本次参赛的剪纸作品
今年参赛的Playground主题是剪窗花,简单来说就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软件通过算法生成展开后的窗花,还可以通过AR功能将它投射到墙面或者窗户上。
而这个应用,就是余铁琳通过苹果的Swift Playground来完成的,首先用XCode中的Simulator查看APP的效果,并检查每个预设功能。在APP完成之后,再把Playground传到iPad上,进一步检测是否有BUG。
这一切,都得益于苹果的生态系统,可以方便地在不同设备间协同操作,写好代码就可以进行调试。在创作过程中,用到了Storyboard、UIKit、ARKit、模拟器等技术,比如Storyboard能直观地调整界面布局,ARKit比较容易学习,而且可以直观地呈现剪纸作品,让用户更深入了解到剪纸这一传统文化。
在深圳的一个国际学校就读的时候,学校开办了编程课程,想都没想就报名参加了。结果开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班上唯一的一个女生。
虽然同学们没有明说,但是从部分同学的眼神里,还是看到了不理解,甚至还有同学表现出“嘲讽”和“不屑”。在她心中,男女生并没有什么不同,既然是谁都可以参加的学习,女生就一定比男生差吗?
那时候的她,本着不服输,只为争口气的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编程。结果显而易见,在班里的成绩比大多数男生还要好,带给自己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比写完代码测试通过还要开心。

葛总发微博祝贺余铁琳夺冠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余铁琳更加认识到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弱势,在余铁琳看来,“编程同样适合女生,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她一直在鼓励其他女孩一起学习,苹果的大中华区总经理葛越女士还因此发微博邀请她今后到苹果公司实习。
谈及这条微博,余铁琳显得有点兴奋,评论中有一句话让她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女生,和葛总气质好像”,是的,葛总一直是她心中的偶像,作为女性,能在苹果公司担任高管,这也是平权的表现。
在参加过几次Girls Who Code之后,越来越意识到科技行业的性别比例差异,原本用代码影响世界的梦想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她,只想用自己的热情和能力带领更多女孩子进入编程的世界。 说干就干,去年暑假期间,余铁琳作为发起人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期Coding Girls公益夏令营,邀请了16名零基础的女生参与编程学习。
余铁琳告诉我:“苹果的Swift是一种很好的编程语言,因为它的语法相对较为简单,无论是教與学都非常适合,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取得成就感。”

在上海举办的Coding Girls公益夏令营

新疆编程支教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编程的学习,在父亲的建议下,在去年12月份去新疆进行了调研,准备联合当地慈善基金会,通过教育形式来做公益。实地走访之后,看到当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这个刚上高中的大姐姐,毅然决然地开展了新疆编程支教活动。目前,她已经组建了完整的教育团队,这些志愿者来自全球各地,从初中生到在职的编程老师,都有着满腔热血,想要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做这些似乎不太符合你年龄的事情,你觉得辛苦吗?”我问道。
“在推广编程普及化以及科技领域平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是真正地在享受这个过程,就像敲下项目的最后一行代码一样,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带给了我许多的成就感,也让我知道了我未来的目标。”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这个乐观、自信的17岁女生是多么的坚定,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了。
其实,像钱睿超和余铁琳这样的开发者有很多,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帮助残障人士,还是让女性得到平权,都是在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年轻人,一直在不断拼搏,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再加上苹果这样的全球头部科技公司,能给予她WWDC开发者奖学金这样的肯定,相信对钱睿超、余铁琳,以及千千万万的科技从业者,都会是一次非常大的鼓励。
在和余铁琳交谈之前,我只知道她很年轻,但是因为“学编程”的关系,难免会将她和格子衬衫、宽边眼镜联系起来。但这个17岁的少女,阳光、可爱,甚至有点中二,完全看不出程序员的影子,而她却是从初中开始就已经入行多年的“老程序员”了。
“我不仅仅想让自己写出来的代码影响世界,更想用自己的热情和能力带领更多女孩子进入编程的世界。”

