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轶事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忘年情


  三毛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忘年情”。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她把这些中国民歌带到西班牙,带到撒哈拉去唱,一直唱了几十年。当她有机会去新疆旅游时,特地去拜访了这些民歌的原作者王洛宾先生,此时的王洛宾已经70多岁了。
  见过之后,三毛却再也不能平静。她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倾倒,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三毛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情,觉得自己的心和这位老人连在了一起,再也难舍难分。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在心中描摹着一位饱经磨难的艺术家的风采,渐渐,年龄的差距模糊了,精神上融为一体。
  海峡两岸,鸿雁传书。短短的3个多月,往来6封信件。王洛宾垂暮的心也感到了什么。他写信告诉三毛: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之后,王洛宾延缓了写信的日期。三毛急匆匆来信,责怪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几个月后,三毛再次来新疆时,直接就住在了王洛宾的家里,憧憬着一份美好的生活。然而人生经历,生存环境,观念形态,诸多的不同,使她和洛宾之间,无法疏通30多岁年龄差距造成的鸿沟。三毛明白了:年近80的洛宾,生活给他刻下的伤痕太深太深;她的一颗爱心,远不能抚平这位老人深重的心靈创伤。14天后,三毛提着行李,落寞的回到台湾。
  然而不到一年,却传来三毛的死讯。为了永远纪念这段情谊,王洛宾写下了一首感人的诗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在《1943-1991 三毛》传记一书中,三毛的友人澄清了这段被三毛迷不得不提的故事。事实上三毛与王洛宾的后来的相处不是很愉快,更没有忘年情一说。

2.遗书


  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在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
  我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钥匙会有起码一百把交给谁。
  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口红,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
  此刻的你,在火车上还是在汽车里呢?
  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
  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欢迎你回台湾来。
  ——爱人 三毛
  三毛在她自杀前几天赠送给眭澔平一本书,“那是她人生的最后一本书,就是《滚滚红尘》,我翻到后面才发现里面夹了这篇“遗书”,当时悲剧已经发生了”。眭澔平表示,三毛之死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他觉得在那个时候,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并不是一个适当的时候,因此过了17年,才把三毛这封书信公开。
  在眭澔平把三毛的“遗书”公开后,各地的三毛迷纷纷互相转发和讨论,很多人认为是真的,因为在节目中有三毛的这封信原件的镜头,而且从手写的字体来看,的确是三毛的字迹。但也有人表示怀疑,“上面并没有看到日期,怎么能证明是在她自杀前写的呢?”
  其实在三毛去世之后,各种新闻报道和相关图书出版一直不断,综合各种报道来看,三毛在1991年1月4日自杀,警方调查后宣布,三毛是以一条肉色的丝袜,绑挂在浴厕马桶上方一个铁钩上,再将丝袜套在颈部自杀,现场没有发现任何“遗书”。
  曾策划推出《三毛私家相册》的传记作家师永刚表示,他2005年出书的时候曾经和三毛的家人频繁联系,至今没有听说三毛有留下个人遗嘱,“我觉得这样只言片语的文字,三毛写过很多,它恐怕不能被称为是遗嘱或者‘遗书’。三毛爱给朋友写信,常常是亲爱的某某,但这样的词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她的礼貌习惯而已。
其他文献
透过“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一个更具创新活力、更显发展品质、更重民生福祉的中国将呈现在世界面前。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记者利用各种新技术报道两会。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决胜小康,民生为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16年,全面小康决胜号角已经吹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
终极猎人(Ultimate Hunter)步枪是威爾逊战斗公司面向民用市场推出的一款产品,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完全由碳纤维制造的枪托,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全枪质量。枪托呈简单的三角形,通过固定螺母安装在机匣尾部。其机匣及护手均由铝合金制造,下机匣表面较平坦,上机匣截面呈六边形,顶部设有皮卡汀尼导轨,左右两侧斜向侧面加工有减重凹槽。护手通过左右两侧各2个内六角螺钉固定在机匣前端。护手与枪管不接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抓好备课。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孔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提起备课,大多数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  请听一位教师的真情告白  一位县教研室的领导,多次表扬一位备课认真的老师,这位老师无奈地这样对他感叹道:“你多次表扬我说我备课认真,格式规
“不是成功来得不够快,而是对自己不够狠。”“松弛的琴弦弹不出时代强音!”“自律者,自强也。”一张由高中生制定的“狠强”作息时间表走红网络,表上写有数句警言金句,引来网友们惊羡声一片。  制定这份“狠强”作息时间表的高中生名叫朱政,目前是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中高二(3)班学生,17岁的他2018年9月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荣获一等奖。“正是因为走向了全国的舞台,才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短板,所以要严格自律,
摘 要:1862年日船“千岁丸”访沪事件,堪称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破冰”之旅,具有开创性意义。从日方的视角看,在威逼开国后,其国内各阶层反而产生赴各国贸易、稍分西商之势的强烈诉求,故能否搭乘“千岁丸”访华,乘机攫取商贸利益,便成为各方极力争夺的焦点。本文基于相关史料,由幕府、诸藩及商人三者的动机入手,意在诠释幕末日人对通商之事的积极举措,进而为相关领域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1862年 “
摘 要:陶丽群的小说生动反映了底层小人物的命运遭际、悲欢离合及其心理状态,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悲悯情怀。她的作品突出表现了苦难中的尊严,困顿中的坚强,这是陶丽群底层写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关键词:陶丽群 小说 底层生活  陶丽群从登上文坛伊始,就将温情的笔触探入社会底层,呈现底层生活,展现底层小人物的命运遭际、悲欢离合,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悲悯情怀。她的作品毫无掩饰地描绘了底层社会生存的苦难、女性的悲剧
《春草集》(戏曲研究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  《逝川集》(文学史研究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6月)  《梦边集》(红楼梦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秋风集》(散文序跋集,文化藝术出版社,1990年3月)  《落叶集》(学术随笔,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  《曹学叙论》
摘 要:教研以学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遭遇的问题为对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讨,实现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在教研广泛实施的今天,教师们都盼望着通过参加主题明确的教研活动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但是,教研如果频繁地变换专题,浅尝辄止,那只能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提高教研的实效,实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需要坚持对某一专题进行多方位地、滚动地、持续地研究。有效的专题式教研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体现在课堂问题设计方面就要求问题设计要有技巧,要有诱导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今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技巧性的问题设计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九册“方程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时,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上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
曾经有社会学家作出过预言:“人类文明来自游戏,最终也要复归游戏。未来社会将变成游戏的社会,游戏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游戏。”对于这个观点,我部分赞同。  因为综合眼下而言,游戏的形象的确变得前所未有的“正面”:它成为了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产业;可以让人们从中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还有人通过游戏,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更好认识世界。  再放眼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很多重复性、知识性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