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人生教育中的启蒙时期,是童年里的黄金季节,这里布满了成长的足迹与幸福的回忆。在人生的教育轨迹里,小学教师就如同呵护每一棵幼苗一样,扶植着每一位孩童的成长。本期将推出四篇小学阶段的教育故事,带您重返那充满阳光的日子,感受学生幸福的成长历程,并给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教育启迪。
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没有任何压力,可以尽情地放松,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做做游戏、跑跑步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这个学期,我担任临时的体育老师,由于任教时间不长,让我碰到了困难。
这天阳光明媚,我教二(4)班的小学生在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常练习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突飞而来的风筝,让我手足无措
上课之前让学生们绕操场跑一圈,做准备活动。随后,我布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队列训练。先是集体练习齐步走、踏步走,然后小组训练,最后集体表演。刚走了没多久,就听到许欢在跟其他学生窃窃私语:“看,天上有风筝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尝试放飞风筝。没想到被“千里眼”许欢看到了,就一传二,二传四,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不在队列训练上了,而转移到风筝上了。不久,风筝越飞越高,全班45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上的风筝,而且各个小脸上都显露出兴奋的表情,还时不时地发出感叹:“哇,好大的风筝啊!飞得好高啊!”学生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上。风筝飞高了,非常高兴;风筝掉下来了,唉声叹气。他们的兴趣都被风筝收去了,任凭我怎么呼唤,就是不能把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一时我也没了办法。于是,我想还是就让他们看看风筝吧。但是看了5分钟,他们还是不肯罢休。我开始着急了,怎么办?体育课变成了风筝课?正当我焦虑时,由于风力很大,风筝脱线了,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学生才一声叹息回到了体育课堂。我想这下可好了,学生终于有心思上体育课了。但还有一些孩子在继续议论:风筝怎么没了?跑哪去了?这样一来,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没达成,下课的铃声就已经响起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后,我和其他老师谈起此事。老师们说,可能是我这节课的内容太枯燥了,不能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注意力转移。我想,队列训练本来就很枯燥啊,如何让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呢?我得想办法。后来我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集了关于如何上好队列练习课的有效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我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学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整节课这样踏步走、齐步走肯定是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运用儿童化、情境化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积极性,发展学生能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队列训练变得简单、快乐。
《中国学校体育》介绍了“童谣”讲解动作法。可以把动作编排成:“向后转,我很棒!右脚跟和左脚掌,相互为轴用力强;从右向后转半圈,右脚不动左脚上;立正姿势要标准,动作整齐真漂亮!”让学生边说边练,从而掌握了简单的中轴脚、转动起始方向的自然规律。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谣,在读童谣的同时记住了体育知识技能,我想这种方法对于他们肯定适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增强。
再如创设“生活”情境激趣法。把队列练习中“踏步走”和“齐步走”结合起来设置为道路交通的场景, 用三种信号板分别代表“红灯、黄灯、绿灯”,这是多么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啊。在情境中,教师举起“绿灯”学生就会明白安全可以通过,并用语言解释“绿灯行”,同时做“齐步走”的练习;当教师举起“黄灯”时,学生就会想到可能有危险,要注意安全,并解释“黄灯看”,齐做原地踏步;当教师举起“红灯”时,学生们知道危险应停止,并答道“红灯停”,于是便立定不前。这招儿肯定能让那个“千里眼”再也不会看着别处,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课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创设“竞争情境”激趣法。可以利用“与老师比高低”的情境,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转变为学生参与活动最为重要的原动力。例如在“稍息、立正”的教学中,教师做好动作,保持不动,同时说:“谁能比我做得更好?”学生听到后,马上回答:“我能比您做得好!”并同时模仿教师动作。与教师比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竞争中体会成功。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没想到呢?
创设“音乐情境”激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在队列练习中,适时适度地营造音乐的情境,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练习的质量。
在“齐步走”的教学中,当学生熟悉了走的方法和节奏后,组织队列练习时便可配以节奏鲜明、雄壮的进行曲。在走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震撼力。这样做,除了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还减轻了学生练习时的疲劳感。音乐和体育往往也能结合起来,这不就是课程整合吗?
让风筝来得更多些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又是一节体育课,操场上仍然有风筝高高地飞着。但这次课我有了十足的把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并不是一味地踏步走、齐步走,而是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运用比赛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这些小家伙们再也“逃”不出我的课堂。
在练习中,我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灵动点,模仿杂志上介绍的方法试了一下,把教学现场设置成了道路交通的场景,用三种信号板分别代表“红灯、黄灯、绿灯”。我刚把信号板拿出来,学生吴锐就大声喊了出来:“这不是马路上的交通信号灯吗?”“对!谁来说说信号灯所表示的意思呢?”
