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时尚病”练习真作文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低效的原因有很多,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施教主体、学习主体、课堂环境、训练内容及方法等因素的关联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而在教学实践中,训练不当导致作文低效的原因才是最直接的。从作文源头、心理、方法几个层面剖析出作文训练中的低效做法,以期得到改进。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观察;真情;方法技能;效率
  作文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喜欢追求“时尚”,学生作文中越来越多的“时尚病”在蔓延。大家热衷于使用一些漂亮的流行词、作文术语等,加之假大空的素材和语言,作文训练难接“地气”,作文的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时尚病”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不缺“生造”,缺“生活”
  《語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其真情实感。”[1]这段话明确了作文的性质、功能、要求,教师应当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很多师生却喜欢“玩假的”,丢掉了自我,丢掉了生活,丢掉了自己的身份职业、年龄特点和所处环境。在学生的作文当中,表现出来的是别人的生活,没有自己生活的痕迹。甚至表现出来的不是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的活泼、真诚、好奇、坦率,而是饱经沧桑、苦痛、深沉、善于算计等。
  一些学生的作文中生造出许多不合理的故事,却不肯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2]在这些学生看来,胡编乱造更加容易应付作文,不需要什么真情实感,不需要什么选材,把作文训练当成应付练习,因此生造就成了应对作文的法宝。
  丢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不顾,胡乱编造、随意生造,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会是何等的“不识人间烟火”。面对此种境况,师生应当一起努力,以自己的生活为原点,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再往外拓宽,否则将找不到作文的门道。夏丏尊等前辈曾经告诫过:“文章是传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给别人的东西。倘然自己本来并无这样的意思和情感,当然不应该作这样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是说诳了。”[3]
  二、不缺“观色”,缺“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4]观察是感知记忆事物的基础,是记忆系统最直观和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但许多学生缺少观察,喜欢在“观色”上下功夫,即“察言观色”,看任课教师喜欢哪种类型的作文,就投其所好。甚至努力研究考场上老师喜欢哪些特点的作文,想从中提炼出“秘笈”来,以便取得高分。这种“时尚病”,也是后患无穷的。
  其一,失去了作文的动态性和综合性特点,抑制了学生的智力活动。作文是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了作文前的观察积累、作文时拟题构思行文、作文后的批改评价、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开发等环节,这些环节的学习和训练主体都是学生,其他人无法替代。作文又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环节、课程课型互相关联,比如,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等。“观色”忽略了这些综合因素。学生没有观察,就没有第一手素材,也就失去了积累的过程,难以形成作文冲动及表达欲望。
  其二,“观色”之法,其实是在助长学生投机取巧的学风和文风,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是辛苦的,作文也是辛苦的,从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不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研究教师的作文喜好和口味,研究考场作文的得分技巧,把作文练习的动机直接指向分数,这种风气不可取。要占有材料,写出好作文,还是应该从观察感知、阅读积累、生活积累等环节做起,来不得半点马虎。
  “观色”之法,很喜欢在材料选择上做手脚,在一些学生看来,只要写那些“高、大、上”的素材,硬生生地把思品课堂的某些句段直接移植到作文当中去就能得高分了。而对于生活素材却没有积累、没有开发、没有利用。这未免失之偏颇。
  三、不缺“煽情”,缺“真情”
  作文是表达某种感情的活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外化,是和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一起的。如果没有什么想要表白,没有什么情感想要抒发,那其实是没有作文的必要的,而有的学生却是在此种情形下作文的,本来已谈不上什么真情实感,却偏偏喜欢“煽情”。
  其一,用看似漂亮的语言作外衣,在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的情形下,顶着语言的外壳“煸情”。贯用的方式是排比。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反问,不停地反问。也有喜欢引用的,把一些“心灵鸡汤”式的语句大段大段地罗列,似乎这样就有了感情的爆炸了。还有变换人称的,行文中用第二人称,以便拉近人物之间的距离,以期达到传情的目的。
  其二,既没有必要的观察积累,又没有真情实感,要达到“煽情”的目的,往往只能借助“苦难”题材,似乎人间满眼只有悲愁。在这类“煽情”作文中,学生自己的成长和生活充塞着“苦难”,好像学生就是在苦海里泡大的,生活中的温馨美好幸福温暖全都不见了。而且用的往往是第一人称叙述,有点“现身说法”的味道,开始读来,还有点“心有戚戚焉”,但多读几遍,就会产生半信半疑的感觉。周围环境也是“苦难”的,什么陋巷荒野、家徒四壁;什么亲人离世、孤苦伶仃;还有奶奶病重、双亲不在,自己要在风雨中卖报纸的周末生活……“煽情”法违背前辈们提出的作文需要“诚实的态度”,也违背了作文是内心表达的根本要求。
  四、不缺“套路”,缺“正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5]这里指出了作文训练的“正路”:观察思考,并且是说真话、心里话。这和叶圣陶等著名教育家们提倡的“诚实”“自己的话”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作文训练的要求。一些学生在作文当中玩着“套路”,不走“正路”,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背诵作文术语、作文知识。教师和学生一起,搬了一些作文术语,以为练得多了,作文能力就上去了。还有的教师一味的教作文知识,不注重引导学生练习写作。一谈到作文,不管是指导课还是修改课,基本就是几个作文术语:审题、选材、中心、结构、立意、语言,提出标准要学生记住,再让学生学着把作文往标准里面套进去。
