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在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对创面进行消毒之后,只对创面给予单层碘伏纱布加以,实施半暴露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在其创面上喷洒壳聚糖抗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后残余创面喷涂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能够加速残余创面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疗效
在临床上,烧伤是一种极为多见的皮肤创伤,是一种由于放射性、热力亦或者是化学性作用在机体之上,进而所导致的外伤性疾病[1]。在烧伤、烫伤的治疗过程中,外用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治疗价值,优质的外用药物作用于烧伤创面,能够有效降低渗液,覆盖创面,促进引流,加速创面细胞生长。可见,在烧伤创面治疗过程中,选用良好的外用药物是极为有必要的。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40例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患者给予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在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2.8±9.5)岁;烧伤部位:24例手部,31例腿部,11例面部,14例其他;烧伤原因:35例沸水烫伤,16例蒸汽烧伤,15例火焰烧伤,6例电弧烧伤,8例其他。其中,32例为浅Ⅱ°烧伤,39例为深Ⅱ°烧伤,9例为浅Ⅲ°烧伤。按随机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部位、烧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即对照组:对患者创面进行消毒之后,只对创面给予单层碘伏纱布加以,实施半暴露疗法[2];观察组:首先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且用干纱布将创面上的水分吸干,之后在其创面上直接喷洒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湖南康尔佳福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天喷两次,一次3~5喷,然后再采取暴露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即10d。
1.3疗效判定[3]
痊愈:患者烧伤创面良好,并未出现感染,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自体皮成活率高,且创面得到快速愈合;有效:患者烧伤创面并未出现明显感染,疼痛症状所有缓解,创面开始愈合;无效:患者烧伤创面并未愈合,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予以处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治疗效果分析:通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有18例痊愈,17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中有11例痊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1 15 14 65.0%
观察组 40 18 17 5 87.5%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红斑,1例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们在烧伤之后,尤其是深度烧伤后,往往极易形成烧伤残余创面。其中,大部分创面的基底构成了坚实的纤维板,在创面附近生成诸多瘢痕组织,同时创面部位由于血液循环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使得肉芽发生老化或者是水肿,进而制约了烧伤创面的修复,长期以往,还可能造成瘢痕,从而对机体功能带来影响[4]。另外,因为烧伤残余创面长时间缺少覆盖物的保护,进而致使创面的细菌定植力相对较高,并且大多数属于耐药菌株,从而使得治疗难度增加[5]。因此,及时对烧伤残余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对加速创面的愈合,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予以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对烧伤后残余创面喷涂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能够加速残余创面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何玲,于波,王慧丽等.甲壳素/壳聚糖生物抗菌敷料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8):7149-7152.
[2]刘华新,何洪雨,于帅等.壳聚糖抗菌喷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4):438-440.
[3]袁丹波.壳聚糖抗菌生物医用膜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40(1):35-37.
[4]李清,杨卫国,陆原等.壳聚糖医用膜用于皮肤轻度烧、烫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36):38-39.
[5]李亚林.碘制剂和壳聚糖制剂对烧伤创面局部抗感染作用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4):1739-1741.
作者簡介:胡佳,男,年龄:32岁,学历:本科,籍贯:湖南宁乡,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烧伤整形。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疗效
在临床上,烧伤是一种极为多见的皮肤创伤,是一种由于放射性、热力亦或者是化学性作用在机体之上,进而所导致的外伤性疾病[1]。在烧伤、烫伤的治疗过程中,外用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治疗价值,优质的外用药物作用于烧伤创面,能够有效降低渗液,覆盖创面,促进引流,加速创面细胞生长。可见,在烧伤创面治疗过程中,选用良好的外用药物是极为有必要的。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40例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患者给予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在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2.8±9.5)岁;烧伤部位:24例手部,31例腿部,11例面部,14例其他;烧伤原因:35例沸水烫伤,16例蒸汽烧伤,15例火焰烧伤,6例电弧烧伤,8例其他。其中,32例为浅Ⅱ°烧伤,39例为深Ⅱ°烧伤,9例为浅Ⅲ°烧伤。按随机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部位、烧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即对照组:对患者创面进行消毒之后,只对创面给予单层碘伏纱布加以,实施半暴露疗法[2];观察组:首先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且用干纱布将创面上的水分吸干,之后在其创面上直接喷洒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湖南康尔佳福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天喷两次,一次3~5喷,然后再采取暴露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即10d。
1.3疗效判定[3]
痊愈:患者烧伤创面良好,并未出现感染,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自体皮成活率高,且创面得到快速愈合;有效:患者烧伤创面并未出现明显感染,疼痛症状所有缓解,创面开始愈合;无效:患者烧伤创面并未愈合,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予以处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治疗效果分析:通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有18例痊愈,17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中有11例痊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1 15 14 65.0%
观察组 40 18 17 5 87.5%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红斑,1例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们在烧伤之后,尤其是深度烧伤后,往往极易形成烧伤残余创面。其中,大部分创面的基底构成了坚实的纤维板,在创面附近生成诸多瘢痕组织,同时创面部位由于血液循环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使得肉芽发生老化或者是水肿,进而制约了烧伤创面的修复,长期以往,还可能造成瘢痕,从而对机体功能带来影响[4]。另外,因为烧伤残余创面长时间缺少覆盖物的保护,进而致使创面的细菌定植力相对较高,并且大多数属于耐药菌株,从而使得治疗难度增加[5]。因此,及时对烧伤残余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对加速创面的愈合,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予以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对烧伤后残余创面喷涂康尔肤生物护伤喷膜敷料,能够加速残余创面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何玲,于波,王慧丽等.甲壳素/壳聚糖生物抗菌敷料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8):7149-7152.
[2]刘华新,何洪雨,于帅等.壳聚糖抗菌喷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4):438-440.
[3]袁丹波.壳聚糖抗菌生物医用膜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40(1):35-37.
[4]李清,杨卫国,陆原等.壳聚糖医用膜用于皮肤轻度烧、烫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36):38-39.
[5]李亚林.碘制剂和壳聚糖制剂对烧伤创面局部抗感染作用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4):1739-1741.
作者簡介:胡佳,男,年龄:32岁,学历:本科,籍贯:湖南宁乡,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烧伤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