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并未能驾驭地理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哲夫广州市政府参事

  近来的国际局势真可谓风云变幻。半岛似乎已走到剑拔弩张的极致,却突然峰回路转,呈现出柳暗花明的前景;中印自洞朗对峙以来,似一直处于盘马弯弓的较劲状态,却在习莫会的东湖漫步中大为化解,虽然互信的程度还有待于深植和厚培,但确实已给人以巨人携手和“天堑变通途”的感觉。与东邻日本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的重启,无疑使东亚经济一体化展露出一些曙光。再加上南海的稳定局面日益巩固,这一切都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一则以喜”的同时,也少不了“一则以惧”。美国祭起贸易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触及中国的底线,竭力阻击中国崛起的行动也确实令人添堵。然而,有所忧患也未必就完全是坏事,新中国从来就是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国际政治的这些重大变化有可能会引起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动,从而使当今世界出现新的力量均势和新的平衡局面。对此我们应当有所预想和判断,从而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所准备,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从容不迫而又恰到好处地走好每一步棋。为此,了解和借鉴某些西方地缘政治学者的一些观点,也许不无益处。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的作者索尔·科恩,是名气颇大的一位。如果说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已经预感到,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支配下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是不可持续的,而科恩则已明确地认为,21世纪的地缘政治必定是一个多极化的格局。科恩认为,全球化在改变世界,但全球化并未能凌驾地理。“高速行进中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通信网络向跨越全球的信息系統的转变,并不会消除国家界线和身份标志。全球化并不会导致地理的终结,也不会形成一个地理上的‘平面’世界……相反,它一般会带来一个更加复杂得多的地缘政治体系。”
  科恩把这一复杂的体系划分为若干层次,最宏观的一个层次他把它叫做地缘战略辖区,他认为这首先是由它是“海洋性”的地理还是“大陆性”的地理这一属性决定的。而当今世界,已经演绎形成了三个地缘战略辖区,这就是大西洋与太平洋贸易所依赖的海洋辖区,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辖区和大陆兼海洋的东亚辖区。这几大辖区并未能涵盖整个地球,其中对世界秩序影响颇大的是还有一些“破碎地带”的存在,如矛盾至为复杂,战火多年不息,不少大国插手其间的中东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
  科恩把地缘政治结构的第二个层次叫做地缘政治区。海洋辖区的地缘政治区包括北美和中部美洲、南美、濒海欧洲地区及马格里布、亚太沿岸地区;欧亚大陆辖区目前仅有心脏地带俄罗斯一个地缘政治区;东亚辖区则包括中国大陆和印度支那两个地缘政治区。南亚则是独立于三个辖区之外的地缘政治区,但其前景则有望成为一个覆盖印度洋流域的辖区。
  辖区和政治区的分别是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宏观和中观的区别。国家则运行在政治区和辖区两个层面。科恩又根据影响力的大小把国家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大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印度也算一个。第二等级是由地区大国组成,“其影响范围越过其各自地缘政治区的大部分,并且以专业化的方式,延伸到世界其他地方。”而第三、第四和第五等级,则是那些其影响一般仅限制在它们地区之内的国家。
  概括地说,科恩的地缘政治理论其基点是建筑在他所认为的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的。由此他认为,当代世界地缘政治的图景已是多峰并峙、多元共存的多极世界。其中,与过去不同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东亚辖区已经发展成为海洋辖区和心脏地带俄罗斯辖区的一个可怕的竞争者。全球均衡如今已不再以一种两极的力量均势为支点,而是三角支点。”
  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某些热点地区热点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会不会改写现有地缘政治的地图和格局呢?这当是毫无疑义的,我想。
其他文献
在商业与大众的合谋下,“情感幻觉”会逐渐篡夺自然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尽管我本人并不喜欢郭敬明,但是我仍然愿意将他视为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本人的心理特点,他的作品以及他的成功,无一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就在不久前,他的又一执导作品《爵迹》狠狠地刷了一遍存在感,号称开创了国内CG电影的先河(我也不懂CG到底是个什么鬼),是制作成本高达1.5亿的大制作。有报道称,该电影造价最贵的部分是
