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体现的必要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学术。中学语文教材中国学内容的体现,对当代中学生有重要意义,国学在中学语文中可以给学生传递一种文化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鉴赏、借鉴能力,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国学在语文教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国学;语文教材;文化传统;教育价值
  【中国分类号】G43
  
  一、国学概念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炸开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大门开始,欧美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当时国人称西方文化为“西学”,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便被称为“国学”。最近这几年,“国学”一词经常在一些报纸、杂志、电视等各媒体中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国学院、国学研究所、国学堂相继出现。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说明我们国人对国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国学的定义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国学的经世致用,一种是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虽然他们对国学的认知并不一致,但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国学,顾名思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学术。国学在民族文化中具有一种潜在的情感色彩和价值评价,是与民族的、国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国学的根本要义是对古人思维成果和高尚精神的再现,经学以及诸子百家之学皆归于其中。“国学”记录以往,开启后来,丰富中华文化。“国学”的核心问题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二、国学在语文教科书的地位、意义及作用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的物质载体,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语文教材选文的文化传承功能做过较为深入思考的有很多作家与学者,朱自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从文言作品学习的角度来思考该功能的。他强调文言作品的学习:“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称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语文教材,特别是当中经典的选文,应该肩负起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
  1、国学在语文中可以给学生传递一种文化价值观
  国学经典凝聚着古人思想、生活、语言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国学经典中包含的道理,是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在朗读、背诵国学经典时,收获到的不只是对其外在语言、表现形式的学习和把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学经典的语言表述,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对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的价值判断基础。
  2、国学在语文中可以培养学生鉴赏、借鉴能力
  从国学经典教材中学习领会到内在思想蕴涵、艺术韵味和逻辑欣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艺术思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借鉴能力是语文能力中一种较高的能力体现,主要是指学生对已学知识或技能的转化和吸收。借鉴能力具有模仿的性质,但又有较高价值的创新,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之一。
  3、国学在语文中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
  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古今人物等常识,应有尽有,当中诸多知识和道理的组合都是条理有序,义理、典故穿插出现,使人读起来饶有兴味。并且这些都富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所关注的都是苍生百姓、社稷江山等重大社会人生问题,其境界之大,视野之开阔,关注之深切,都是非常值得今天学生阅读的。这些国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些典故还可以在写作中应用和体现。
  由此可见,国学内容在语文教科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意义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国学在语文教科书的体现
  现在的中学生名著读的越来越少,人文教育严重缺乏。一个学生自小学到高中,接受十二年的语文系统学习,却没有学会读书。据调查,有相当的学生不读文学名著,只看教科书和参考书。经典文化是人文素养的主要来源,最近几年的中学语文课本增加了不少文学名篇和古文阅读篇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途径。尤其在古诗文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在古诗文方面已有较好的体现。但是从教科书选文的总体上看,台湾语文课本国学内容更为丰富。大陆语文教材范文选编要求“文质兼美”,概念比较笼统,台湾国文教材范文选编提出的“语文训练、精神陶冶、文艺欣赏兼具”则紧贴“培养语文能力、增进文化常识、提高思想水平”的教学任务,让教材、教学和任务构成完备的体系。所入选的范文以传统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文化背景,囊括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文学、艺术、自然、科技等。其编排和选文,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国文学习,充分发挥了作为“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的功能。
  四、国学的教育价值
  语文课程,对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学的根本要义是对古人高尚精神的再现,我们要通过国学教育来传播国学,通过教育来复兴国学。国学内容不仅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其文学和文化的成分,更是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厚资源,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此外,还具有众多的当代教育价值,最为显著的,是它对中华的认识价值、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人格精神的培育价值。
  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蒙养教材,四书五经,管子、老子和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孙子这些人留下的典籍,还有儒、墨、道、法四家的若干基本观点等等。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尤其四书五经,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国学基本知识。所有的这些当时都是为了学习为人和处事的。全部“四书”给了我们进德、修业和修己的功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李荣胜.国学是什么[M].华夏出版社,2011
  [2]蔡富清编选:《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3]曾睿.国学经典对当今教育的作用[J].教研视点2006,5
  [4]刑颖.反思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J].湘潮,2007
  [5]王素贞.小学语文中的国学及其当代教育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9,4
  
其他文献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追根究底之后就会发现: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重要基础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摘要:儿童教育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不同国家的教育环境不同,儿童受教育的历史也不同。儿童教育的开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本文从中日两个国家对儿童的教育工作开展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研究两国对儿童教育的不同之处,对未来我国开展儿童教育有重要意义,我国可以在
为获得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工质的热物性数据 ,对HFC- 2 2 7ea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精确测量了 2 43~375 K的饱和蒸气压 ,使用膨胀 -定容法测量了 2 78~ 377K,压力 0 .2 6~ 2
国家“十三五”规划设计了科技发展的蓝图,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科学研究格局。尽管上级部门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医
期刊
摘要:《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模式也亟待创新。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化工原理》课程的案例导向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包括该方法的实施过程,组织方式等,并以举例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创新,教法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案例导向 研究型教学 化工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60-02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控机床作为生产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的精度和运行的速度得到了飞速地提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数控机床作为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较高程度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前进,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是,数控机床在运行的过程中依然还是会存在着故障现象的,这就要求相关操作人员能够对数控机床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并且能够采取一
【摘要】目的:确认中医治疗对于脾胃病上有哪些药物配伍使用特点。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核查文献资料记载,并结合实际临床应用,总结我国中医针对脾胃病药物配伍使用的特点。结果:中医治疗脾胃病具有气血同调、升降相合、阴阳兼施、冷暖并用、清热益湿五大特点。结论:严格依据药理,合理搭配使用。  【关键词】中医;脾胃病;药物配伍;使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高层建筑得以发展起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作业面小、资金投入量大及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还要做好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此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文中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并进一步对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地基;模板;钢结构;混凝土  1高层建筑施工特
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结合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实践教学条件与管理、各项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建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教学体系,以学前教育学生技能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