我的话还没说完,“千里眼”表现得很踊跃,我把回答的机会交给了他,“这还不简单,绿灯可以通过,黄灯要注意安全,红灯应停止。”说完他用得意的目光看着其他学生,我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他,趁势鼓励他回答得很好。我说:“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练习。绿灯行,做‘齐步走’的练习;黄灯看,齐做‘原地踏步’;红灯停,做‘原地不动’的姿势。”听清楚要求了吗?”“听清楚了。”下面,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比赛预备——开始!”“黄灯!”“绿灯!”“红灯!”随着一声哨响,学生们屏住呼吸,听着我的口令进行练习,只看见齐刷刷地原地踏步、齐步走和原地不动,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小组评分时,学生刘洋兴高采烈地要把他们组的表现告诉我:“老师,我们组第一。您看我们组的队伍多整齐啊!”我悄悄地看了一眼,队伍确实很整齐,立刻竖起了大拇指。其他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纷纷上前,争着来给我汇报。看到学生们积极的表现,我不断地抚摸着这些小家伙的头,我发现自己是如此地喜欢他们。
“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随着整齐地进行队列训练,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掌握技能和方法。在踏步走的练习中,学生认为落地声音响就是队列练习很整齐了,所以他们踏地很用力。在纠正时,我幽默地说:“同学们都想让学校的地面更结实吧,所以用力很大,像砸夯机。”小家伙儿们会在大笑之后,明白落地要轻些,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纠正了他们练习中的不足,学生们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
最后我还利用呼号的方式进行指挥。在齐步走的练习中,我说“齐步走”,学生们答“很简单”;我说“挺胸抬头”,他们对“向前看”;我说“臂前摆”,小家伙们说“走自然”;我说“精神饱满”,他们回答“真好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昂扬,记住了动作要领。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小家伙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快乐的体育时光。回教室的时候,“千里眼”告诉我:“老师,今天天上也有风筝啊!”“是啊,你又看见了?”“嗯,不过只是偷偷地瞟了一眼,没空去开小差儿,我在努力地记您交给我们的各种口号。”小家伙挤了挤眼睛,其他学生哈哈大笑。
这一节课,我轻松了许多。任风筝飞得再高,学生们依然钟爱我们的体育课。
思考,原来如此美丽
课后回到办公室,仔细梳理自己的课堂。我偷偷一笑,我成功了。
我情不自禁地把我的教学故事告诉给同事,同事对我说:“瞧,初次上体育课就体验到当体育老师的快乐了吧?还不把这精彩的教学故事放到你的教育博客上。”“我当然要记下这精彩的瞬间!”登录博客,记录自己的教学故事,让课堂永远散发光彩!
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没有任何压力,可以尽情地放松,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做做游戏、跑跑步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这个学期,我担任临时的体育老师,由于任教时间不长,让我碰到了困难。
这天阳光明媚,我教二(4)班的小学生在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常练习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突飞而来的风筝,让我手足无措
上课之前让学生们绕操场跑一圈,做准备活动。随后,我布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队列训练。先是集体练习齐步走、踏步走,然后小组训练,最后集体表演。刚走了没多久,就听到许欢在跟其他学生窃窃私语:“看,天上有风筝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尝试放飞风筝。没想到被“千里眼”许欢看到了,就一传二,二传四,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不在队列训练上了,而转移到风筝上了。不久,风筝越飞越高,全班45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上的风筝,而且各个小脸上都显露出兴奋的表情,还时不时地发出感叹:“哇,好大的风筝啊!飞得好高啊!”学生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上。风筝飞高了,非常高兴;风筝掉下来了,唉声叹气。他们的兴趣都被风筝收去了,任凭我怎么呼唤,就是不能把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一时我也没了办法。于是,我想还是就让他们看看风筝吧。但是看了5分钟,他们还是不肯罢休。我开始着急了,怎么办?体育课变成了风筝课?正当我焦虑时,由于风力很大,风筝脱线了,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学生才一声叹息回到了体育课堂。我想这下可好了,学生终于有心思上体育课了。但还有一些孩子在继续议论:风筝怎么没了?跑哪去了?这样一来,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没达成,下课的铃声就已经响起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后,我和其他老师谈起此事。老师们说,可能是我这节课的内容太枯燥了,不能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注意力转移。我想,队列训练本来就很枯燥啊,如何让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呢?我得想办法。后来我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集了关于如何上好队列练习课的有效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我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学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整节课这样踏步走、齐步走肯定是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运用儿童化、情境化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积极性,发展学生能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队列训练变得简单、快乐。
《中国学校体育》介绍了“童谣”讲解动作法。可以把动作编排成:“向后转,我很棒!右脚跟和左脚掌,相互为轴用力强;从右向后转半圈,右脚不动左脚上;立正姿势要标准,动作整齐真漂亮!”让学生边说边练,从而掌握了简单的中轴脚、转动起始方向的自然规律。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谣,在读童谣的同时记住了体育知识技能,我想这种方法对于他们肯定适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增强。
再如创设“生活”情境激趣法。把队列练习中“踏步走”和“齐步走”结合起来设置为道路交通的场景, 用三种信号板分别代表“红灯、黄灯、绿灯”,这是多么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啊。在情境中,教师举起“绿灯”学生就会明白安全可以通过,并用语言解释“绿灯行”,同时做“齐步走”的练习;当教师举起“黄灯”时,学生就会想到可能有危险,要注意安全,并解释“黄灯看”,齐做原地踏步;当教师举起“红灯”时,学生们知道危险应停止,并答道“红灯停”,于是便立定不前。这招儿肯定能让那个“千里眼”再也不会看着别处,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课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创设“竞争情境”激趣法。可以利用“与老师比高低”的情境,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转变为学生参与活动最为重要的原动力。例如在“稍息、立正”的教学中,教师做好动作,保持不动,同时说:“谁能比我做得更好?”学生听到后,马上回答:“我能比您做得好!”并同时模仿教师动作。与教师比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竞争中体会成功。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没想到呢?
