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灵堂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沟通和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学文本进行了“对话”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不可分离的合作共同体,如果做到了学生乐学,有所获得,建立了一个券、和谐的课堂,那时,数学课堂将是学生享受快乐的场所。教师也能在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因此,创设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师生发展”?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把微笑、鼓励带进课堂,营造充满人文翔的和谐师生关系。
  1、把微笑带进课堂。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课堂上,教师对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新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寻找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创造一个充满活跃、愉快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好情感教育的愉悦性。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
  2、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进步,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注意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经常用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这是一种天性。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关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教学中,我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学生只要有一点点的成绩,我都及时表扬。例如在上《小数的认识》一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小数的资料,培养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课上让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听学生们津津有味的说着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边边鼓掌,边微笑着点头,假如还诚恳地说:“看到你们搜集来的资料,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今天你们是我的老师。多看书,多动脑思考问题,你就能成为老师。”这种赞许的微笑,鼓励的点头,发自内心的称赞,一定能接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一个和蔼、充满人文翔的数学课堂,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对学生智谋的赞扬及时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信念,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励心理。
  二、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建立充满生命力的和谐课堂。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工作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利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主体发展的阵地,是实施这一学习活动的主渠道。新课程把学生经验、个人知识和现实世界都作为重要的数学资源。因此,课堂教学就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互动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生活,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关于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新颖的活动过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举和学好数学的愿望,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让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一种生命需要。如:在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时,我说:“现在我们把分数中的分子看成“儿子”,分母看成“母亲”,那么,你们说,儿子的年龄比母亲大还是小?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小!”“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我马上告诉学生说“分子比分母小时的分数叫真分数。”再问“儿子的年龄比母亲大或与母亲一样大,是真的还是假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假的!”我又马上笑着告诉学生说:“分子比分母大或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就这样,学生在与老师风趣的交流中很快地掌握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并能清楚地进行了比较与区别。
  总之,课堂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环境,为他们创设和谐的课堂生活空间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教学速写为了春天,带来了新气象,带来了新成效。课堂生活,只有在师生共同的生命投入、相互影响、启发、相互发现和相互撞击的过程中,在学生充分的感性体验和群体互动交流中,学生与老师的创造潜能才能激活和发挥,才能使师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展开,最终达到共同的精神愉悦与自由发展。
其他文献
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会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提高学习能力,使人终生受益。  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差,主要表现在:不带齐学习用具、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等等。要想在短时间内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些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  刚接手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较高的语文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从鼓励阅读、激发兴趣、学会阅读、掌握方法入手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条件和读书氛围。我们要持之以恒地鼓励引导学生阅读,要读有目标、学有方向、提高有目标。  【关键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阅读激发兴趣学会阅读掌握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条件读书氛围持之以恒读有目标学有方向提高有目标提高阅读能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数学概念、法则、规律的传授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俗话说妙计可以打胜仗,良策则有利于解决问题,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和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该把思维升华到计策、谋略的境界。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思考点
期刊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晚期应用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7年9月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张扬。  一、内容、方式不拘一格。  教学《石榴》一文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
期刊
新课程推崇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它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领域内,对情境的创设已成为了如今教育工作者深究的一个热点。而数学学科是最具有严谨逻辑体系和较高抽象思维的一门学科,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发展,这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去创设以下几
期刊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分析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240
班级建设的目标有三个:纪律、卫生、学习。实际操作过程又相辅相成,分为班级思想建设、班风建设、体制建设。  一、班级思想建设是班级建设的前提。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不能采取任何过激的措施管理学生,目前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其他的措施一旦带来不良后果,那么学校和采取这种教育措施的教育者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时候这种处罚是没有任何依据却很致命。所以,在教育措施上一定要重视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越来越多,体现其教学水平的评判手段之一是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先进性。本文简要分析了民办本科高校教学管理现状,说明了教学管理模式的作用,阐述了教学管理模式实现的途径,提出民办本科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细化转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民办本科高校也不断扩大招生数