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悲剧结局的再分析

来源 :四川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dq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悲剧的结局.西方历来主张以大悲结尾,讲究悲彻全篇,一悲到底的风格。与此相反.中国古典悲剧中最常见的是“大团圆”结局形式。近现代以来“大团圆”的结局遭到了胡适、鲁迅、朱光潜等的批判和抨击.认为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观念.甚至以此否定中国古典悲剧的存在,同时也有人认为“大团圆”的结局具有优于其他民族悲剧艺术的独特性:浪漫奇特.
其他文献
人们常常把粱山伯与祝英台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么.这两个代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爱情故事.各自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两者之间又有何相通之处?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在不均匀的伴流场中工作产生周期性的弯曲力矩作用在螺旋桨轴上,使推进轴系在螺旋桨或转轴上旋转的横向力矩作用下,旋转轴绕其静平衡曲线产生振动,从
吴芳吉(1896--1932),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今重庆江津人。因其英年早逝和对新文化运动不合时宜的批评.这位在现代文学史上较为著名的巴蜀学人.长期被主流批评界所忽略。其文学成就既
与外界隔绝的偏僻山村、突然袭来的大地震、倒塌的学校、可怖的废墟、遇难的生命、惊恐的村民、求生的呼喊、一只手、一只鞋、一对恋人……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在一刹那间被置于
目的:探讨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诱导胃腺癌细胞 SGC -7901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腺癌细胞 SGC -7901分为对照组、0.125μg/ ml 组、0.250μg/ ml 组、0.500μg/ ml 组、1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各种类型的建筑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建筑的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如何兼顾建筑的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