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教案设计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80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目标
  1、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2、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爱惜植物,加深节俭意识,并体现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1、区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异同。
  2、能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自读导语部分,教师引领学生概括: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并且个体由种子发育而成,这样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二、展示目标
  (一)观察种子
  学生小组内观察准备好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认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参阅教材提供的图示,对比二者的异同。
  教师带领学生概括:
  1、胚是幼小的生命体。
  2、种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3、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的发育提供能量。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本知识点,教师给以提示:
  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点。
  2、常见的两种植物都有哪些,说出你所知道的。
  (三)果实
  1、组成:包括果皮和种子。以苹果为例,教师讲解。
  2、作用: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保護种子免受环境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
  3、适于传播:有翅或毛,能随风飘扬;表面有刺毛或黏液;有鲜艳的颜色或香甜汁液。
  启发学生举出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果实的特点及作用。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本组收集到的种子和果实,交流自己的活动经验与心得感悟。
  三、巩固应用
  1、课后练习
  2、《全心学习》选择题
  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完成。
  课后反思:
  1、学生们在课下收集种子与果实的活动进行的较好,平均每个小组都能提供三种以上的果实和种子。
  2、在观察“种子的结构”环节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并能通过比较找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对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以及果实和种子的传播,学生们了解的不是太多,所以教师应该有适当的补充,这一点我疏忽了,应该多准备一些相关的多媒体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聚物-1(copolymer-1,Cop-1)反应性T细胞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后肢足垫注入0.2mgCop-1或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
目的观察兔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过程中斑块内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经抑制物-1(TFPI-1)、组织因子途经抑制物-2(TFPI-2)的变化规律。方法新西兰雄兔通过高脂饲养合并股动脉球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他们天生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但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想:“感觉到了什么,还感觉到了什么”?结果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感觉了!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
循环DNA是存在于血浆/血清中的游离DNA。已有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循环DNA来源于肿瘤细胞。因此,检测肿瘤患者循环DNA质和量的改变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具有较大价值。循环
【摘 要】随着教育新课改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简单、枯燥的教学过程,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但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打造生动有趣、高效和谐的课堂,仍然是当前课堂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英语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