创设“音乐情境”激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在队列练习中,适时适度地营造音乐的情境,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练习的质量。
在“齐步走”的教学中,当学生熟悉了走的方法和节奏后,组织队列练习时便可配以节奏鲜明、雄壮的进行曲。在走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震撼力。这样做,除了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还减轻了学生练习时的疲劳感。音乐和体育往往也能结合起来,这不就是课程整合吗?
让风筝来得更多些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又是一节体育课,操场上仍然有风筝高高地飞着。但这次课我有了十足的把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并不是一味地踏步走、齐步走,而是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运用比赛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这些小家伙们再也“逃”不出我的课堂。
在练习中,我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灵动点,模仿杂志上介绍的方法试了一下,把教学现场设置成了道路交通的场景,用三种信号板分别代表“红灯、黄灯、绿灯”。我刚把信号板拿出来,学生吴锐就大声喊了出来:“这不是马路上的交通信号灯吗?”“对!谁来说说信号灯所表示的意思呢?”
我的话还没说完,“千里眼”表现得很踊跃,我把回答的机会交给了他,“这还不简单,绿灯可以通过,黄灯要注意安全,红灯应停止。”说完他用得意的目光看着其他学生,我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他,趁势鼓励他回答得很好。我说:“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练习。绿灯行,做‘齐步走’的练习;黄灯看,齐做‘原地踏步’;红灯停,做‘原地不动’的姿势。”听清楚要求了吗?”“听清楚了。”下面,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比赛预备——开始!”“黄灯!”“绿灯!”“红灯!”随着一声哨响,学生们屏住呼吸,听着我的口令进行练习,只看见齐刷刷地原地踏步、齐步走和原地不动,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小组评分时,学生刘洋兴高采烈地要把他们组的表现告诉我:“老师,我们组第一。您看我们组的队伍多整齐啊!”我悄悄地看了一眼,队伍确实很整齐,立刻竖起了大拇指。其他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纷纷上前,争着来给我汇报。看到学生们积极的表现,我不断地抚摸着这些小家伙的头,我发现自己是如此地喜欢他们。
“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随着整齐地进行队列训练,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掌握技能和方法。在踏步走的练习中,学生认为落地声音响就是队列练习很整齐了,所以他们踏地很用力。在纠正时,我幽默地说:“同学们都想让学校的地面更结实吧,所以用力很大,像砸夯机。”小家伙儿们会在大笑之后,明白落地要轻些,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纠正了他们练习中的不足,学生们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
最后我还利用呼号的方式进行指挥。在齐步走的练习中,我说“齐步走”,学生们答“很简单”;我说“挺胸抬头”,他们对“向前看”;我说“臂前摆”,小家伙们说“走自然”;我说“精神饱满”,他们回答“真好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昂扬,记住了动作要领。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小家伙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快乐的体育时光。回教室的时候,“千里眼”告诉我:“老师,今天天上也有风筝啊!”“是啊,你又看见了?”“嗯,不过只是偷偷地瞟了一眼,没空去开小差儿,我在努力地记您交给我们的各种口号。”小家伙挤了挤眼睛,其他学生哈哈大笑。
这一节课,我轻松了许多。任风筝飞得再高,学生们依然钟爱我们的体育课。
思考,原来如此美丽
课后回到办公室,仔细梳理自己的课堂。我偷偷一笑,我成功了。
我情不自禁地把我的教学故事告诉给同事,同事对我说:“瞧,初次上体育课就体验到当体育老师的快乐了吧?还不把这精彩的教学故事放到你的教育博客上。”“我当然要记下这精彩的瞬间!”登录博客,记录自己的教学故事,让课堂永远散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