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1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张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张师傅加工了6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00个零件。这时把5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1.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入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师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计划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2/5。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4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虽然能准确地判断出2/5和7/9这两个分率都是以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的2/5”,这说明甲、乙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又说明甲、乙实际加工零件个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乙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直至解答出这道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总之,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注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点所在。
  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
  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2.具体与抽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3.求同与求异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4.一般与特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都积极投入了这场改革。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浅谈笔者在使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做法和想法。  一、利用“阅读材料”树科学家形象,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折射太阳的光辉.东南大学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批祖国科技精英在高亹教授带领下数十年来为解决火电机组的振动和稳定难题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
【摘要】不同的路桥项目工程所遇到的软土地基本身内部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需得采取差别性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案的确定需要在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路桥工程材料的供应、工程投资预算设计、工程工期预算以及所处环境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设出经济实用、经久耐用、安全稳固的精品路桥工程。  【关键词】市政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概述  1.1软土的含义及特点  软土是一
办学思想、工作思路,勇于实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也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结果.新的办学思想要吸取自身发展之特色,结
姓氏来源rn一,以地为氏.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洛阳有褚氏聚.《姓氏寻源》云:古有褚地,居者以为氏.rn二,以官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本自殷(商)后人宋共公
箭牌糖果、雀巢咖啡、维他奶、明洽巧克力……这些享誉全球的优质食品都来自上海松江.自2013年底成立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松江示范区)以来,松江检
期刊
打响“四个品牌”“上海服务”被上海市放在了首位.一开始,很多人未能理解“上海服务”的深意,“上海服务”不仅仅是上海的服务业,更为重要的是上海经济服务全国的核心能力.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是民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市政工程规模庞大,若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将会造成极大社会隐患,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新时代市政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基本理念,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建筑质量,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1.1施工单位素质不高、法规体系不健全  在建设质量监管政
初冬时节,寒意渐显,但置身宁波国家高新区,却让人暖意萦身。在高新区人的奋力拼搏下,作为攻坚克难战危机的第一载体和重要平台——“创新突破年”、“企业服务年”和“新城建
施工灌浆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该工程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灌浆方式,做好原材料、维护、验收等一系列工作,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