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及定位的文献综述

来源 :致富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务目标是财务行为运行的目的,是人们从事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它既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关系到企业目标的实现。该文将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归纳下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目标的演进发展与其定位。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演进与定位;文献综述
  
  一、财务管理目标在演进中形成的学术观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作为社会的主体日益发展和壮大,企业要想在竞争的社会里保持优势,必须明确企业的目标,而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目标中的核心目标,确定和实现显得更为重要,它客观上取决于财务主题存在的目的和宏观经济模式。纵观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财务目标的讨论日就不衰,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国内有学者表示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利润最大化使企业经营资本有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符合本金最大化增值的财务活动内在要求,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
  (二)每股盈余最大化
  20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发展,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这种观点认为:应把企业实现的利润与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计算出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这样充分体现了本金投入与本金增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是近几年西方财务管理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股东创办企业就是为了增加财富,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来维持企业的存在。但股东财富是个定性的术语,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因此采用了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可用股价作评价。但股票价格是外部参与者的客观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再次,它只适合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却无法得到合理评价。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有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涵义是不明确的,它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相似之处,当假设债务价值保持不变,则增加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有相同的意义。但债务价值也经常发生变化,同时测度债务价值和股东价值,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费时费力。
  (五)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郭复初等学者在1997年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所有者财务最大化”。所有者对企业评价的标准主要是自身财富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增值,因此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适合我国的现实状况,考虑到了众多非上市企业。它不仅符合非所有者之外的企业经济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六)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最大化
  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一方面反映了利润最大化目标,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目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财务能力协调化目标,因此,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这个观点涉及到了企业的财务能力及财务核心能力的论述。在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显然是企业盈利和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要最大化企业的赢利能力,但盈利能力的最大化不如盈利能力增长的最大化,而盈利能力增长的最大化不如盈利能力可持续增长的最大化。但它同样是一个企业赢利的指标,没有考虑到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缺乏综合性。
  (七)股东利益与相关者利益的和谐化
  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儒家学的“和合”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辩证统一,经济责任应当与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相关,这实际上是中国儒家传统和合思想中讲求的"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考虑到了企业外部的要求,更加切合实际,但如何评价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只是列出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同时还有资金运动合理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EVA最大化等观点,就不在一一阐述。
  二、对以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文献观点的评述与探讨
  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提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变化的过程。从利润最大化到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主线发展过程,出现诸多观点,说明财务管理目标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
  但是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会不断关注企业理财目标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社会和环境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的企业理财目标必须考虑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同时区分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将不断探讨,明确不同时期的目标,更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同时更应该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不同与相同,进一步从产权制度下分析财务管理的目标,将为进一步确定合理的财务目标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在读近年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概括了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务管理目标的选择的几类主要观点,对它们的优点和缺陷展开述,同时笔者也提出了主张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目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志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辽宁师专学报,2006.
  [2]张培清.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J].财经科学,2000,(2).
  [3]朱开悉.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财经论丛,2001,(9).
  [4]荆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与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2000,(10).
  [5]郭复初等著.财务通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 两年的支教生活让我获得了和孩子们最真挚、最纯朴的情感,孩子们对老师的那种热爱,那份感情,感动着你我,其实爱也好,恨也罢它都是相互的,只有最真诚的付出,才会得到最感动的回报!教师这一行业是清苦的,是劳累的,但孩子对我们的回报,却令我们感动、幸福一辈子。  [关键词] 想念 真挚 情感 感动    两年的支教生活真快,一晃就结束了。两年前,我带着一份激动与忐忑报名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支教(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