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人类具有高级主管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得以进步的关键,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最主要的要求之一。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创新的教育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主要讨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力
创新力是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党的十七大曾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由此可见创新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作为教育前沿阵地的学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高职院校自然不例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精神与能力的先导,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同一,研究也并不系统全面,创新能力的教育大打折扣。针对此,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一些关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建议,希望能对高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一、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指挥,具有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行动的前提。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重视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质疑能力与独立自由的思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学生意识上的培养教学,相比较于其他课程,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更大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给学生设置讨论的时间
高职学生的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趋向于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具备了一定控制能力。但是,长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展现自己思想、让思想意识得以升华的机会。据此,我们可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课堂中给学生专门设置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问题展开自由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让学生被禁锢的思想意识解放开来,如此,学生才能有塑造起创新意识的机会。
(二)对学生多一些认同
在当前人们的认知观念中,高校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上的成功者,高职的学生在之前很长的时间中被忽视、被否定,能受到承认与赞扬的机会不多,不少学生缺乏自信心。不具备有足够自信心的学生无法对既定的观念提出质疑,承担不起创新者的角色。因此,我们在培养學生创新意识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对学生多一些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此,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不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教学中,老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给学生解惑。在教学中,老师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加思考,寻找其中的可取之处而不能够直接否定。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荒诞不经,但是这却正能够反映学生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特异的思考,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2.引导学生表现自己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老师要仔细的研究教材,总结出知识要点并寻找到与日常生活相关之处。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发现这些相关之处引导学生讲述出一些实例并认可其发现,让学生在有心的肯定中树立信心唤醒探索的意识。
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在一个人感觉到心理安全与自由的时候,他的创造力才能有最好的表现与发展。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上的安全与自由。营造良好的气氛首要老师要有包容的精神。老师要能够接受特立独行的学生,允许学生犯错或对自己提出质疑。再者,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老师还需转变角色观念,将自已放置于和学生同等地位。新课改提出了教学一体化的观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老师也要认识到这一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将学生放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如此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种教学活动,不管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是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有兴趣乐于参与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创设或者鼓励学生开展实践丰富多彩调研活动,将课堂从教室挪移到更广阔的空间等。例如,老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道德经》、《论语》等这些思想教育类视频的播放,同时配合好高职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教学知识内容,让同学们能够直观的、形象的感受到哲学观念,然后不断对课本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认真领会。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目前人们生活状态进行讨论,让课堂知识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怀疑意识与批评意识,并鼓励学生对书本提出质疑,对老师进行超越,而这,也是求异的具体表现。在很多时候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获得肯定,这无疑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异是创造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明白没有绝对的真理并鼓励学生对权威进行挑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帮助学生实施这些不同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论
创新对学生个人与社会国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创新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创新力的培养也是如此。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种,需要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斟酌使用。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并进行大胆的实验,为创新力培养多奉献一点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易春玉 艾玉坤.浅析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圈,2007(23)
[3]钟莉华 赖九江 刘黎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江西化工,2008(4)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力
创新力是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党的十七大曾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由此可见创新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作为教育前沿阵地的学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高职院校自然不例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精神与能力的先导,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同一,研究也并不系统全面,创新能力的教育大打折扣。针对此,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一些关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建议,希望能对高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一、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指挥,具有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行动的前提。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重视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质疑能力与独立自由的思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学生意识上的培养教学,相比较于其他课程,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更大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给学生设置讨论的时间
高职学生的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趋向于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具备了一定控制能力。但是,长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展现自己思想、让思想意识得以升华的机会。据此,我们可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课堂中给学生专门设置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问题展开自由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让学生被禁锢的思想意识解放开来,如此,学生才能有塑造起创新意识的机会。
(二)对学生多一些认同
在当前人们的认知观念中,高校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上的成功者,高职的学生在之前很长的时间中被忽视、被否定,能受到承认与赞扬的机会不多,不少学生缺乏自信心。不具备有足够自信心的学生无法对既定的观念提出质疑,承担不起创新者的角色。因此,我们在培养學生创新意识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对学生多一些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此,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不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教学中,老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给学生解惑。在教学中,老师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加思考,寻找其中的可取之处而不能够直接否定。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荒诞不经,但是这却正能够反映学生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特异的思考,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2.引导学生表现自己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老师要仔细的研究教材,总结出知识要点并寻找到与日常生活相关之处。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发现这些相关之处引导学生讲述出一些实例并认可其发现,让学生在有心的肯定中树立信心唤醒探索的意识。
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在一个人感觉到心理安全与自由的时候,他的创造力才能有最好的表现与发展。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上的安全与自由。营造良好的气氛首要老师要有包容的精神。老师要能够接受特立独行的学生,允许学生犯错或对自己提出质疑。再者,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老师还需转变角色观念,将自已放置于和学生同等地位。新课改提出了教学一体化的观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老师也要认识到这一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将学生放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如此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种教学活动,不管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是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有兴趣乐于参与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创设或者鼓励学生开展实践丰富多彩调研活动,将课堂从教室挪移到更广阔的空间等。例如,老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道德经》、《论语》等这些思想教育类视频的播放,同时配合好高职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教学知识内容,让同学们能够直观的、形象的感受到哲学观念,然后不断对课本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认真领会。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目前人们生活状态进行讨论,让课堂知识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怀疑意识与批评意识,并鼓励学生对书本提出质疑,对老师进行超越,而这,也是求异的具体表现。在很多时候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获得肯定,这无疑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异是创造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明白没有绝对的真理并鼓励学生对权威进行挑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帮助学生实施这些不同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论
创新对学生个人与社会国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创新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创新力的培养也是如此。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种,需要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斟酌使用。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并进行大胆的实验,为创新力培养多奉献一点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易春玉 艾玉坤.浅析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圈,2007(23)
[3]钟莉华 赖九江 刘黎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江西化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