這位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女生,今年只有17岁。也许,一个如此年轻的女高中生说出这样的话,不少人都会觉得她是痴人说梦,男女平权,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一个女生想要改变世界,的确不容易。
刚开始学编程,只是单纯觉得酷
那一年,余铁琳刚刚进入初二的课堂。她看到一个公众号中讲到一个学生因为自己家里养了一只猫,从而开发了一个宠物分享社区APP,而这个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WWDC开发者奖学金。
“我也要学编程”,当时的她只是萌生了一个学习iOS开发的念头,至于什么语言、代码、编程环境……这一切对她来说几乎都是一片空白。虽然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没能面对面地交谈,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女孩子的自信和坚定,虽然没有直说,但是言语间透露着一个信息:凭什么我不行?
那时候,距离当年申请WWDC奖学金的期限也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对于一个零基础的初二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的学习,再去参加培训班也来不及了,余铁琳选择在Google上自学。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到苹果的Swift语言、“Swift是我用过对新手最友好的开发语言之一”,即便是零基础的她,也在短短几天就学会了基础语法,并尝试开发了一些小游戏。
她告诉我,除了Swift开发语言的优势,自己还经常浏览一些苹果的开发者社区,在其中学习。苹果官方也很支持这些开发者,像是线上/线下的Today At Apple课程中就有不少编程课程,所有人都可以申请免费学习。
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聊到这次的参赛作品,余铁琳更是如数家珍,“其实去年我就尝试参加过,想要分享一些在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中华文化,因此我当时的主题是丝绸之路”。当时因为想要制作合适的模型,还自学了Blender这个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虽然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但是这样的积累对以后的开发都是很有用的。

今年参赛的Playground主题是剪窗花,简单来说就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软件通过算法生成展开后的窗花,还可以通过AR功能将它投射到墙面或者窗户上。
而这个应用,就是余铁琳通过苹果的Swift Playground来完成的,首先用XCode中的Simulator查看APP的效果,并检查每个预设功能。在APP完成之后,再把Playground传到iPad上,进一步检测是否有BUG。
这一切,都得益于苹果的生态系统,可以方便地在不同设备间协同操作,写好代码就可以进行调试。在创作过程中,用到了Storyboard、UIKit、ARKit、模拟器等技术,比如Storyboard能直观地调整界面布局,ARKit比较容易学习,而且可以直观地呈现剪纸作品,让用户更深入了解到剪纸这一传统文化。
苹果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翻牌”
在深圳的一个国际学校就读的时候,学校开办了编程课程,想都没想就报名参加了。结果开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班上唯一的一个女生。
虽然同学们没有明说,但是从部分同学的眼神里,还是看到了不理解,甚至还有同学表现出“嘲讽”和“不屑”。在她心中,男女生并没有什么不同,既然是谁都可以参加的学习,女生就一定比男生差吗?
那时候的她,本着不服输,只为争口气的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编程。结果显而易见,在班里的成绩比大多数男生还要好,带给自己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比写完代码测试通过还要开心。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余铁琳更加认识到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弱势,在余铁琳看来,“编程同样适合女生,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她一直在鼓励其他女孩一起学习,苹果的大中华区总经理葛越女士还因此发微博邀请她今后到苹果公司实习。
谈及这条微博,余铁琳显得有点兴奋,评论中有一句话让她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女生,和葛总气质好像”,是的,葛总一直是她心中的偶像,作为女性,能在苹果公司担任高管,这也是平权的表现。
17岁已组建完整教育团队
在参加过几次Girls Who Code之后,越来越意识到科技行业的性别比例差异,原本用代码影响世界的梦想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她,只想用自己的热情和能力带领更多女孩子进入编程的世界。 说干就干,去年暑假期间,余铁琳作为发起人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期Coding Girls公益夏令营,邀请了16名零基础的女生参与编程学习。
余铁琳告诉我:“苹果的Swift是一种很好的编程语言,因为它的语法相对较为简单,无论是教與学都非常适合,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取得成就感。”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编程的学习,在父亲的建议下,在去年12月份去新疆进行了调研,准备联合当地慈善基金会,通过教育形式来做公益。实地走访之后,看到当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这个刚上高中的大姐姐,毅然决然地开展了新疆编程支教活动。目前,她已经组建了完整的教育团队,这些志愿者来自全球各地,从初中生到在职的编程老师,都有着满腔热血,想要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做这些似乎不太符合你年龄的事情,你觉得辛苦吗?”我问道。
“在推广编程普及化以及科技领域平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是真正地在享受这个过程,就像敲下项目的最后一行代码一样,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带给了我许多的成就感,也让我知道了我未来的目标。”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这个乐观、自信的17岁女生是多么的坚定,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了。
其实,像钱睿超和余铁琳这样的开发者有很多,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帮助残障人士,还是让女性得到平权,都是在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年轻人,一直在不断拼搏,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再加上苹果这样的全球头部科技公司,能给予她WWDC开发者奖学金这样的肯定,相信对钱睿超、余铁琳,以及千千万万的科技从业者,都会是一次非常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