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教育目标。新课改施行以后,语文教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这其中都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加强阅读训练。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
  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为中心的,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对此,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阅读关键在“读”,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道出了读的重要性。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加强阅读训练,那么如何进行训练呢?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翠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3.立足词句品味,促进积淀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告诉我们积累对语文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理解。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只有充分地读书才能感悟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文本形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深刻体悟文本的情与义,受到情感的陶冶,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5.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r声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6.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空间
  打破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空间,构建平等的教学氛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教会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在一个互动的学习空间内进行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有效挖掘教材,拓展教学空间。仔细翻阅了新教材,我觉得每一篇课文都能留给孩子一个广阔空间,让他们在各学科领域自由驰骋。比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学生从中懂得了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下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下去查一查资料,问一问父母,其它植物的果实都结在哪里的。伴有形象美观的图片,以往对课文内容的枯燥理解,抓耳挠腮的冥思苦想换作一堂生动的“大语文”课。这样,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自由驰骋在教师所开创的空间中,学得更自由也更快乐。
  总之,几种教学方法,只有根据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材实际,根据所带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主有次,科学合理的组织,综合的运用,才能收到卓越的功效。
其他文献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时分迅速。尤其是初中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实施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政策,提出了初中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并要求初中教育应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独特、敢于创新的人才。已有的实施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与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适时出版,南充市已经全面推广实验。我有幸参加了“新教材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然后探讨了深层水泥搅拌桩、深层石灰搅拌桩、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换填等方法在这几种软土地基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滔滔訾水,巍巍太白,丸都山水泱泱。塞外古城,江南秀域,物華天宝琳琅。今又是春商,看回归雁阵,衔岭犁江。大禹龙峰,桃花开处柳千行。  娇鹂梦鹭鸳鸯,更蛙声蝶影,细雨柔肠。街舞挚情,碧波荡漾,霓虹溢彩流芳。田野尽初妆。恰复兴号角,盛世昕旸。醉饮东风八斗,不负好时光。
期刊
在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不断研究探索党员管理教育新方法,实行党员承诺制度;发挥党员群众一对一结对传帮带作用;不断学习提高,突出效果;通过民主评议,完善考核机
期刊
一、“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了国际私法思潮向普遍主义立场的回归   “荷兰法则区别说”之代表“国际礼让说”主张解决法律冲突时,适用法律应以属地主义为原则,一国之所以适用外国法律并不是因为法律的域外效力,而是出于内国的“礼让”,国际私法思潮从“法则区别说”的“普遍主义”退回到“特殊主义”立场。时至19世纪中期,萨维尼提出“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使得国际私法的思潮从特殊主
梦醒浮云淡,把酒慰灵台。深秋雁阵音邈,寄韵逐阴霾。夕照霞飞玉宇,逸彩山楓漫岭,皓月耀霜埃。暮岁身无恙,任笔敞诗怀。  心无愧,行无染,梦无猜。闲情雅趣,名利不妒健形骸。苦短人生若梦,豁达胸襟似海,德泽后人裁。笑对斜阳悦,乐自韵中来。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全面结合、综合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认识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强弱,不仅仅关系到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它与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以及提高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做好阅读教学工作,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阅
一、聚众斗殴罪定义的判定  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聚众斗殴罪规定于流氓罪里,1997年新刑法修订后,将其规定为独立的罪名。从其罪名演变来看,本罪名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具有流氓的动机,又因隶属于刑法第六章第一节的规定,其侵犯的客体为社会公共秩序。在认定聚众斗殴罪的定义时,必须体现其主观和客观行为特征,这样司法实践中在具体认定聚众斗殴罪的时候,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目前有关聚众斗殴罪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摘要:针对新课标要求下初中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本文力图寻找一种适合现在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以有效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为目的,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让教学从无效性、低效性向有效性方向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1.1死扣教材僵化教学  虽然现在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仍有不少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他们把教材当做中心,把教学的目的设定为“学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