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血管球囊预埋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iant_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支血管球囊预埋技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冠脉分叉病变患者111例,其中行分支球囊预埋59例,行分支单纯导丝保护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分支血管血流及置入支架情况,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血管血流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冠脉病变分布、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病变长度及内径、主干与分支之间的夹角、主支血管置入支架长度和个数、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主支及分支血流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主支残余狭窄>25%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预埋组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者、分支需要置入支架者低于导丝保护组8.5% (5/59)与23.1% (12/52)及42.4% (25/59)与61.5% (32/52),均P<0.05。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显示,两组主支血管血流TIMI3级,主支残余狭窄>25%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预埋组分支血管的血流TIMI3级者高于导丝保护组90.2%(37/41)70.6%与(24/34)(P<0.05),残余狭窄>50%者低于导丝保护组7.3%(3/41)与23.5%(8/34)(P<0.05),分支血管的狭窄程度、晚期管径丢失及支架再狭窄率均低于导丝保护组(P<0.01)。术后12个月球囊预埋组MACE发生率低于导丝保护组11.9%(7/59)与26.9%(14/52)(P<0.05)。球囊预埋组手术相关费用更低,(55 113±968)元与(61 023±1 311)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支血管球囊预埋技术治疗老年冠脉分叉病变是安全的,其近远期疗效优于行分支单纯导丝保护技术。

其他文献
赵建华,三峡大学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20年的艰辛建设,10年的有序运行,10年的人间奇迹!三峡建设的巨大成就告诉世人:三峡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糖尿病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75岁及以上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75岁以上患者254例,依据不同的血运重建方式分为PCI组(93例)和CABG组(161例)。观察住院期间和12个月后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CABG组与PCI组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4.9%(8例)比1.1%(1例
随着开展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试点工作进入第三年,全国已有13个省份运用人社部退管系统,开展了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试点工作,为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