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 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邀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5-01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单刀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相互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后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利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讲《买小狗的小孩》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你对小孩的那句话偶感触?简单的说理由;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师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地怎样?这时老司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度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条约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度上花心思。
  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重视,而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发展的最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便是学生学习的启蒙与基石,下面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9-0
【摘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评定教学效果的方式有很多,最常用最直接的评价方式是看学生是否认同,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程度如何,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真正得到体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钻研和勇于实践,虽按预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深陷传统教育牢笼的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困惑和迷惘交织在一起,使高中历史课改之路变得扑朔迷离。现将切身体验做一简要汇报,希望能与各位教改精英一起探究其中门道。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和药用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实验在唐亮的研究《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微繁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杜仲组织培养体系,着重建立了以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壮苗生根路线为基础的植株再生体系,为杜仲转基因分子研究提供材料和技术平台,同时获得了大量杜仲优良品种的苗木。实验采用杜仲优良品种华仲5号为材料,以成熟胚、幼嫩胚、叶片
鱼类精子活力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其中水通道蛋白和p H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水通道蛋白是一种位于生物细胞膜上的内在膜蛋白,可以控制水分子及其他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对生物体
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花鲈概况,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2)花鲈群体形态学差异比较研究:(3)花鲈群体同工酶遗传结构比较研究;(4)中日花鲈鱼类mtDNA cytb序列比较研究;(5)综合论述花鲈属的
厚朴(Houpo?a officinalis),木兰科(Magnoliaceae)厚朴属(Houpo?a)落叶乔木,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厚朴是我国长江流域亚热带和北热带的重要药用植物,其树皮、根皮、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它们也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在现代教学的改革中,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结合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结合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4-02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那么,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通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