宋代之后,“江南”的经济地位在整个中国举足轻重。随着大批战争移民的迁徙,政治中心、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的文化重心也相应南移,江南成为了中国最为文脉昌盛、人才辈出的区域。  某种意义上讲,江南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人共有的文化符号,它浓缩着政治和历史的变迁,更反映着某些中国独有的文化价值。所谓的“江南”,不啻于一座文化和精神的富矿,它的深厚和丰富值得中国人不断去发掘和传承,并进行富有时代意义的诠释和发展。
维舟 资深媒体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接受了这样一种看法:每个人都应该管好自己的事,而克制住干预他人的冲动。在这种意识下,常说的“少管闲事”似乎已被广泛接受为新的社会准则。在此常常不为人察觉的是:“管闲事”的意涵其实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因为在传统上,“闲事”指的与其说是“别人的事”,不如说是“别人家的事”。这两者有著微妙的差异,因为所谓“闲事”,真正的边界并非“我与他人”,而是以“家”为内外分
某种程度上,流浪女人张素英和艺术家宋培伦是同病相怜的。  五六年前,流浪至甘肃陇南某个村子的张素英,从垃圾堆里翻出建筑废料、瓦片、石块和水泥,给自己建起了一座六七米高的城堡。2018年年底,她被送进了救助站,十几天后,她返回她的城堡,那栋歪歪斜斜的建筑已被夷为平地。这位60多岁的流浪女人,就此离开了,失踪了,没人能找得到她。  在宋培伦80岁的人生里,他有一半的岁月也在建城堡、拆城堡。不一样的是,
2月13日,门可罗雀的武汉商圈  “今天出太阳了。”2月9日,志愿者小凯给朋友发去了一条信息。  “出太阳,武汉就会好了。”他这么说。  接下来一些天,武汉经历了一场暴风雪,2月16日、17日、18日连续放晴,出了好几天的太阳。  有着些许暖意的阳光沐浴着武汉。“天气舒服得就像疫情没有到过这里一样。” 小凯说。  街道上依然空旷无人,在水里扑腾的鸭子更显出此时的珍贵。鸭子所在的那个湖的旁边,就是新
贝鲁特大爆炸掩盖的黎巴嫩经济危机  美《彭博商业周刊》8月17日  在贝鲁特港口,重达2750吨的硝酸铵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71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之前,黎巴嫩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当人们意识到,这次爆炸既不是因为恐怖袭击,也不是与以色列的冲突导致的,而是源于数十年来的腐败和管理不善累积的负面影响达到了顶峰,愤怒的抗议活动爆发了。抗议活动使执政时间不足一年的总理哈桑·迪亚卜领导的政府下台,迪亚卜在辞职演
哈桑·本·塔拉勒王子(Prince El Hassan bin Talal)  纵观历史,人类从无数次瘟疫中幸存。很多时候,我们能够汲取教训,促进随后的进步。比如,在灾难性的瘟疫证明从属和奴役让领导人难以掌控权力后,中欧和西欧的王国和城邦便放弃了奴役。  类似地,在1918—1919年间杀死了5000多万人的西班牙流感,凸显出国家在没有普及基本医疗的情况下是多么脆弱。这次疫情促使政府开始构建公共衛
朱仲南  家长们很多都以为教育部长说了“学生减负”问题后,一切都可以正常化了,从此,便能高枕无忧,自己解放了,过一种该干嘛就干嘛的甜蜜生活。  其实,在学生沉重的负担中,许多的心理负担来自于父母,来自于他们有形、无形中给予的压力,不少的家长,尤其是女家长,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批评指责,例如:“作业做了没有?”、“你今天的表现好不好?”、“快期末考试了,你要认真点”、“哎呀,你那死人头老爸又跑哪去了,
疫情冲击下财政可持续性与财政应对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吕冰洋、李钊 本文节选自《财贸经济》2020年第6期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无疑会有助于疫情防控和稳定社会预期,但也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巨大压力。2014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2019年收支缺口已达到2014年的4.25倍。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3.8%、税收增速为1%,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而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趋
2018年,宋晓军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夏季草场采风  出藏已近8个月,宋晓军还没完全适应。上海空气中的含氧量,依然让他想睡觉。  冰箱里躺着一块酥油,没人吃,是用来闻的。包括桑烟和酥油在内的藏香味,对宋晓军来说不只是弥漫空气中的味道,还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养分。  15年前,还没去过西藏的宋晓军是全广州最贵的音乐制作人。后来,他一见西藏误“钱途”,卖了价值千万的房子,把半个家都搬去了西藏,勤勤恳恳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