  其二,把作文的开头结尾弄得漂亮。有的学生不知从何处听说了评改作文的方式:只看开头结尾,中间扫一眼了事。于是就想办法把开头弄漂亮,总结了十几种甚至更多的开头方法,并划定不同类型作文的开头法。与此类似的,又总结了十几种结尾的方法,按情形套用上去。
  其三,喜欢点题,而且是胡乱地点题。作文需要恰当的点题,表明事理所得,但在许多师生那里,点题又成了“套路”:喜欢用时尚的标语或政治纲领点题,而且还有“开头要点、中间要点、结尾还要点”的点题法。作文点题,需要的是恰切自然,而不是贴上一些时尚的标签。
  作文的“时尚病”有好多种,从训练环节来说,要除掉这些“病症”,就需要师生一起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去,用慧眼观察,用慧心体悟,让作文成为交流的重要方式,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求,以提升作文教学的实效。
  注释:
  [1][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作者简介:赵同生(1973—),男,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小石潭记》(柳宗元)、《醉翁亭记》(欧阳修)等山水游记散文,均具美学特质:第一,真实客观地描述山水景物;第二,记述作者的游踪;第三,在描摹山水景物的过程中,寄寓作者的情感;第四,语言优美精致,言简意赅等。那么,在阅读教学山水游记散文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鉴赏上述诸多美学特质呢?  一、鉴赏其绘景与寓情,体味作者的深细情感  以脍炙人口的《小石潭记》为例。该文既写出了小
摘要:许多学生一到写作时就苦不堪言,主要是因为缺乏恰当的引导。其实写作文犹如跳舞,应该认真走好这三步:审题立意,精心选材,布局谋篇,这样才能跳出一曲精彩的华尔兹。  关键词:作文三步;审题立意;精心选材;谋篇布局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语文难,作文更难,好作文难上加难”。一到写作文时,学生便眉头紧蹙,搔破头皮,真是苦不堪言。  学生觉得作文难主要是因为缺乏恰当的引导。作文如跳舞,要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通过访谈得知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古代山水游记类文本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仅关注其中的文言语法知识就可以了。可见,当前对古代山水游记的教学需结合实际探索教学方法,找到解读山水游记散文的有效路径,才能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拟以《钴姆潭西小丘记》教学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及反思感悟,谈谈如何开展关于古代山水
摘要:审丑是审美的一部分,认识丑、分析丑、批判丑对高中生了解世界意义重大。通过从人物形象、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三个层次归纳了《呐喊》《彷徨》的审丑教学点,提出四点策略,即沟通内外,认识丑陋;立足文本,感知丑陋;读写结合,剖析丑陋;讨论交流,审视丑陋。  关键词: 《呐喊》;《彷徨》;审丑教学  童庆炳在《文学审美特征论》里曾指出丑作为一种艺术内容是可以引起我们快感的:“丑是一种快感,用来衬托美的丽质
1.Props  Props意思是尊重,它是proper respect 的简略形式。青少年常用props这个词来恭维某人或者某人的作为,作为名词使用。  例如:I really have to give you a lot of props. No one could have done a better job with this assignment. Our professor has t
栾甫贵,管理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曾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及第六届理事、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教学分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大学部委员、中国农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等。曾获得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荣誉称号,中国会计学会
李阿姨今年60岁,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低热,到广州某三甲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半年后,李阿姨又出现气促,复诊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经过胸腔穿刺等治疗后症状有好转,但不到1个月,李阿姨气促又复发了。  不仅咳嗽、痰多,出汗多,近来睡眠也差,要么难以入睡,要么梦很多,胃口也不好,整个人都没精神。因为症状反复,还需要维持吸氧状态。  女儿决定带李阿姨试试中醫疗法。  正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一种传统题型,为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记忆能力。纵观2009年的高考18套试卷,名句名篇默写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考查的形式看,题型以上句或下句填空为主,兼有理解填空。上海、安徽等9份试卷出现了选做题,这种形式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  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初、高中教材为主,兼顾课外。作品多选择名家名篇,屈原的《离骚》、荀子的《劝学》、苏轼的《赤壁赋》、柳永的《
我搞不清楚我的爷爷涂雅博士整天在他的实验室里干什么。他那个实验室就设在我家的阁楼上。自从爷爷退休以后,我再也没有上过阁楼。  爷爷不让上。他对全家人说,阁楼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他的批准,任何人不要试图上去。爸爸妈妈知道爷爷的怪脾气,不想惹他生气。  我才不管呢,我是爷爷的宝贝孙子,爷爷喜欢我。  所以当爷爷去出席世界科学家大会(爷爷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爸爸妈妈也上班去了,家里只剩下我一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除了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外,在整篇诗中还有一些细节的刻画,笔墨虽不多,却极精彩,以诗中对“哭”这一细节的分析,体会其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细节;哭;性格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结构完整紧凑、细腻,还有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