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25%的硫酸镁与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方法:将130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25%的硫酸镁与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25%硫酸镁与与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25%硫酸镁;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12.11~2014.2月临床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130例,病程在3~5天,诊断标准:以《实用儿科学》的诊断为标准[1]。将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小于6月26例,6月~1岁24例,1~2岁15例,合并心衰3例;对照组65例,男31例,女34例,年龄小于6月28例,6月~1岁23例,1~2岁14例,合并心衰有2例。
1.2方法:两组均给予(1)抗生素药物:如(1)头孢曲松钠、头孢塞肟钠等。(2)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炎琥宁等。(3)平喘药物:如哆嗦茶碱、舒喘灵等。(4)祛痰药物:如沐舒坦、肺力咳止咳糖浆等。(5)氧流雾化吸入。(6)对其他并发症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以25%的硫酸镁0.2~0.4ml/kg/次加入5%~10%葡萄糖液稀释成2.5%浓度的液体静滴,10~15滴/min,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方药如下:半夏10 g、陈皮10 g、紫苏子10 g、葶苈子10g、白芥子10 g、茯苓10 g、麻黄6 g、杏仁5g、桔梗 4g、细辛5 g、五味子6g、紫菀10 g、炒莱菔子10 g、甘草3 g。蝉蜕5g、桑白皮6g、百合、贝母5g水煎服,1日1剂,少量多服。治疗6 d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⑴ ①显效:3-5天咳嗽消失、喘憋缓解,双肺喘鸣音及湿罗音基本消失;②有效:3-5天咳嗽、咳痰、喘气明显好转,肺部喘鸣音、湿罗音减少但未完全吸收;③无效:治疗3-5天后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2.3%,P<0.05。有显著差异。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见表2,治疗组喘憋缓解、罗音消失时间及总疗程均比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及其显著,P<0.01。
3、讨论
3.1喘息性支气管炎是感染邪毒以及寒冷等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疾病,部分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痉挛而发作。硫酸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成环磷酸腺苷,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缓解喘鸣,激活蛋白激酶及ATP酶,使细胞膜发生改变,阻止过敏物质释放,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肺循环,使呼吸通畅[2];硫酸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抑制,起到镇静止咳作用,减少耗氧⑶;硫酸镁能舒张因缺氧导致痉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减轻肺淤血,改善肺功能纠正缺氧,而缓解症状;硫酸镁还可以使呼吸道粘膜表面渗透压增加,使周围组织水分吸收到呼吸道而起到稀释痰液作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有利于肺罗音的吸收。
3.2喘息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冬季,多由风寒袭肺、宣降失调,气滞痰壅所致。寒与痰相合,结滞为阴凝之邪,阻塞气道,而致气道不畅。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则运化水湿失司,湿聚为痰,所以须用温散之品,才能散邪开结,复宣降之机,平喘憋之候。麻黄、细辛、紫菀、白芥子、葶苈子散结降浊,温化寒痰平喘;桔梗宣肺止咳;陈皮、茯苓健脾化湿;杏仁、半夏降逆化痰;五味子能收肺气以定喘,敛心气以生津;紫苏子、炒莱菔子增强定喘化痰的作用;甘草补中益气,缓和诸药。综观全方 起到利气化痰、治肺定喘、燥湿健脾之功。使肺中风寒解散,壅寒宣通,痰热得泄,气喘可平,促使病情迅速好转。经临床实践证明,自拟止咳平喘汤及小剂量硫酸镁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佳,价格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佟琳如,万瑞香.儿科药物的临床应用[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5.
[3]王永清,樊寻梅.镁与支气管关系研究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北京,2001,21(5):300-301
关键词:25%硫酸镁;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12.11~2014.2月临床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130例,病程在3~5天,诊断标准:以《实用儿科学》的诊断为标准[1]。将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小于6月26例,6月~1岁24例,1~2岁15例,合并心衰3例;对照组65例,男31例,女34例,年龄小于6月28例,6月~1岁23例,1~2岁14例,合并心衰有2例。
1.2方法:两组均给予(1)抗生素药物:如(1)头孢曲松钠、头孢塞肟钠等。(2)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炎琥宁等。(3)平喘药物:如哆嗦茶碱、舒喘灵等。(4)祛痰药物:如沐舒坦、肺力咳止咳糖浆等。(5)氧流雾化吸入。(6)对其他并发症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以25%的硫酸镁0.2~0.4ml/kg/次加入5%~10%葡萄糖液稀释成2.5%浓度的液体静滴,10~15滴/min,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方药如下:半夏10 g、陈皮10 g、紫苏子10 g、葶苈子10g、白芥子10 g、茯苓10 g、麻黄6 g、杏仁5g、桔梗 4g、细辛5 g、五味子6g、紫菀10 g、炒莱菔子10 g、甘草3 g。蝉蜕5g、桑白皮6g、百合、贝母5g水煎服,1日1剂,少量多服。治疗6 d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⑴ ①显效:3-5天咳嗽消失、喘憋缓解,双肺喘鸣音及湿罗音基本消失;②有效:3-5天咳嗽、咳痰、喘气明显好转,肺部喘鸣音、湿罗音减少但未完全吸收;③无效:治疗3-5天后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2.3%,P<0.05。有显著差异。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见表2,治疗组喘憋缓解、罗音消失时间及总疗程均比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及其显著,P<0.01。
3、讨论
3.1喘息性支气管炎是感染邪毒以及寒冷等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疾病,部分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痉挛而发作。硫酸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成环磷酸腺苷,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缓解喘鸣,激活蛋白激酶及ATP酶,使细胞膜发生改变,阻止过敏物质释放,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肺循环,使呼吸通畅[2];硫酸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抑制,起到镇静止咳作用,减少耗氧⑶;硫酸镁能舒张因缺氧导致痉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减轻肺淤血,改善肺功能纠正缺氧,而缓解症状;硫酸镁还可以使呼吸道粘膜表面渗透压增加,使周围组织水分吸收到呼吸道而起到稀释痰液作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有利于肺罗音的吸收。
3.2喘息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冬季,多由风寒袭肺、宣降失调,气滞痰壅所致。寒与痰相合,结滞为阴凝之邪,阻塞气道,而致气道不畅。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则运化水湿失司,湿聚为痰,所以须用温散之品,才能散邪开结,复宣降之机,平喘憋之候。麻黄、细辛、紫菀、白芥子、葶苈子散结降浊,温化寒痰平喘;桔梗宣肺止咳;陈皮、茯苓健脾化湿;杏仁、半夏降逆化痰;五味子能收肺气以定喘,敛心气以生津;紫苏子、炒莱菔子增强定喘化痰的作用;甘草补中益气,缓和诸药。综观全方 起到利气化痰、治肺定喘、燥湿健脾之功。使肺中风寒解散,壅寒宣通,痰热得泄,气喘可平,促使病情迅速好转。经临床实践证明,自拟止咳平喘汤及小剂量硫酸镁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佳,价格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佟琳如,万瑞香.儿科药物的临床应用[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5.
[3]王永清,樊寻梅.镁与支气管关系研究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北京,2001,21(5):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