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益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能较好地解决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利用构建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来引导学习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教学设计,应该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教学重点;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提出现阶段要达成的目标;分析达成目标已具备的条件和需要怎样的新条件,从而做出教学问题诊断;根据上述分析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最后是目标检测设计.其中,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是重中之重.
  下面就以“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为例,谈点体会.
  “统计与概率”是本次课改的新增内容.对于用频率估计概率,教科书的相关描述为“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p”.概率的频率定义,反映了在大量重复实验的条件下,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就是概率的性质.其中既有频率的随机性(每人每次实验都是变化的),也有频率的规律性(也就是稳定性).
  对于数学教学,要把知识体系当成核心,围绕知识体系开展教学.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概念的来源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是什么?概念有什么作用?在新的概念引入后,原有的知识可以做出什么新的解释?等等.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要树立“整体观”,不仅要分析所教学内容所在节的教材处理,更要看到这部分内容所在章的教材处理,甚至全套教材对于相关内容的处理,要深入理解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及其相关内容的编写意图,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也是有好处的.
  例如,对于“用频率估计概率”,古典定义、统计定义和公理化定义阐述了其各自意义和联系.从直观上讲,统计定义是非常容易接受的,这个定义也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它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涉及到大数定律,在初中阶段,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接触其严格的形式和证明.因此,只能是通过实验获得,而没有明确的数学化的计算方法.与学生以往学习确定性数学的经验相比,概率的值无法确定,学生会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困惑.在概率的古典定义中,“等可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它是古典概率思想产生的前提.正是因为“等可能”,才会有“比率”.这里,“等可能”虽然无法确切证明,但借助实际背景,学生是能够感知的.因此,我们理解教材将概率的频率定义放在了古典定义之后的用意,这样做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借助熟悉的古典概型,从频率角度探讨,让学生感受到用实验的方法是有效、科学、合理的,最后推广到任意随机实验上,学生接受起来便顺理成章.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认识,是从具体的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等的认识过程中提炼概括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对数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数学方法是指数学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方式、手段、策略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有很强的联系性.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于数学知识之中,数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载体.数学思想方法重在“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逼近思想本质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一定要注意“过程性”,“没有过程就等于没有思想”,要让学生在过程中逐步体会和理解. 我们知道,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随机的、不确定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率教学的始终.在“概率的率估定义”的教学中,除了随机性,还有频率的稳定性.亲自实验获得的结果能够给学生以真实感和确切感;亲自实验的过程就是感受这种随机性和稳定性的过程.因此,对于概率与统计的学习,学生应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实验权,在动手和动脑中感受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对于“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对于这节课,授课教师采用“掷硬币”的实验.“掷硬币”可以用古典定义求概率,所以概率值是明确的,而通过实验的方法计算得到的频率就可以和这个明确的概率值相比较,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频率具有稳定性”这一事实,从而感受到“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合理性.但“掷硬币”或“掷骰子”的随机实验只能起到让学生直观感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合理性的作用,不能让学生理解其必要性.
  对于“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又该如何体现呢?教师在课堂引入的“姚明罚球命中率”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该问题既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能说明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还能通过求命中率引出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姚明罚球的命中率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知道该值的大小对对方球员是否有必要犯规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知道它,概率的统计定义就给出了这样一种方法──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师在“掷硬币”后采用的“掷图钉”的例子,不能用古典定义求概率,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概率的统计定义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是“预设”的,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这两者一定存在落差.解决的关键是加强教学设计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也才有保证.
其他文献
在活动单导学的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的大背景下,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课程目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思维导图有利于
从教快6年了,接手高一学生也快一年了,感受颇多.尤其在数学的教学上,不管是自身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反思,去总结.经常接到家长电话说自家小孩在初中时数学成绩有多么好,怎么一到高中就直线下降?这个问题有必要来做一下剖析.  首先,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和难度上做一下比较.初中数学内容简单,易懂,易入门,学生感觉起点比较低,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情况下即使脱离教师的教授,自学也
情感是指主体在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态体验.“没有一种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情感因素主要表现为两种状态,即积极性情感和消极性情感.积极性情感能使人自觉产生心理上的趋向性和直接动力,从而不断推动行为的探求与创新.情感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引发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下乐学和善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
“挖出来了!挖出来了!杜老师找到了.”震后一直守候在南坝小学校门口的老师和家长们围拢上来.rn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推动了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发展,也对其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实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19  高中音乐教学因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性,往往存在课时较
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是因为教学中要想把现实中真实的事物引入教学并与教材里抽象的理论知识相映照,就需要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途径有多种.  一、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形成生活化的  教学情境  以生活中的趣事和典故作比喻,引出新概念,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加强化学知
生活中有一种“分享理论”说,它告诉我们给予是智慧这样的道理。当自己有6个苹果时,不要一个人独自享用,不妨分给他人5个,尽管自己暂时少吃了5个,但却得到了5人的热情和友好。也许
5月13日,佘友富的父母历经艰险,终于在四川省汶川县漩口中学对面的山坡上找到了儿子。夫妻俩激动万分,要带儿子往安全地带转移,却被儿子拒绝了。“是同学们把我从废墟中挖出
摘要: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学生进入高一后,普遍感觉物理难学,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两极分化严重。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分析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而在新课改形势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一;教学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
多年坚持加固危楼地震来临时,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正在绵阳办事。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他最怕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